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7)
- 2023(10329)
- 2022(8853)
- 2021(8221)
- 2020(6812)
- 2019(15454)
- 2018(15312)
- 2017(28554)
- 2016(15436)
- 2015(17221)
- 2014(16813)
- 2013(16341)
- 2012(14930)
- 2011(13531)
- 2010(13913)
- 2009(13077)
- 2008(12920)
- 2007(11792)
- 2006(10325)
- 2005(9301)
- 学科
- 济(62294)
- 经济(62207)
- 管理(44470)
- 业(42911)
- 企(34316)
- 企业(34316)
- 方法(30165)
- 数学(25826)
- 数学方法(25422)
- 农(18839)
- 财(18217)
- 中国(16813)
- 理论(13590)
- 农业(13396)
- 业经(13359)
- 学(13055)
- 制(12309)
- 务(11562)
- 财务(11513)
- 财务管理(11470)
- 贸(11436)
- 贸易(11425)
- 地方(11084)
- 易(11055)
- 企业财务(10879)
- 教育(10113)
- 银(10086)
- 银行(10070)
- 融(10049)
- 金融(10045)
- 机构
- 学院(215232)
- 大学(214687)
- 济(82772)
- 经济(80824)
- 管理(77929)
- 研究(67218)
- 理学(65947)
- 理学院(65244)
- 管理学(63865)
- 管理学院(63453)
- 中国(53308)
- 京(44833)
- 财(44150)
- 科学(39502)
- 江(35226)
- 财经(34217)
- 所(33178)
- 中心(32016)
- 经(30844)
- 农(30583)
- 范(30572)
- 师范(30304)
- 研究所(29251)
- 州(28704)
- 北京(28498)
- 业大(27855)
- 经济学(26423)
- 财经大学(25132)
- 院(24688)
- 技术(24664)
- 基金
- 项目(134581)
- 科学(105126)
- 研究(103961)
- 基金(95428)
- 家(81855)
- 国家(81108)
- 科学基金(69667)
- 社会(64522)
- 社会科(61087)
- 社会科学(61073)
- 省(53121)
- 教育(51013)
- 基金项目(48448)
- 编号(44174)
- 划(44143)
- 自然(42614)
- 自然科(41623)
- 自然科学(41614)
- 自然科学基金(40875)
- 资助(40496)
- 成果(38254)
- 课题(31765)
- 重点(30690)
- 部(30040)
- 发(28083)
- 创(27759)
- 项目编号(27159)
- 年(27141)
- 性(27084)
- 国家社会(26800)
- 期刊
- 济(95429)
- 经济(95429)
- 研究(68160)
- 中国(46616)
- 财(37468)
- 教育(35379)
- 学报(33040)
- 管理(29981)
- 科学(28409)
- 农(28202)
- 大学(26070)
- 学学(23772)
- 融(21341)
- 金融(21341)
- 技术(21330)
- 农业(18478)
- 财经(18468)
- 业经(16157)
- 经(15854)
- 经济研究(15719)
- 图书(14089)
- 问题(12287)
- 版(11266)
- 贸(11208)
- 统计(11188)
- 职业(11156)
- 书馆(10380)
- 图书馆(10380)
- 技术经济(10178)
- 会计(10164)
共检索到33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循证实践即遵循证据进行的实践,该方法发源于医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成熟和发展,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实践方法与工作理念。本研究在循证实践的框架下对我国精准扶贫采取循证方法进行实践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循证实践的一般特征,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的特殊情况,对精准扶贫要求下的循证实践机制进行了重新设计,从循证实践方法论的视角对未来我国循证精准扶贫进行了探讨。循证精准扶贫实践主张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最好反贫困研究证据,根据扶贫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及其扶贫经验,考虑贫困对象的实际致贫原因及其愿望,并将这三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反贫困 精准扶贫 扶贫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循证实践即遵循证据进行的实践,该方法发源于医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成熟和发展,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实践方法与工作理念。本研究在循证实践的框架下对我国精准扶贫采取循证方法进行实践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循证实践的一般特征,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的特殊情况,对精准扶贫要求下的循证实践机制进行了重新设计,从循证实践方法论的视角对未来我国循证精准扶贫进行了探讨。循证精准扶贫实践主张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最好反贫困研究证据,根据扶贫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及其扶贫经验,考虑贫困对象的实际致贫原因及其愿望,并将这三者进行结合制定出有效的扶贫方案。通过分析循证实践方法机理、精准扶贫现状以及将二者相结合可能面临的困难,文中认为:精准扶贫机制作用机理符合循证实践的机理;循证实践方法能够契合当前及未来我国精准扶贫实践的需要;循证实践方法是一种合适且有效的帮助消除贫困的研究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反贫困 精准扶贫 扶贫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肇始于医学领域的循证实践方法因其科学性与有效性,经过多年发展已渗透到诸多社会科学领域。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其边际效益逐渐下降。由于循证实践方法与精准扶贫的精神相契合,故将精准扶贫引入循证实践框架进行研究。结合循证实践的一般原则与程序,对循证精准扶贫机制进行了理论设计,并对将循证实践方法在当前基层精准扶贫实践中应用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循证实践方法有助于提升扶贫工作精准度,为保证精准减贫攻坚阶段的减贫效果提供了新的科学工具,是精准扶贫攻坚阶段扶贫手段的创新。最后提出积极构建精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精准扶贫 证据库 贫困人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牟秋菊
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力量。为推动农村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政府部门主导推行了福利性较强的扶贫小额信贷以解决贫困农户发展产业中面临的无资金或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践中扶贫小额信贷易呈现出贷款偏离贫困目标群体、贷款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挤占公益型小额贷款等困境。笔者基于对贵州省小额信贷在农村精准产业扶贫实践中的调研,结合理论研究探讨了扶贫小额信贷在贵州农村精准产业扶贫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关键词:
小额信贷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婷
受循证医学的影响,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有效即为证据"的循证取向,这一观点引起了大洋两岸学者的争论。循证教育的本质是循证实践,它以随机对照实验和因果关系为技术模式,旨在为"什么是有效的"提供安全数据。然而,教育与医学在专业性质上的差异性、教育决策依据的独特性、教育过程的生成性、教育问题的复杂性等特点,限制了循证实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但这并不是对循证教育价值的否定。开展循证教育要以教育风险为视角,基于教育问题的双重性,审视循证实践的局限性,进而通过研究方法的共融,为实现教育目的与方法之间的匹配性提供另一种思考。
关键词:
反思 教育 循证 实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建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国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核心标志。社区营造作为贫困治理的重要模式创新,是相关国家和地区推动农村脱贫减贫的重要机制和举措,可与当前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深度对接,科学优化我国农村社区营造的外部体制环境,创新内部运作功能,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在社区平台中的协同共治,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战略顺利完成。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区治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褚乐阳 刘泽民 王浩 陈向东
教师开展循证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难以获取和利用证据、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以及实践过程中指导和支持不足,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破解这些难题带来了机遇。本研究构建了大模型驱动的循证实践行动框架,涵盖循证实践的五个关键阶段: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估,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大模型支持策略;开发了GPT4EBP平台,为教师提供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个性化指导、反馈和评估,还针对师范生开展了为期六周的循证实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借助GPT4EBP平台,师范生能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循证实践任务,其循证实践能力和集体效能感均得到显著提升;访谈数据揭示了平台在简化流程、提供及时反馈等方面的价值。本研究揭示了大模型技术在优化循证实践流程、赋能教师专业决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丰富和发展了循证实践的理论体系,相应的行动框架和GPT4EBP平台可为教师循证实践提供个性化支持,使其能便捷获取证据、系统分析证据并将证据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行动,提升循证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褚乐阳 刘泽民 王浩 陈向东
教师开展循证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难以获取和利用证据、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以及实践过程中指导和支持不足,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破解这些难题带来了机遇。本研究构建了大模型驱动的循证实践行动框架,涵盖循证实践的五个关键阶段: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估,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大模型支持策略;开发了GPT4EBP平台,为教师提供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个性化指导、反馈和评估,还针对师范生开展了为期六周的循证实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借助GPT4EBP平台,师范生能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循证实践任务,其循证实践能力和集体效能感均得到显著提升;访谈数据揭示了平台在简化流程、提供及时反馈等方面的价值。本研究揭示了大模型技术在优化循证实践流程、赋能教师专业决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丰富和发展了循证实践的理论体系,相应的行动框架和GPT4EBP平台可为教师循证实践提供个性化支持,使其能便捷获取证据、系统分析证据并将证据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行动,提升循证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夏 武靖凯
得益于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地位,中东欧区域内的16个国家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成员,也成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和大力扶持的区域。因此,如何和中东欧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并达成合作关系就成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的关键。笔者从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现状,分别指明了中东欧16国产业的发展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当和中东欧国家开展精准合作,并对如何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东欧国家 精准合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文艳 谢小芹 简小鹰
第一书记扶贫脱贫制度是国家通过第一书记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实践党建引导和统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受益于费孝通对中国政治生态分析而提出的"双轨政治"概念的启发,提出的新"双轨制",指涉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与村书记制度的新型"双轨"在贫困领域中的交汇、互动和嵌入。新"双轨制"大大提升了扶贫绩效,然而,也面临系列困境,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可从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的"四位一体"进行完善。新"双轨制"是对中国扶贫脱贫工程中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一种尝试性总结和概括,期望为中国扶贫提供一种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本土分析框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文艳 谢小芹 简小鹰
第一书记扶贫脱贫制度是国家通过第一书记健全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实践党建引导和统筹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受益于费孝通对中国政治生态分析而提出的"双轨政治"概念的启发,提出的新"双轨制",指涉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与村书记制度的新型"双轨"在贫困领域中的交汇、互动和嵌入。新"双轨制"大大提升了扶贫绩效,然而,也面临系列困境,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可从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行为、乡村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的"四位一体"进行完善。新"双轨制"是对中国扶贫脱贫工程中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一种尝试性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建华
为做好青海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以中央和人民银行总行精准扶贫工作新要求为指导,对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青海省贫困地区现状青海省是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是全国较为特殊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准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为此,新疆确定了2019年全面完成60.61万贫困人口脱贫、976个贫困村退出、12个贫困县摘帽的任务;到2020年完成现行标准下26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重点贫困县全部摘帽、302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解决南疆四地州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确保新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必须有效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所谓精准扶贫就是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不断完善精准识别机制,根据贫困人群的不同实施相应的措施,将扶贫工作由过去的粗放式变为精细式,使低收入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与资源。作为当前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界定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所谓精准扶贫就是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不断完善精准识别机制,根据贫困人群的不同实施相应的措施,将扶贫工作由过去的粗放式变为精细式,使低收入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与资源。作为当前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界定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