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3)
2023(17458)
2022(15000)
2021(13932)
2020(11382)
2019(25734)
2018(25681)
2017(48712)
2016(26172)
2015(29252)
2014(29353)
2013(29018)
2012(26973)
2011(24712)
2010(24945)
2009(23455)
2008(22333)
2007(19666)
2006(17829)
2005(15596)
作者
(76341)
(63389)
(63124)
(59840)
(40299)
(30365)
(28565)
(24701)
(24076)
(22735)
(21522)
(21520)
(20288)
(20068)
(19350)
(19332)
(18583)
(18533)
(18142)
(18071)
(15970)
(15647)
(15231)
(14645)
(14339)
(14105)
(14077)
(13997)
(12869)
(12534)
学科
(122608)
经济(122486)
管理(70625)
(69530)
(53420)
企业(53420)
方法(44802)
(38157)
数学(37714)
数学方法(37328)
中国(33541)
地方(31280)
业经(28061)
农业(25546)
(25250)
(24882)
(20803)
(18916)
贸易(18900)
理论(18270)
(18188)
(17960)
银行(17920)
环境(17767)
(17728)
金融(17726)
(17302)
地方经济(17258)
(17207)
(17193)
机构
学院(376621)
大学(374684)
(155557)
经济(152125)
管理(145426)
研究(132692)
理学(124612)
理学院(123161)
管理学(121126)
管理学院(120438)
中国(99165)
科学(80757)
(80303)
(69571)
(66741)
(62832)
研究所(60403)
中心(59411)
(56501)
财经(54794)
业大(54381)
(53048)
师范(52577)
北京(51312)
(49648)
(47927)
农业(47861)
经济学(46808)
(46060)
师范大学(42403)
基金
项目(250697)
科学(196853)
研究(187170)
基金(179820)
(155704)
国家(154320)
科学基金(132110)
社会(118780)
社会科(112272)
社会科学(112247)
(98873)
基金项目(95403)
教育(84978)
自然(83148)
(82156)
自然科(81127)
自然科学(81113)
自然科学基金(79629)
编号(77419)
资助(73353)
成果(63259)
(57705)
重点(56039)
(54555)
课题(53648)
(51642)
国家社会(48473)
创新(48059)
教育部(46949)
科研(46833)
期刊
(186381)
经济(186381)
研究(115950)
中国(76885)
(61569)
学报(56970)
科学(54629)
管理(53943)
(50636)
教育(44142)
大学(43451)
农业(41689)
学学(40887)
(35810)
金融(35810)
技术(32775)
业经(31960)
经济研究(29246)
财经(26596)
问题(23586)
(22902)
图书(19790)
(19752)
技术经济(18842)
科技(17631)
理论(17598)
商业(17484)
(17369)
现代(17240)
资源(16623)
共检索到574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澍  
本文试图通过利用循环经济理论来研究四川地震灾区乡村旅游开发,以期能够对变革传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各方农民利益的实现、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一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游  赖胜强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主要旅游区造成了重大破坏,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脆弱,在倡导以旅游业为先导恢复重建灾区经济时,要以生态旅游观念进行开发,确保游客、环境与文化良性互动,积极保护珍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勇  苟婷  秦宏瑶  何莉  
针对2017年8月8日发生的四川九寨沟地震,以国内受访者为调研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灾后目的地形象感知、灾害风险感知和灾害敏感度特征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结果表明:暴雨、滑坡和泥石流的预期发生率高于地震和山洪,灾害风险高于遭遇各种不便、身体受伤、财务损失等安全风险;风险感知对风险敏感度的直接效应大于其对于灾后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灾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负面化过程导致避险行为,但强烈的风险感知对风险敏感度提升更大;风险感知与灾害目的地负面形象叠加对风险敏感度的总体增强效应显著,既大于风险感知对风险敏感度的直接影响,又强于经由灾后目的地形象产生的间接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组  刘玉琼  
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乡村为载体、资源为依托、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其路径内涵丰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倩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生态农业是由其特殊的区位环境、客观形势、具体区情与发展条件决定的。本文基于对汶川县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农业资源基础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提出灾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并进一步提出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洲  杨明洪  敬珊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以前,阿坝州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农村产业发展格局。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给阿坝州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农村产业发展面临新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将军  沈茂英  钟颢  
"4.20"芦山地震既对芦山灾区造成了人员与财产损失,也给灾区乡村重建聚落的生态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在对地震灾区乡村聚落受损情况做简要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灾后乡村重建聚落生态治理的特殊性,提出了从重建规划、产业发展、防灾预警体系建设、聚落人口管理、民众参与等五个角度进行乡村重建聚落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妍  孔繁昌  许芳  向燕辉  谭小宏  陈红  杨帆  任俊  
考察5·12地震对灾区初中生人格的影响。利用大五人格问卷,分别在5·12地震后第二周和第八个月对四川灾区66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测试时段得分比较发现:(1)对总体样本,幻想、敏感震后八个月得分高于震后两周得分,自律震后两周得分高于震后八个月得分;(2)对不同性别,男生震后八个月幻想、镇定得分显著高于震后两周得分,女生震后八个月幻想、利他、敏感得分显著高于震后两周,而变通得分显著低于震后两周。对不同程度受灾区初中生人格比较发现:(1)对总体样本,震后八个月,研究组变通、利他、独立、敢为、镇定、责任、乐观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对不同性别,研究组男生变通、独立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男生,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彭思奇  杨凌  
借鉴区域经济政策中期与事后评价采用的问卷调查分析方法,从四川省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视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对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倾向于满意。但是,对产业发展、就业及创业等民生工作仍有更高的期望。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柳菲  李惠青  
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能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基础上,采用SWOT方法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而全面阐述四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之  叶红  
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震造成了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众多旅游景区遭受严重破坏。有的景区的旅游资源在地震中消失殆尽。此外,地震造成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重新运营。游客对于地震后灾区旅游业的形象和旅游信心也遭受严重打击。伴随着一些道路、城镇、旅游景区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灾区旅游生产能力和旅游消费需求遭受重创,原有的生产力受损,原有旅游产业结构被破坏。因此,有必要站在生产力布局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重新审视灾后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问题。从空间布局、产业调整、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多角度去重新规划灾后旅游业的发展蓝图,共建灾区旅游业的美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先金  夏泽明  杨璠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民生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7月,四川省统计局围绕就业、收入消费、住房等几方面对4个极重灾县(市)绵竹、江油、青川、汶川的692位灾区群众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地震以来,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积极自救,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黄钰  
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贫困是深远而复杂的。社会组织大规模参与灾后社区扶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并已经初步构建起灾后社区扶贫模式。该模式在确定权利边界、回应社区扶贫需求、推进社区自治和自身队伍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文章从制度环境、扶贫方法、社区合作和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弘久  张捷  谭如诗  
基于12项反映四川省在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旅游业发展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期间每月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得分,并结合K-均值聚类、图表法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宏观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期间旅游指标的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四川省旅游业受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较大,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震前水平;②四川省的国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大;③四川省的国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小,恢复较快;④国际旅游对突发危机事件反映比较敏感,而国内旅游受影响较小,其发展带有刚性特点,其原因是国内、国外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