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2)
- 2023(3404)
- 2022(2847)
- 2021(2288)
- 2019(3855)
- 2018(3761)
- 2017(7281)
- 2016(3573)
- 2015(4078)
- 2014(4176)
- 2013(4318)
- 2012(4371)
- 2011(4308)
- 2010(4538)
- 2009(4384)
- 2008(3992)
- 2007(3673)
- 2006(3639)
- 2005(3434)
- 2004(3119)
- 学科
- 济(45771)
- 经济(45753)
- 地方(13852)
- 地方经济(11332)
- 方法(10512)
- 管理(10181)
- 数学(9552)
- 数学方法(9537)
- 中国(7250)
- 学(6736)
- 业经(6610)
- 业(6332)
- 经济学(5949)
- 环境(5128)
- 农(4767)
- 企(4666)
- 企业(4666)
- 产业(4436)
- 发(4431)
- 融(4290)
- 金融(4290)
- 体(4064)
- 资源(3994)
- 制(3983)
- 总论(3937)
- 和(3871)
- 信息(3736)
- 农业(3528)
- 及其(3461)
- 信息产业(3460)
- 机构
- 学院(65859)
- 大学(65500)
- 济(42301)
- 经济(41705)
- 研究(27315)
- 管理(22446)
- 中国(20133)
- 理学(18740)
- 理学院(18517)
- 管理学(18342)
- 管理学院(18209)
- 财(16207)
- 经济学(15032)
- 所(13714)
- 科学(13599)
- 经济学院(13147)
- 京(12992)
- 财经(12936)
- 研究所(12213)
- 经(11601)
- 中心(11076)
- 江(9942)
- 财经大学(9345)
- 院(9315)
- 社会(8838)
- 科学院(8834)
- 经济研究(8819)
- 北京(8526)
- 范(7762)
- 师范(7723)
- 基金
- 项目(37078)
- 科学(29564)
- 研究(27851)
- 基金(27602)
- 家(23252)
- 国家(23095)
- 社会(20873)
- 社会科(19905)
- 社会科学(19900)
- 科学基金(19753)
- 基金项目(13872)
- 省(13829)
- 资助(11577)
- 教育(11463)
- 济(11143)
- 经济(11059)
- 划(10861)
- 自然(10291)
- 自然科(10018)
- 自然科学(10016)
- 发(9964)
- 自然科学基金(9825)
- 编号(9758)
- 国家社会(9423)
- 发展(8889)
- 展(8781)
- 重点(8439)
- 部(8258)
- 成果(7935)
- 社科(7545)
共检索到110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敏旋
人类由于无限度地生产和消费,破坏了地球的资源与环境,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性。而循环经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而对传统线性经济的一种扬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困扰,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欧阳绪清 傅晓华
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负面效应,人们逐步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线性经济 资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邓安球
建立在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人类社会面临生存、生态危机和威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健康持续的发展模式,既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生产与消费认识的飞跃,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须从消费方面着力,通过运用宣传教育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管理手段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要求的人们的消费模式,来推动我国的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消费 可持续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娣 金涌 朱兵
本文从文明、生态和生态文明等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自然生态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关系,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自然生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建中
本文认为,大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与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过程,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为大物流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大物流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物流新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相适应,大物流新模式是"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全过程处理的循环物流模式,有利于实现实物形态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之浚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研究,重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文章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强化激励政策;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环境 立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危机"或"资源安全"问题,促使人们寻求资源集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本文旨从对资源循环特征的分析出发,探讨了资源循环利用与资源产品链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资源流动、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指出了发达国家政府实现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作者认为资源之所以能够循环利用是由资源产品链特性所决定的,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表现为循环经济活动过程,并通过闭环的资源流动来实现,任何资源都不会成为废物无限期地积累在环境中,而总是处于特定的和永久的循环中,它们的存在形式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3R"提高资源的利...
关键词:
资源安全 资源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 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计晓东 杨玉凤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因其效益的不定、循环不经济、非环保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经济收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效益问题,指出了确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循环度问题,以及探讨了循环经济度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及循环路径等问题。最后指出循环经济度测量应从循环强度、循环尺度、循环时间等几个方面考虑;影响因素是技术、政策、物流和经济环境等,并受各因素共同影响;循环路径的延伸,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也改变了最优循环度的确定。本文分析研究循环度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循环度,对于避免循环经济的盲目性,提高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和效果,促进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