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3)
- 2023(17006)
- 2022(14388)
- 2021(13365)
- 2020(11152)
- 2019(24973)
- 2018(24692)
- 2017(47259)
- 2016(24853)
- 2015(27909)
- 2014(27421)
- 2013(27100)
- 2012(24715)
- 2011(22435)
- 2010(22794)
- 2009(21262)
- 2008(19625)
- 2007(17387)
- 2006(15426)
- 2005(13669)
- 学科
- 济(114194)
- 经济(114091)
- 管理(78011)
- 业(73932)
- 企(63082)
- 企业(63082)
- 方法(44316)
- 数学(37834)
- 数学方法(37458)
- 中国(32453)
- 融(27795)
- 金融(27794)
- 地方(27309)
- 农(26636)
- 银(26155)
- 银行(26114)
- 财(25695)
- 业经(25385)
- 行(25195)
- 学(23119)
- 技术(23029)
- 制(21136)
- 环境(18911)
- 农业(18631)
- 理论(18541)
- 贸(17372)
- 贸易(17354)
- 易(16784)
- 和(16729)
- 务(16636)
- 机构
- 学院(352095)
- 大学(351985)
- 济(150368)
- 经济(147236)
- 管理(141131)
- 理学(121777)
- 理学院(120479)
- 研究(118876)
- 管理学(118682)
- 管理学院(118041)
- 中国(92969)
- 京(74035)
- 科学(70471)
- 财(66859)
- 所(58160)
- 中心(54911)
- 财经(53796)
- 研究所(52842)
- 江(51043)
- 农(50463)
- 业大(48882)
- 经(48842)
- 北京(47069)
- 经济学(46362)
- 范(45452)
- 师范(45085)
- 院(43171)
- 州(42045)
- 经济学院(41585)
- 财经大学(40072)
- 基金
- 项目(238945)
- 科学(189254)
- 研究(178742)
- 基金(173380)
- 家(149544)
- 国家(148284)
- 科学基金(128707)
- 社会(114781)
- 社会科(108949)
- 社会科学(108919)
- 省(93865)
- 基金项目(92155)
- 自然(81217)
- 教育(80865)
- 自然科(79284)
- 自然科学(79271)
- 自然科学基金(77879)
- 划(77643)
- 编号(72196)
- 资助(69905)
- 成果(57804)
- 创(53376)
- 重点(53292)
- 部(52336)
- 发(52166)
- 课题(49647)
- 创新(49186)
- 国家社会(47492)
- 教育部(45564)
- 人文(45066)
- 期刊
- 济(168877)
- 经济(168877)
- 研究(108346)
- 中国(68866)
- 管理(53994)
- 学报(50333)
- 财(50008)
- 科学(48258)
- 农(45512)
- 融(41765)
- 金融(41765)
- 大学(38808)
- 教育(38767)
- 学学(36636)
- 技术(32628)
- 农业(31221)
- 经济研究(27904)
- 财经(26813)
- 业经(26388)
- 经(23101)
- 问题(20835)
- 技术经济(19501)
- 科技(18562)
- 理论(17429)
- 图书(16918)
- 现代(16433)
- 业(16213)
- 商业(15904)
- 实践(15652)
- 践(15652)
共检索到527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彩平 肖序
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生态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了解了生态技术独有的特征,然后阐述了生态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目前生态技术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拓展了融资渠道以解决生态技术创新的融资难题。
关键词:
生态技术创新 资金困境 投融资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杨景海
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越来越短,高新技术向社会各领域大规模渗透和转移,技术密集型企业和智力密集型企业大量涌现,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柱。大力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据统计,我国技术创新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形式单一,缺乏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因为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原则,贷款审批时往往以企业的抵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俞成森
本文从融资的渠道和性质两个维度,研究一国金融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权益型工具而言,中介融资比市场融资更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对于债务型工具而言,市场融资比中介融资更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2)在中介渠道中,权益型工具比债务型工具更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在金融市场上,权益型工具和债务型工具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效果的优劣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时间可能要滞后1-2期,而且金融结构对于不同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有所不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闻岳春 周怡琼
本文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投融资的金融生态环境概念,分析了该环境的组成,并运用生态工程学的分类方法,构建了该金融生态环境的生态圈。其次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技术创新投融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构建以政策和法规支持体系、多重融资渠道体系以及投融资辅助体系为三大支柱的技术创新投融资生态体系。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融资 金融生态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劲松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生态化技术创新。本文在确定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障碍,最后讨论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生态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城乡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发展城乡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复兴生态平衡。针对中国目前的生态约束状况,化解生态危机必须从技术创新开始。技术创新在设计理念上取决于文化类型,在路径选择上取决于体制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导向。因此,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文化转向是技术创新理念生态化转向的潜在间接因素,从单纯激励经济增长型体制到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型体制的体制创新转向是技术创新路径生态化转向的外在直接决定因素。这一技术创新转向是从技术利润型到技术生态型。生态文化转向与和谐型体制创新转向日渐完成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普遍化的过程,也是由彰显的生态化技术范式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巧绒 王礼力 杨冬民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有技术创新作支撑,即要求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由于资源环境市场失效、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旺及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阻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困境,本文提出要联合市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公众及国际合作等多方力量及各自作用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志刚 何蕙仪
运用2011-2016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不同融资渠道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债权融资在整体上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分地区看,其在东部地区发挥了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则起到抑制作用;②从整体及中西部地区看,股权融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且抑制了东部地区技术创新;③对股市板块进行细分后,整体上股权融资中只有创业板股权融资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主板和中小板的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云燕 张彪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刺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路径。循环经济模式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亟需强有力、系统性的资金支持。针对目前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存在的投融资难题,政府要发挥调控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强化银行的绿色信贷责任,减少企业贷款障碍,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投资流向,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为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投融资 现状困境 机制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雪峰 韩露
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效至关重要。文章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系统梳理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财税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客观评价了这些经济政策的价值和作用效果,为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奠定理论基础。首先,财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影响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其次,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调整贷款可获得性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引和借鉴。研究结果对于厘清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脉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贺炎林 单志诚 钟腾
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将创新补贴政策的资源福利效应和资源诅咒效应结合起来评估创新补贴政策影响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实证发现:创新补贴政策既有资源福利效应,缓解融资约束;也有资源诅咒效应,会产生寻租行为和过度投资。总体上看,创新补贴政策是有效的,资源福利效应强于资源诅咒效应,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从融资约束视角对其有效性进行异质性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水平越高的企业,创新补贴政策的有效性越高,融资约束可以抑制创新补贴政策的资源诅咒效应所产生的寻租行为和过度投资,促使企业把创新补贴更有效地用于技术创新。研究结论为提升创新补贴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尔思
当前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面临严格的融资贷款限制,房地产业需要选择一种灵活、变通、可靠和稳定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可集直接贷款、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为一体,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规模构建房地产业融资服务平台。信托融资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于一身,能够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规模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创新信托融资方式,采用与项目融资相结合的融资技术能够满足当前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需求,同时还能够规避金融市场风险,确保经济安全。
关键词:
信托融资模式 融资技术 REITs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国江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必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要突破口,但发达国家经验证明,过度金融化会导致企业创新力下降。本文通过半参数估计,从宏观角度发现金融化率提高明显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通过面板模型,从微观角度发现资本市场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促进要素为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与研究平台。所以,创新驱动背景下要通过强化企业经营能力以企业利润作为企业创新第一保障,通过企业研发平台及"做中学"形成的技术能力作为创新的坚实基础,并适当发展、鼓励创新的创投基金等金融工具。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融资结构 半参数估计 面板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钟敏 刘晨光 赵丹平 罗永明 陈扬根 郭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