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3)
- 2023(13189)
- 2022(11552)
- 2021(10743)
- 2020(8888)
- 2019(20343)
- 2018(20223)
- 2017(39244)
- 2016(21319)
- 2015(24221)
- 2014(24403)
- 2013(24431)
- 2012(22646)
- 2011(20696)
- 2010(21000)
- 2009(19420)
- 2008(18740)
- 2007(16467)
- 2006(15038)
- 2005(13513)
- 学科
- 济(108115)
- 经济(108011)
- 管理(62917)
- 业(54954)
- 企(45166)
- 企业(45166)
- 方法(40487)
- 数学(34889)
- 数学方法(34490)
- 地方(25947)
- 中国(24580)
- 农(24412)
- 学(24010)
- 业经(21214)
- 财(20485)
- 环境(16703)
- 农业(16701)
- 制(16296)
- 和(16217)
- 地方经济(15826)
- 理论(14988)
- 贸(14476)
- 贸易(14468)
- 易(13906)
- 发(13324)
- 融(12883)
- 金融(12881)
- 银(12840)
- 银行(12804)
- 划(12731)
- 机构
- 大学(316282)
- 学院(314468)
- 济(131174)
- 经济(128223)
- 管理(124596)
- 研究(110545)
- 理学(106854)
- 理学院(105614)
- 管理学(103844)
- 管理学院(103276)
- 中国(82345)
- 科学(69093)
- 京(68742)
- 财(57526)
- 所(56819)
- 研究所(51513)
- 中心(49250)
- 农(49069)
- 江(46708)
- 财经(46125)
- 业大(45609)
- 北京(44139)
- 范(42840)
- 师范(42517)
- 经(41724)
- 院(40001)
- 经济学(39349)
- 州(38182)
- 农业(38161)
- 经济学院(35050)
- 基金
- 项目(210778)
- 科学(165221)
- 研究(154526)
- 基金(151974)
- 家(132246)
- 国家(131184)
- 科学基金(112019)
- 社会(97266)
- 社会科(92117)
- 社会科学(92087)
- 省(81919)
- 基金项目(80936)
- 自然(72364)
- 自然科(70474)
- 自然科学(70461)
- 教育(69268)
- 自然科学基金(69154)
- 划(68918)
- 编号(63431)
- 资助(62588)
- 成果(51539)
- 重点(47077)
- 发(46412)
- 部(45999)
- 课题(43438)
- 创(42647)
- 创新(39824)
- 国家社会(39727)
- 科研(39669)
- 教育部(39053)
- 期刊
- 济(153957)
- 经济(153957)
- 研究(96160)
- 中国(61596)
- 学报(48343)
- 管理(46156)
- 科学(46143)
- 农(44748)
- 财(42057)
- 大学(35541)
- 学学(33222)
- 教育(32304)
- 农业(31114)
- 技术(27055)
- 融(25832)
- 金融(25832)
- 经济研究(23945)
- 业经(23568)
- 财经(22815)
- 问题(19996)
- 经(19573)
- 图书(18765)
- 资源(17632)
- 技术经济(16825)
- 理论(15961)
- 业(15160)
- 科技(14635)
- 现代(14503)
- 实践(14338)
- 践(14338)
共检索到474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立娜
我国虽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不少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土地资源利用形势,我们应该从循环经济的视域下来寻找一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让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通过集约型用地策略,发挥出最大化的利用效益。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杰
我国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本文在对循环经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阐述的基础上,指出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必须树立循环经济观,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淑豪 黄贤金 谭仲春
在科学确定大城市市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区域差异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聚类方法,以乡(镇)为单位,对南京市郊区和郊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区,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现状区土地利用特征,提出了不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取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敏智
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而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则是推动农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关键。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运作不畅,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缺位等因素削弱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政府应当从健全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法制体系,优化农地产权交易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力度。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农民土地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土地健康是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兴起的一个土地资源研究方向 ,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土地健康内涵的基础上 ,论述了土地健康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并进而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提出加强土地健康研究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张晋国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 ,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为系统分析和建模的主要方法 ,通过对县域人口、经济、环境与土地资源四者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分析 ,建立了土地资源利用系统主要因果关系图和土地资源利用动态流程图 ,并且构建了DYNAMO动态仿真模型 ,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系统的政策分析和动态模拟 ,得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系统 动态仿真 决策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 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共选择了 2 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 1991年、1994年和 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 ,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 ,1997年与 1991年相比 ,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 35%和 12 2 3 % ,若不加以重视 ,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评价 江阴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朱大奎 葛晨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魏永军
本文以江苏吴县市为例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吴县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仲素梅 武博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苏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苏南土地资源利用的态势,分析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苏南摆脱资源困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找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土地法律,加强土地制度建设;严格贯彻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调整非农建设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关键词:
苏南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诚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我见周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际上就是"土地的永续高效利用"。它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意义。就宏观而言,中华民族必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繁衍、世代相继,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住之源,生存、发展之本;扩而大之,全世界的人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桓曼曼 孙贵尚 刘海洋
山东省是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 ,人地矛盾突出。本文主要从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两大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山东省 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