- 年份
- 2024(10171)
- 2023(14276)
- 2022(12508)
- 2021(11753)
- 2020(10052)
- 2019(23191)
- 2018(23020)
- 2017(44314)
- 2016(24458)
- 2015(27419)
- 2014(27204)
- 2013(26759)
- 2012(24117)
- 2011(21542)
- 2010(21452)
- 2009(19602)
- 2008(18944)
- 2007(16349)
- 2006(14059)
- 2005(11993)
- 学科
- 济(93935)
- 经济(93838)
- 管理(67981)
- 业(65740)
- 企(55343)
- 企业(55343)
- 方法(48430)
- 数学(42653)
- 数学方法(41939)
- 农(24528)
- 中国(22830)
- 学(22279)
- 财(22044)
- 业经(20821)
- 地方(18230)
- 贸(17598)
- 贸易(17585)
- 易(17091)
- 理论(16768)
- 农业(16580)
- 技术(15380)
- 和(15066)
- 环境(15017)
- 制(14930)
- 务(14353)
- 财务(14276)
- 财务管理(14251)
- 划(13474)
- 企业财务(13434)
- 银(12644)
- 机构
- 学院(341740)
- 大学(341666)
- 管理(136943)
- 济(128525)
- 经济(125727)
- 理学(120403)
- 理学院(119064)
- 管理学(116436)
- 管理学院(115875)
- 研究(112066)
- 中国(80832)
- 科学(75992)
- 京(72443)
- 农(64092)
- 业大(59052)
- 所(57565)
- 财(55234)
- 研究所(53478)
- 农业(50937)
- 中心(50790)
- 江(48000)
- 财经(45484)
- 北京(45103)
- 范(43887)
- 师范(43311)
- 经(41431)
- 院(40919)
- 州(39235)
- 技术(38091)
- 经济学(37422)
- 基金
- 项目(246530)
- 科学(191443)
- 基金(177079)
- 研究(171137)
- 家(157911)
- 国家(156647)
- 科学基金(133248)
- 社会(105286)
- 社会科(99765)
- 社会科学(99734)
- 省(98558)
- 基金项目(94551)
- 自然(91261)
- 自然科(89169)
- 自然科学(89140)
- 自然科学基金(87486)
- 划(83394)
- 教育(79399)
- 资助(74241)
- 编号(69192)
- 重点(55604)
- 成果(53692)
- 部(52588)
- 发(51685)
- 创(51321)
- 计划(48194)
- 科研(48080)
- 课题(47933)
- 创新(47824)
- 大学(44785)
- 期刊
- 济(130268)
- 经济(130268)
- 研究(90496)
- 学报(63352)
- 中国(60138)
- 农(56269)
- 科学(55223)
- 管理(47623)
- 大学(46359)
- 学学(44109)
- 财(40293)
- 农业(39271)
- 教育(36610)
- 技术(30139)
- 融(23349)
- 金融(23349)
- 业经(22790)
- 经济研究(21453)
- 业(21154)
- 财经(20727)
- 科技(18738)
- 经(17610)
- 业大(17498)
- 版(17402)
- 问题(17050)
- 统计(16973)
- 技术经济(16912)
- 图书(16830)
- 资源(16016)
- 策(15963)
共检索到471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海涛 张会然 魏萍 尹慧子
[目的/意义]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帮助企业客观评判微信公众号价值,指引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影响力。[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以4 876条微信公众号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并同清博指数、新榜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对策。[结果/结论]模型评价维度完整,变量更丰富,能够修正文章造假对影响力的数据偏差,评价效果较好,更能真实反映微信公众号价值。
关键词:
信息熵 微信公众号 影响力评价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朱泓春
传播影响力是衡量媒体自身价值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媒介的竞争力。通过对国家审计署微信公众号发展和传播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从影响微信传播影响力的因素出发,为审计署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传播影响力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推动各级审计机关以及政府其他部门实施信息公开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进展。研究发现,我国审计署微信公众号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推送信息和文章内容单一且缺乏吸引力、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在民众中的关注度较低、与受众互动力度不强等问题。本研究尝试构建审计署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评估指标,提炼出审计署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指标的衡量维度,创新性地从审计署微信公众号的单项指标分析角度与整体指标分析角度来衡量其传播影响力,继续深入我国审计机关新媒体传播领域研究。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李宗富 郭顺利
本文借鉴扩展的ECM-ISC理论模型,结合档案微信公众号的特性,将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交互质量和用户习惯等引入模型中,构建了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关注的行为模型,探讨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关假设,运用实证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得到了若干结论。最后据此提出了一些提升档案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顺利 张向先 李中梅
[目的 /意义]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进行全面合理评价,提高其传播影响力。[方法 /过程]运用扎根理论、信息传播等相关理论,采用质性访谈方法,结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从微信平台自身特征、用户、服务方式及内容、传播效果4个维度,选取17项指标构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量化,以山东某师范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构建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格格 张军
从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综合考虑知识共享能力,以知识生成能力和知识扩散能力两大层面为出发点,构建包含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3个指标属性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共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建立微信公众号知识共享能力加权综合云评价模型。以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为例,详细阐述应用综合云评价模型进行知识共享能力评价的具体流程,得到"环球科学"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环球科学"进一步增强知识共享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知识共享 云评价模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康 王晓慧
为加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以56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例,计算影响力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与相关变量之间的量化指标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同时,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图书馆发布热点与读者关注热点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节 李乌兰 闫旸
文章甄选了7个评价指标,构建政务微信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武汉市12个区的22家政务微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政务微信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政务微信的绝大部分信息可以通过活跃度因子和受众度因子两个因子反映出来,22家政务微信影响力水平可划分为4大类型,即综合领先型、均衡发展型、两极分化型和整体落后型。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政务微信影响力水平整体偏低,影响力高的政务微信数量相对较少,22家政务微信呈底部巨大的三角形结构分布。
关键词:
政务微信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芬 严建援 李凯
[目的/意义]知识型微信公众号是由行业知识盈余者及其团队开通,以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等相关内容为主题,具有专业知识学习功能的公众号,在激烈的用户注意力竞争中,内容特征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是运营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方法/过程]文章获取了一个项目管理类知识型公众号发布的362条帖子及其用户个人使用情况,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帖子的标题特征和内部内容特征对用户个人使用行为(公众号对话阅读数、朋友圈阅读数和收藏数)的影响。[结果/结论]标题的感知信息价值、感知情感价值、情绪、帖子中的图片数、公众号内容类型均影响帖子阅读总数;标题情感价值和信息价值在公众号会话和朋友圈中对阅读数的影响不同;标题关注度和长度负向影响公众号会话中的阅读数;帖子中图片数越多,标题的感知信息价值越高且帖子越长,用户越可能收藏,内容的感知情感价值负向影响收藏数。
关键词:
知识型微信公众号 内容特征 个人使用行为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波
文章针对吉林省27所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本科高等院校进行WCI指数分析,综合考察各高等院校的WCI指数、年度发表文章数、阅读总量、点赞总数以及文章的内容主题,同时考察各院校微信公众号建设的重点和差距,重点分析了微信公众号发文情况,涵盖发文主题、发文最高阅读量与点赞数分析、发文无回应分析,梳理出高校师生阅读微信公众号信息的倾向和偏好。最后从发文量、发文分类以及发文内容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高校图书馆 网络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梦楠 周秀会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内容是影响服务质量和用户使用的关键因素,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和供给优先序研究,可使高校图书馆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满意度。[方法/过程]在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现有服务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用户满意度的前馈控制方法——Kano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用户满意指数和精细化Kano模型,分析各服务内容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和影响程度。[结果/结论]将现有29项服务内容划分为8项高魅力服务内容、10项低魅力服务内容、5项高期望服务内容、2项潜在服务内容、4项无关服务内容,提出各类服务内容的管理策略;通过对用户满意指数分析,结合四象限散点图,确定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内容供给重点,进行优先级顺序,旨在帮助管理者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有先后缓急的提供优质服务内容,从而实现满意度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文琴 黄玉军 涂国平
[目的 /意义]基于时间网络影响力模型,研究微博话题的时变传播特性。[方法 /过程]首先构建微博话题影响力网络模型,给出影响力网络的定义、关键因素分析、模型以及网络权值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时间网络影响力模型研究微博话题时变传播特性,利用新浪微博平台及DATAMALL的最新微博话题数据仿真分析微博话题随时间的动态传播过程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力强度。[结果 /结论]微博话题随时间的动态传播过程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力强度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约有93.3%的话题延迟在1-5小时以内,同时微博话题的影响力网络权值越高,相应的转发评论人数越多,微博话题的影响力也越大。最后将本文提出的TNIM模型与传统的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爱云 杜德斌
移动社交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通微信公众号作为用户服务和品牌管理的新型平台。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从消费者体验价值视角,探讨企业微信公众号促进消费者品牌契合的机理过程。以三只松鼠企业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号体验价值显著地正向影响着消费者公众号认同和品牌契合,公众号认同在公众号体验价值与品牌契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公众号融入正向调节了公众号体验价值经由公众号认同对品牌契合的影响作用。企业需要重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体验价值,增强公众号认同,提高消费者的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云鹏 周国民 汪滨 谢晨
[目的 /意义]提出一种基于五要素模型的标准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实现对标准影响力的定量测度。[方法 /过程]五要素模型标准采用影响力评价方法从采用强度、采用效度、采用广度、采用粘度和转化速度5个维度来评价标准采用的影响力,使用此方法开展2006-2015年ISO标准对我国推荐性国家标准的采用影响力评价分析。[结果 /结论]五要素模型作为定量测度标准文献采用影响力的方法,具有评价指标全面、可量化的优点,能够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标准采用影响力的相关要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子婕 唐星龙
[目的/意义]目前,融合Altmetrics指标和引文指标越来越成为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趋势所在,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易忽略学术潜在影响力维度且尚未足够重视学者学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因此难以满足复杂信息环境下对学者进行全面、准确评价需求。[方法/过程]传播学中的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理论和高潜力人才评价中的A-FAST模型理论启发了对于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的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文章在专业影响力、传播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维度的基础上补充了潜在影响力维度,构建了互动视角下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并梳理了4个维度的具体指标体系,明确其适用场景。[结果/结论]根据构建的学者学术影响力多维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石墨烯领域中国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应用,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局限]存在评价数据类型单一和模型验证情景简化等方面的不足,以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蕾 王栩彦 黄崑 陈实
[目的/意义]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期刊推广模式对论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探索学术期刊新媒体办刊发展新道路,提升论文新媒体传播效果的传播策略,为国内学术期刊新媒体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结合文献调研和微信公众号论文推广模式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内容表现形式、单次推广数量、互动表现形式、发布时间4个维度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论文推文的推广模式对不同学科背景下论文社会传播效果的影响。另外,结合知网论文数据,进一步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广对于论文学术传播效果提升的作用。[结果/结论 ]首先,从整体来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上单次推送多篇论文、开通评论功能、在晚间发布论文推文以及以论文全文形式推广能获得更好的社会传播效果。这些推广模式对不同学科论文社会传播效果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论文推文的内容表现形式方面,社会科学和医学领域应采用论文全文的形式,而自然科学领域宜采用论文节选的形式。其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广对于论文学术传播效果的提升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最后,从丰富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推广模式、与多媒体融合向多平台发力、体现学科特色与加强跨学科互动、加强学术落地政策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期刊新媒体传播效果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