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5)
- 2023(9301)
- 2022(8438)
- 2021(8002)
- 2020(6760)
- 2019(15663)
- 2018(15769)
- 2017(30188)
- 2016(16840)
- 2015(18873)
- 2014(18796)
- 2013(18598)
- 2012(16877)
- 2011(14992)
- 2010(14686)
- 2009(13232)
- 2008(12607)
- 2007(10734)
- 2006(9147)
- 2005(7729)
- 学科
- 济(60178)
- 经济(60113)
- 管理(45413)
- 业(43602)
- 企(36820)
- 企业(36820)
- 方法(30340)
- 数学(26265)
- 数学方法(25969)
- 学(16547)
- 农(15986)
- 财(14719)
- 中国(14511)
- 业经(13340)
- 地方(12267)
- 理论(10930)
- 农业(10662)
- 和(10555)
- 贸(10481)
- 贸易(10475)
- 环境(10181)
- 易(10163)
- 技术(10128)
- 务(9815)
- 财务(9758)
- 财务管理(9744)
- 制(9424)
- 企业财务(9239)
- 教育(8879)
- 划(8713)
- 机构
- 大学(232871)
- 学院(230923)
- 管理(92642)
- 济(82999)
- 理学(81567)
- 经济(81032)
- 理学院(80598)
- 管理学(79063)
- 管理学院(78683)
- 研究(77209)
- 中国(54191)
- 科学(53550)
- 京(49457)
- 农(44333)
- 业大(40721)
- 所(39985)
- 研究所(37192)
- 财(36222)
- 农业(35351)
- 中心(34476)
- 江(31901)
- 北京(30888)
- 范(30190)
- 财经(29985)
- 师范(29756)
- 院(28090)
- 经(27383)
- 技术(26434)
- 州(26233)
- 师范大学(24109)
- 基金
- 项目(169293)
- 科学(130844)
- 基金(121585)
- 研究(118815)
- 家(107942)
- 国家(107079)
- 科学基金(90781)
- 社会(71264)
- 省(67414)
- 社会科(67353)
- 社会科学(67333)
- 基金项目(65857)
- 自然(62546)
- 自然科(61036)
- 自然科学(61015)
- 自然科学基金(59905)
- 划(57309)
- 教育(54011)
- 资助(50100)
- 编号(48561)
- 成果(38607)
- 重点(38066)
- 部(36114)
- 发(35801)
- 创(35455)
- 计划(33343)
- 科研(33256)
- 课题(33105)
- 创新(33069)
- 大学(31063)
共检索到317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星辰 宋卫堂 何华名 齐太山
为了探索绿色、无残留、无污染的土壤消毒新方法,研究了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性质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将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配成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菌液后,通入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病原菌进行灭菌试验,研究灭菌效果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培养的尖孢镰刀菌均匀喷洒在营养土中,每7d浇灌1次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灭菌,连续浇灌3次,以自来水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臭氧浓度为7.3mg·L-1、接触时间2 min时,对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的杀灭率接近1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淇 李健 宫小明 王群
选用飘浮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 3种弧菌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 ,将臭氧浓度为 0 2 7mg/L的臭氧化海水加入到不同介质中杀菌效果差异显著 ,在纯海水中 4~ 6min即可达到 10 0 %的杀灭率 ;在可溶性淀粉 (SS)浓度为 4 0mg/L的海水中需要 10min才能达到 10 0 %的杀灭率 ;在牛血清蛋白 (BSA)浓度为 4 0mg/L的海水中 ,12min后杀灭率仅为 90 6 9%~ 94 0 7%。在海水中加入淀粉和牛血清蛋白 ,臭氧的杀菌效果下降 ,二者比较牛血清蛋白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明显大于淀粉。
关键词:
臭氧 弧菌 杀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正燕 王昌梅 张啸 赵兴玲 吴凯 尹芳 杨斌 梁承月 张无敌
为减少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尝试采用8种中药(姜黄、茵陈、金银花、马齿苋、黄芩、紫花地丁、黄连、黄柏)水提液对三七根腐病原菌中尖孢镰刀菌进行抑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对尖孢镰刀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药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8种中药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金银花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最大抑菌率可达75%,EC50最小,为5.55 mg/mL;黄连、金银花、黄芩对尖孢镰刀菌的MIC≤1 mg/mL,说明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有效起始抑菌浓度较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正燕 王昌梅 张啸 赵兴玲 吴凯 尹芳 杨斌 梁承月 张无敌
为减少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尝试采用8种中药(姜黄、茵陈、金银花、马齿苋、黄芩、紫花地丁、黄连、黄柏)水提液对三七根腐病原菌中尖孢镰刀菌进行抑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对尖孢镰刀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药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8种中药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金银花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最大抑菌率可达75%,EC50最小,为5.55 mg/mL;黄连、金银花、黄芩对尖孢镰刀菌的MIC≤1 mg/mL,说明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有效起始抑菌浓度较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华名 栗亚飞 耿鑫辉 安星辰 宋卫堂
为了探索结构简单、溶解效率高的臭氧水制备方式以及臭氧水喷施过程中的损耗规律,研究4种制备方式和3种溶液pH值对臭氧水浓度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喷雾粒径、水温、pH值对臭氧水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气液混合方式的溶解效率由高到低为:微纳米气泡>气液混合泵>砂芯曝气头>文丘里,曝气5min后臭氧浓度分别达到8.26,5.54,3.84,0.26mg·L-1,除文丘里外,其余3种制备方式制得的臭氧水稳定性无明显差异;调节pH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高臭氧水稳定性的方法,pH=3时,半衰期长达1h;臭氧水的喷雾特性受到喷头、喷雾粒径、初始臭氧水浓度、水温、pH值、外界温湿度等多因素的影响,同一喷头,...
关键词:
臭氧 臭氧水浓度 溶解 衰减 喷雾粒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蓝蔚青 赵亚楠 刘琳 谢晶
水产品自身带有或贮运期间污染的微生物是导致其腐败变质的主因。为减少微生物对水产品品质影响,延长其货架期,减菌化前处理是减少其加工贮藏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比较水产品常用减菌化处理水的作用机理与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臭氧水在水产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其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阐明将臭氧水与流化冰、气调保鲜及其他保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并对臭氧水在水产品贮藏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关键词:
水产品 臭氧水 杀菌 保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梅 卢志军 王文君 郑建秋 黄俊生 吴学宏
为研究甘蓝感病(北农早生)和抗病(珍奇)品种种传尖孢镰刀菌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法提取粗毒素中的镰刀菌酸并利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测定其对幼苗的致枯萎作用。结果表明: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能够引起幼苗枯萎;其粗毒素中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分别为552和105μg/mL,并且粗毒素对甘蓝的致害作用随着镰刀菌酸含量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涵 郑亮 黄卓 宋卫堂
针对传统土壤消毒方法存在污染环境、危害作物的问题,对臭氧水应用于温室土壤消毒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常见土壤消毒剂石灰氮为对照,研究臭氧水质量浓度(ρ(O_3))和灌溉周期对温室土壤(土层厚度0~30cm)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线虫消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用臭氧水进行土壤消毒可达深度为15~20cm的土层,可覆盖常见温室园艺作物的根际范围,预期可减少根际染病;2)ρ(O_3)=5mg/L的臭氧水3次处理后土壤(0~30cm)微生物消减率高于ρ(O_3)=20mg/L的臭氧水1次处理的土壤;3)用ρ(O_3)=10~15mg/L的臭氧水,间隔7d浇灌土壤,连续浇灌3次,并覆盖白色PE农用地膜,可达到最为理想的土壤(0~30cm)微生物消减效果,以此浇灌制度进行土壤消毒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线虫的消减率分别为44.64%、53.53%、46.12%和48.64%,除线虫消减率略低于石灰氮对照组以外,臭氧水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消减率均高于对照组;4)原始土壤中硝酸菌属、亚硝酸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链霉菌属所占比例为5.3%,臭氧水处理后增加到7.4%,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所占的比例略微提升。臭氧水应用于温室土壤消毒可以达到良好的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的消减效果,且与传统的化学消毒剂相比不会产生有害副产物,因此可以将臭氧水用于防控设施内土传病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莉 宋松 邓旭辉 孙逸飞 文春燕 吕娜娜 李荣 沈其荣
[目的]碳酸氢铵在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抑菌作用,以期探明碳酸氢铵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土壤培养和平板培养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以及甜瓜专化型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碳酸氢铵杀菌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平板培养法分析了培养基pH值的变化对碳酸氢铵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碳酸氢铵和亚硝酸钠均可以有效抑制3种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在平板上的生长和土壤中的数量,且抑制作用随其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硝酸钠则无影响;培养基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
关键词:
碳酸氢铵 亚硝酸 尖孢镰刀菌 硝化抑制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平 李心文 李景欣 白凌风
通过酯酶同工酶技术将来自中国主要胡麻产区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的17个枯萎病菌株划分4个酯酶型,同时对部分菌株采用人工室内接种同一胡麻材料后的病情进行分析,考察菌株间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菌株属于同一酯酶型,同一地区的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不显著,不同地区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景仁
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服务,也是藏书的重要场所。由于读者密度大,人员杂,很容易传染疾病,外借的图书也有可能被感染病毒和病菌,预防不好就会在图书馆内传播,危害广大读者和图书馆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图书由于保管条件不好也容易滋生霉菌,缩短图书寿命。这就需要经常对图书馆的阅览室、书库和图书进行消毒灭菌。可用于空间及物品的消毒方法很多,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如高温法、微波法、紫外线法、甲醛法、酒精法等,但大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限制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应用臭氧消毒是近年才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乐娟 史雪叶 唐玲涵 李飞 杨胜俊 杨跃虎 刘晓周
【目的】探明尖孢镰刀菌胁迫下非洲菊根系基因表达的变化,挖掘非洲菊根系抗病菌胁迫的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等分子机制,为非洲菊根腐病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健康非洲菊根系和被尖孢镰刀菌侵染96 h感病的非洲菊根系为材料,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从尖孢镰刀菌侵染非洲菊根系获得10 218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7 273个,下调基因2 945个。有3 401个DEGs隶属于72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数量最多的转录因子为MYB和AP2/EFR家族,其次为C2H2、bHLH、NAC和C3H等家族。GO富集结果显示,DEGs共注释到53个功能组,其中氧化还原过程、胞质溶胶、细胞分裂位点、膜组成成分、金属离子结合等的DEGs较多。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果表明,DEGs显著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生物合成途径。3条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多数DEGs上调。光合作用途径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途径中多数DEGs表现下调。在α-亚麻酸代谢途径中,共有49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其中4个脂氧合酶(LOX2S)基因和2个氢过氧化物脱水酶(AOS)基因,均下调表达。【结论】MYB、AP2/EFR、C2H2、bHLH、NAC和C3H等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以及调控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等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参与响应非洲菊抗根腐病胁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丁 吕长平 王继华 崔光芬 吴学尉 张艺萍
以百合品种元帅(Acapulco)、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附加不同浓度的枯萎病菌毒素粗提液,用于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75%的毒素培养基上培养10 d作为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筛选的选择压比较适宜,抗镰刀菌无性系的再生苗生长正常,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未经筛选的对照株高,经人工接种枯萎病菌鉴定,2个百合品种抗尖孢镰刀菌无性系的再生植株均表现中抗枯萎病。
关键词:
百合 尖孢镰刀菌 无性系 枯萎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欣 崔秀明 刘迪秋 孙恬 郭爱玲 陈军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基于尖孢镰刀菌脂肪酸ω-羟化酶基因设计了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引物对Fo-QF和Fo-QR,制备了该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建立了尖孢镰刀菌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从三七种植区采集到14个具有根腐病、黑斑病典型症状的三七病株及三七种植土壤样品,并提取了这些样品的总DNA,运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脂肪酸ω-羟化酶基因只以尖孢镰刀菌DNA为模板扩增出特异的PCR产物。此外,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模板浓度可低至0. 35 pg/μL。构建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熔解曲线的吸收峰单一,扩增效率好。利用该定量检测体系,能从几种不同的三七病株中快速检测出携带尖孢镰刀菌的根腐病病株,从而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本方法不仅能明确三七种植土壤以及三七病株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并且可以为三七土壤处理、根腐病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以及带病三七种子、种苗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