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4)
- 2023(17286)
- 2022(14331)
- 2021(13276)
- 2020(11502)
- 2019(26248)
- 2018(26014)
- 2017(50276)
- 2016(27174)
- 2015(31045)
- 2014(31083)
- 2013(30788)
- 2012(28881)
- 2011(25969)
- 2010(26642)
- 2009(25819)
- 2008(25697)
- 2007(23731)
- 2006(21268)
- 2005(19532)
- 学科
- 济(117875)
- 经济(117723)
- 业(100016)
- 管理(84510)
- 企(80794)
- 企业(80794)
- 方法(50293)
- 农(49705)
- 数学(40658)
- 数学方法(40109)
- 中国(36037)
- 业经(34358)
- 财(34337)
- 农业(32929)
- 融(29124)
- 金融(29121)
- 银(28920)
- 银行(28881)
- 制(28433)
- 行(27853)
- 地方(25595)
- 务(23348)
- 财务(23296)
- 财务管理(23244)
- 学(22721)
- 贸(22377)
- 贸易(22357)
- 企业财务(21940)
- 易(21723)
- 理论(20723)
- 机构
- 学院(401802)
- 大学(397143)
- 济(165479)
- 经济(161771)
- 管理(152714)
- 研究(133830)
- 理学(129521)
- 理学院(128113)
- 管理学(125813)
- 管理学院(125080)
- 中国(111556)
- 京(86907)
- 科学(81710)
- 财(79540)
- 农(78834)
- 所(68869)
- 中心(64397)
- 江(63616)
- 业大(62202)
- 财经(62094)
- 研究所(61753)
- 农业(60996)
- 经(55963)
- 北京(55451)
- 州(50998)
- 范(50749)
- 师范(50227)
- 经济学(49766)
- 院(47516)
- 财经大学(45261)
- 基金
- 项目(253403)
- 科学(198216)
- 研究(186175)
- 基金(181909)
- 家(157780)
- 国家(156278)
- 科学基金(133725)
- 社会(117507)
- 社会科(110951)
- 社会科学(110917)
- 省(100955)
- 基金项目(96358)
- 自然(85643)
- 教育(83931)
- 划(83644)
- 自然科(83566)
- 自然科学(83540)
- 自然科学基金(82047)
- 编号(77107)
- 资助(74631)
- 成果(62534)
- 重点(56787)
- 发(55800)
- 部(55282)
- 创(53866)
- 课题(52776)
- 创新(49837)
- 业(48495)
- 科研(48174)
- 国家社会(47860)
- 期刊
- 济(195344)
- 经济(195344)
- 研究(119693)
- 中国(82367)
- 农(77038)
- 财(64177)
- 学报(62826)
- 管理(58133)
- 科学(57906)
- 融(51507)
- 金融(51507)
- 农业(51428)
- 大学(48272)
- 学学(45549)
- 教育(38817)
- 技术(36994)
- 业经(35822)
- 财经(31097)
- 经济研究(29054)
- 业(27320)
- 经(26828)
- 问题(26808)
- 技术经济(22026)
- 版(20863)
- 贸(20382)
- 统计(19997)
- 理论(19388)
- 现代(19348)
- 世界(18685)
- 商业(18552)
共检索到62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刘黎明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城郊农业区的演变更加复杂。中国现代城郊农业区的研究应把经济活动的微观机制、社会经济活动的中观行为及区域的宏观发展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在三个研究领域及其融合过程中,也需要系统科学分析思想和方法论作为其指导思想和技术手段。基于此分析思想和北京"十二五"规划"五规合一"的背景,从微观个体入手、以中观发展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最终形成了对京郊农业区宏观发展历程、特点和运行机制的基本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志军 刘黎明
我国的现代城郊农业区兼有生态、经济、社会的复杂功能,是明显区别于欧美各国及日韩等国的发展模式,所以需要明确其多种功能的耦合情况及其规划方法。在有关国内外现代城郊农业区的功能定位和演化的研究基础上,本项研究运用生态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明确了我国现代城郊农业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的分析方法;并从多维度分析城郊地带的耦合机制,以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多中心、多层次的中国式现代城郊农业功能区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就目前现代城郊农业区研究中出现的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的现代城郊农业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认为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加强学科间的协同研究是...
关键词:
现代城郊农业区 模式 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婉清 王晨睿 孙晓 杨鹏 王妍
[目的]探索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促进农业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方法]利用InVEST、ROS等模型定量评估北京市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从而划分出北京市农业功能区。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进行多情景优化,提出改善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组成比例和空间配置方案。[结果](1)北京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26%;(2)农业区的气候调节服务主要受坡度影响,生境质量服务主要受植被指数影响,粮食生产服务受景观多样性、地区生产总值、农用化肥施用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粮食生产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综合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休闲娱乐以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结论]探讨了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多种空间优化方案,为北京市及其他特大型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农业区景观可持续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洪庆 刘黎明
在城市郊区化的大趋势下,传统的城郊农业功能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布局和功能互补需求。论文探讨了现代城郊农业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城郊农业的特点和优势,重点讨论了现代城郊农业的功能定位问题:即以生产服务功能为基础,生态服务功能为重点,文化旅游功能为发展方向的布局思路;提出了以"生态保育圈、农业生产圈、文化旅游圈"的3圈层布局模式。以北京市为案例区,评价了北京城郊农业的功能特征、布局结构和发展模式,探讨了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农业布局战略,以适应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郊农业 功能定位 布局模式 城市郊区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培 谌柯 刘辉 曾凡伟
根据1885年、200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详查资料以及实地收集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南充市高坪区近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动因。研究表明:20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为12 050hm2,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14.84%,主要表现为园地、城市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和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减少;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斑块数目增加2 921个,斑块面积均有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和破碎度增加,优势度降低;除园地、交通用地以外,其他土地类型都有分散分布的趋势;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重心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移动距离;影响城郊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
关键词:
城郊农业区 GIS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杰 武拉平
文章在回顾北京市大兴区土地非农化进程的基础上,利用Paneldata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城郊土地非农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发达地区城郊土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外商投资刺激了土地非农化进程,且对土地规模经营具有负面影响;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是土地非农化直接的推动力量;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但未产生预期的土地规模经营效应;农业经营状况对发达地区城郊农民的非农化决策产生明显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金塘
近年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关的文章和论述不胜枚举,但大多数文章侧重于定性地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类型、特征和在一些简单假设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缺乏系统的定量的分析。本文试图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考虑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仿真模型,研究了三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志军 朱战强
北京城郊农业区的城市化、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并不同步,故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多功能化程度、发展模式也不相同。对此依据区域发展差异、历史演变制定了4种方案,对城乡一体化进行了评价和检验。研究认为,只有差异性发展才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局部(各区县)最优与整体(区域)最优;与前30年相比,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已改善,多中心、多层次的城乡发展规划将有望解决城市化、产业化、农民非农化进程之间不同步的问题,从而引导北京城郊农业区城乡一体化由非均衡发展向差异性均衡发展的转移,并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彬 蒋五一 曹中良 程明 盛珊 吴阳晨
立足于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农业园区基本功能包括生态功能、生产功能、游憩功能和生产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园区发展建设规划的逻辑构架。农业园区发展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前期研究、发展策略、空间规划和实施策略等4个方面。上述规划方法在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农业园区 功能体系 规划内容 案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瑞娟 郝晋珉 李伟 徐艳
本文在区位原理基础上,利用近9年北京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和遥感解译数据,采用综合指数、动态度指数、变化率以及区位商数有机结合方法,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近、远郊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规律,通过区位商数揭示了未来北京城郊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趋势。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 区位商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泽嘉 王莹 陈远生 蒋蕾 殷春婷
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涉及社会心理层面认知、意愿的复杂状态。设计问卷对312名北京市中学生的节水知识、意识和行为进行现状评估,系统分析三者相互关系,为推行更为有效的节水管理措施提供支持。结果显示,节水知识、意识和行为问卷的信度指标(Cronbach’sα)值分别为0.82、0.77和0.84。中学生群体缺乏对节水的精确定量认知,难以判别用水的合理程度;电视是当前的主要知识来源。水资源的稀缺性被广泛认同,中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节水责任感,能够感知水资源条件的变化;但缺乏深入理解,尤其存在"口号化"的倾向。中学生群体在节水行为方面有待改进。通过改变自身用水方式达到节水目的的行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科学地评价土地质量,研究土地适宜利用方向,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据。一、土地的基本概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永华 张凤荣 吕昌河
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和强度不仅反映了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3年的116个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大城市郊区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特征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预期收益不同,农户在各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数量、质量、物质投入水平和组合结构具有很大差异。在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投入方面,根据建立的劳动力质量投入模型进行计算,平谷区农户劳动力质量投入水平非农产业要高于农业产业,经济作物要高于大田作物,具体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非农产业、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菜地、果园、大田作物,同时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在农业内部从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转移的趋势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建国 杜姗姗 陈奕捷
休闲农业园区经过30多年的蓬勃发展,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愈加重要。该文通过对北京市郊区休闲农业园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按照发展阶段、地域模式、经营主体、产业结构、功能类型、产业数量、综合规模、功能和特点7种分类模式对休闲农业园进行类型划分,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的特点,以期为休闲农业园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为农业部门对不同类型园区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