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9)
2023(14214)
2022(12508)
2021(11657)
2020(9793)
2019(22429)
2018(22383)
2017(43535)
2016(23291)
2015(26138)
2014(26187)
2013(26059)
2012(24015)
2011(21711)
2010(21926)
2009(20369)
2008(19463)
2007(17124)
2006(15207)
2005(13570)
作者
(67964)
(56448)
(56054)
(53533)
(36064)
(27059)
(25626)
(22223)
(21584)
(20157)
(19317)
(19250)
(18079)
(17821)
(17597)
(17191)
(16846)
(16444)
(16206)
(16048)
(13965)
(13846)
(13594)
(12948)
(12780)
(12532)
(12486)
(12212)
(11311)
(10862)
学科
(111372)
经济(111278)
管理(66926)
(61642)
(49729)
企业(49729)
方法(44608)
数学(38730)
数学方法(38342)
中国(27029)
地方(26775)
(24789)
(23509)
(22740)
业经(22297)
(18501)
环境(18179)
农业(16661)
理论(16258)
(16058)
(15898)
银行(15857)
(15646)
贸易(15635)
地方经济(15621)
(15452)
金融(15449)
(15055)
(14987)
(14304)
机构
大学(336382)
学院(334089)
(140021)
经济(137014)
管理(132453)
研究(114121)
理学(113927)
理学院(112616)
管理学(110709)
管理学院(110109)
中国(87681)
(72109)
科学(70341)
(62673)
(56853)
研究所(51859)
中心(51448)
财经(50379)
(50115)
(48671)
业大(48447)
北京(46084)
(45644)
(43623)
师范(43228)
经济学(42564)
(41781)
(39907)
农业(38968)
经济学院(38071)
基金
项目(226939)
科学(178047)
研究(165859)
基金(164482)
(142424)
国家(141268)
科学基金(121734)
社会(104915)
社会科(99321)
社会科学(99295)
(88080)
基金项目(87988)
自然(79117)
自然科(77147)
自然科学(77133)
自然科学基金(75748)
教育(74637)
(73686)
资助(68187)
编号(67078)
成果(53771)
重点(50467)
(49410)
(48801)
(46160)
课题(45888)
创新(43139)
科研(42933)
国家社会(42737)
教育部(42495)
期刊
(159551)
经济(159551)
研究(103879)
中国(60891)
学报(50979)
管理(49102)
科学(47748)
(46657)
(44573)
大学(38629)
学学(36394)
(31871)
金融(31871)
教育(31799)
农业(30873)
技术(30035)
经济研究(25527)
财经(24788)
业经(24002)
(21212)
问题(20391)
技术经济(17887)
图书(17250)
理论(16714)
资源(15746)
现代(15636)
(15487)
科技(15464)
实践(15103)
(15103)
共检索到496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发明  
循环经济系统具有的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工业污染的特点使其正在成为我国工业实现区域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热情很高,但是,循环经济系统潜在的风险问题也不可忽视。本文以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从网络结构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玲丽  
在哥本哈根会议后所倡导的全球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试图寻找适合本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共生是一种低碳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间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但是,工业共生需要前期的精密规划、协调和高额投资,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政府提供关键的保障和支持。政府到底应该怎样保障和支持工业共生呢?本文借鉴欧洲和美国的经验,以贵港生态工业园为案例,归纳出政府在工业共生中的作用,不应该是规划师,而应该是"制度供给者"与"协调者"。政府要发挥其作为第三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二旺  
生态产业链是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它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产业生态系统与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而当务之急是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的建设。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系统(IES),并建议从纵向一体化、兼并重组、网络组织等六个方面构建和完善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以此促进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演变的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达军  
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上的一种实践模式,按照传统的循环经济工业园理论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具有成本高、风险大、计划指令色彩浓、内在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要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得以成功实施,有必要对现有的循环经济工业园理论进行创新。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借鉴产业集群理论,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可以大大降低循环经济实施的成本、让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形成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内在发展动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刘燕华  周长益  罗毅  于丽英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广明  罗松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青福  赵涛  
生态工业园是一个拥有多个决策者的复杂系统,其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的风险辨识方法很难全面系统地识别和描述众多风险,文章采用层次全息模型(HHM)从内部成员、外部成员、结构关系和不可抗拒因素等多角度识别生态工业园存在的风险情景;并且以实例对其众多风险情景进行初步过滤、双重标准过滤与评价、多重标准评估、基于贝叶斯公式的定量化评级和相互依赖性分析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过滤,寻找出主要的风险,使得决策者能够把有限的资源、精力和人力等集中到高风险情景的防范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彬  景冬梅  
循环经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产物。绿色企业是循环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循环经济特征。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实践的典型范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勇  姚星  
文章对11项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建设工程进行了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使用归类分析,指出贵糖集团依据“3R”原则,成功地建立了资源节约型企业,有效地解决了制糖业存在的结构性和区域性污染问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生态化的联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帆  麻林巍  蓝钧  陈世杰  陈景文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将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而园区所处区域的特点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考虑相关性、可操作等原则,初步提出了一套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其计算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6大类准则,共计25个具体指标,划分为“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前者包括:信息基建共享类指标、管理与发展类指标、减量消耗类指标、园区环保类指标。后者包括:循环利用类指标和产业共生类指标。该指标体系蕴涵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已成为推进北京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借鉴,也可作为国家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建华  王兆华  
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形式,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企业间相互交换副产品(By-Product Exchange),通过结网建立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结合国际上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运作案例,在经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十一五”期间在产业层面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玖河  郑海明  安军玲  
本文以曹妃甸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实现循环经济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应用,并探索了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路径,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治学  
生态工业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工业园区找到了有效的实现形式和抓手。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代表了21世纪全球进步的大趋势,其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是必然的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宇辉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和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本文选择代表性城市的发展资料,在分析总结国际上通用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家平  孔令丞  
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经济发展也力求在不断提高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向生态化的转化。但由于长期受线性技术范式的制约,加上近10年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又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工业的生态化对中国经济的生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剖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循环层面,提出了工业园区生态化的升级目标、推进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