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5)
- 2023(10231)
- 2022(8574)
- 2021(8158)
- 2020(6741)
- 2019(15260)
- 2018(15343)
- 2017(27570)
- 2016(16361)
- 2015(18847)
- 2014(19189)
- 2013(18032)
- 2012(17164)
- 2011(15794)
- 2010(16270)
- 2009(14908)
- 2008(15373)
- 2007(14082)
- 2006(12510)
- 2005(11497)
- 学科
- 济(61589)
- 经济(61477)
- 管理(49224)
- 业(42881)
- 企(36818)
- 企业(36818)
- 方法(30124)
- 数学(26587)
- 数学方法(26241)
- 中国(21243)
- 教育(20679)
- 财(20378)
- 制(16768)
- 农(14880)
- 学(14235)
- 理论(13429)
- 业经(13005)
- 务(12521)
- 财务(12494)
- 财务管理(12460)
- 企业财务(11932)
- 体(11668)
- 银(10875)
- 银行(10851)
- 融(10821)
- 金融(10818)
- 贸(10316)
- 贸易(10310)
- 行(10287)
- 技术(10233)
- 机构
- 大学(241267)
- 学院(233035)
- 济(88794)
- 经济(86719)
- 管理(81245)
- 研究(81003)
- 理学(69801)
- 理学院(68885)
- 管理学(67471)
- 管理学院(66992)
- 中国(56163)
- 京(51929)
- 财(47351)
- 科学(46469)
- 范(41176)
- 师范(40866)
- 所(40165)
- 江(37964)
- 教育(37313)
- 财经(36822)
- 中心(36163)
- 研究所(35981)
- 农(33885)
- 师范大学(33571)
- 北京(33441)
- 经(33415)
- 业大(30577)
- 州(29216)
- 院(28981)
- 经济学(28797)
- 基金
- 项目(147539)
- 科学(118869)
- 研究(115152)
- 基金(106371)
- 家(91068)
- 国家(90183)
- 科学基金(77205)
- 社会(72337)
- 社会科(68337)
- 社会科学(68323)
- 教育(63081)
- 省(57394)
- 基金项目(54608)
- 划(50968)
- 编号(47894)
- 自然(47586)
- 自然科(46512)
- 自然科学(46499)
- 自然科学基金(45720)
- 资助(44065)
- 成果(43959)
- 课题(37331)
- 部(36376)
- 重点(35161)
- 制(32881)
- 教育部(32610)
- 发(31491)
- 性(30883)
- 创(30780)
- 年(30613)
共检索到364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南中 陈恩伦 杜文峰
循证教师教育实现了教师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已成为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其关键是依托证据建构证据为本的教师教育实践,其中证据是指有效开展教师教育的信息载体。在智能时代,循证教师教育的证据优化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发挥技术在辅助制证、辅助取证、辅助用证等方面的优势,并在使用效果上形成“众智”效应,通过“人机协同”对证据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对应情境予以标识,形成动态的、可无限拓展和优化的语义关联,实现证据、人与情境的交互,使证据在具体循证教师教育实践中不断优化。构建循证教师教育证据优化的运行机制需要应用智能技术,配合算法、存储和使用反馈等支持性条件,形成证据的内容优化、范畴拓展和关联优化。基于此设计了循证教师教育证据智能进化的技术实现架构,以期为证据管理和平台优化提供可行的参考框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颜士梅 梅丽珍
基于以往文献,系统地分析了"证据"的内涵及测量的不同观点,即研究证据观、研究证据与个体经验证据结合观、以及多重证据观。最后指明了循证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循证管理 证据 证据强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萑 徐淼
在教师教育领域中强调循证概念目的在于凸显教师教育者工作的专业性。目前教师教育实践领域存在缺乏本体研究以及未对证据合理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推进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实践。循证教师教育者因而需要在课程内容、实践形式两个层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找“最佳证据”,再根据“最佳证据”做出决策,进行实践。这些证据以“教”、教“教”、学“教”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研究调适证据,通过行动研究优化证据,以形成证据的迭代,最终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细雄 淦未宇 万迪昉
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的内在机理及其治理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控制权动态配置与相机转移机制有利于抑制管理者控制权私有收益,保护投资者利益;(2)控制权转移强度越大,则管理者追求私有收益的投入水平越低,追求企业价值创造的努力水平越高;(3)控制权转移强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倒U型关系,即尽管控制权转移强度的增加又利于促使管理者提升努力水平,增加企业价值;但控制权过度向投资者转移也会引发另一种负面效应—降低管理者投入的边际产出效率,进而损害企业价值。实验结果还显示,控制权动态配置机制跟外部信息披露与监管机制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但却与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治理机制之间存...
关键词:
控制权动态配置 控制权私有收益 实验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善联,龚向光
上海市是在医疗费用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出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的。总控的实施确实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并给整个卫生体系带来了一定的益处,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总控指标的制定、费用转移、支付机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全国推广上海经验时,值得首先对上海市的总控政策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循证分析 总控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响 张楠 宋培
普及碳排放交易制度正成为中国履行“3060”双碳承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2013年实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碳排放交易制度对试点省市节能减排的影响,并使用DID方法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节能减排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碳排放交易制度显著推动了试点省市的节能减排进程,并通过了DID估计、安慰剂以及排序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最显著的是北京和上海,其次是湖北和重庆,再次是天津,分别处于“节能减排”的第一、二、三梯队;广东处于“节能”的第二梯队,但“减排”效果却呈现先降后升趋势,表现为“节能”而不“减排”。中介机制检验表明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进程。因此,应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环境政策由命令控制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完善产权制度,因地制宜地加快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在全国的推广;通过激励技术创新,形成以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导向的市场化节能减排新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房浩超
为进一步厘清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以及这种效应在不同维度下是否存在异质性,基于2009—2020年中国的3 262家企业A股主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构建知识、人才、资本分析框架,利用回归检验分析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一步地,从技术化水平、媒体关注度、研发强度3个维度分别考察不同组别下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创新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提升效应具有异质性,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非高科技企业、高媒体关注度企业以及高研发投入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人工智能可以促进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创新要素配置优化,这些效应共同对企业创新施加了积极影响;(3)人工智能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大。为此,政府要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建设,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推进创新要素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良成 陈汉文
本文基于中国特有的融资环境,考察内部控制在增发融资中的作用以及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本文对于2008—2011年提出增发申请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公开增发比定向增发受到的监管更加严格,选择公开增发申请的公司偏少,但是其内部控制质量普遍高于选择定向增发申请的公司。然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没有提高公开增发申请的证监会审核通过率,而是提高了定向增发申请的审核通过率。并且,在增发申请方式的选择上,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公开增发的方式。最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这表明,尽管受到政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增发 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良成 陈汉文
本文基于中国特有的融资环境,考察内部控制在增发融资中的作用以及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本文对于2008—2011年提出增发申请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公开增发比定向增发受到的监管更加严格,选择公开增发申请的公司偏少,但是其内部控制质量普遍高于选择定向增发申请的公司。然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没有提高公开增发申请的证监会审核通过率,而是提高了定向增发申请的审核通过率。并且,在增发申请方式的选择上,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公开增发的方式。最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这表明,尽管受到政府监管的差异化影响,内部控制在公司增发融资中仍然扮演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增发 监管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孙健
很多公司中存在着终极控制权现象,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控制公司并以此获取控制私利,资本结构作为公司的重要财务决策必然会受到影响。以资本结构为对象研究终极控制权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构建一个全新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的替代变量,结果表明在中国终极控制权比控股股东更能反应控制的实质和掏空的本质,终极控制人控制上市公司进行债务融资是为了通过举债获得可控制的资源;相对于国有的终极控制人,民营的终极控制人的上述动机更加明显;尽管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但是独立董事的存在确实能抑制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资本结构 现金流量权 控制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雯 孙茂竹 张胜
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问题,是中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的角度,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可能并购国有企业;并购双方都是国有企业时,并购后并购企业的业绩不仅显著下降,并且显著差于其他情况下并购企业的业绩。以上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影响了企业的并购行为,并导致并购企业业绩的下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国有股权治理效应和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而且其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国有股权 企业并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向锐 江维林 肖敏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2004年至2006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修正的DD模型对会计信息风险进行衡量,分析了内部控制机制(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对会计信息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能力对会计信息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2)财务杠杆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银行债务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负的影响;(3)董事会规模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负的影响,董事会会议频率对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会计信息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俞鸿琳
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政府控制,同时分析了政府控制对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行为影响到了董事会、股权制衡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公司治理的完善首先需要的是政府治理的完善。只有政府治理完善,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减少,董事会、股权制衡机制、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才会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政府控制 治理环境 上市公司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夏云
从形式上看,国家审计独立性的衡量尺度包括权责地位、组织结构、经费预算和功能管理的独立性,其损害因素包括行政干预、审计资源的短缺、被审计单位的阻力、利益诱惑、社会关系的压力、自我复核和非审计服务等,其控制机制包括摆脱行政干预、禁止行为、法律监管、质量控制和道德教育等。中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系统性损害因素在于行政模式下的行政干预,其强化对策在于向立法模式的体制转变,但这种转变的最大阻力可能来自政府行政部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宇
从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声誉机制有效性受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声誉会带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但是声誉机制的这种效果受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声誉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更加有效。本文的这一发现为声誉机制的效果提供了具体的经验证据,而且证明了正式制度安排(实际控制人性质)会对非正式制度(声誉机制)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
关键词:
声誉机制 实际控制人性质 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