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9)
2023(6315)
2022(5290)
2021(4727)
2020(3666)
2019(8111)
2018(8164)
2017(14600)
2016(8021)
2015(9113)
2014(9455)
2013(9250)
2012(8854)
2011(8422)
2010(8933)
2009(8236)
2008(8044)
2007(7446)
2006(7033)
2005(6573)
作者
(24911)
(20658)
(20404)
(19829)
(13177)
(9819)
(9410)
(7922)
(7918)
(7568)
(7290)
(6975)
(6764)
(6708)
(6492)
(6331)
(5996)
(5958)
(5876)
(5857)
(5585)
(5068)
(4911)
(4891)
(4716)
(4635)
(4520)
(4493)
(4283)
(4008)
学科
(55851)
经济(55820)
管理(23060)
地方(16690)
(15152)
(13800)
方法(13480)
地方经济(12165)
(12082)
企业(12082)
中国(11709)
环境(11347)
数学(11171)
数学方法(11085)
业经(10255)
(9551)
理论(7672)
(7433)
生态(7378)
(7328)
经济学(7230)
(7011)
(6914)
资源(6835)
农业(6662)
(6391)
金融(6390)
(6209)
(5856)
(5844)
机构
学院(125947)
大学(123566)
(58193)
经济(56906)
研究(47269)
管理(41201)
中国(35473)
理学(33540)
理学院(33077)
管理学(32507)
管理学院(32260)
科学(28013)
(26301)
(25700)
(24469)
研究所(21733)
(21472)
中心(20755)
财经(19774)
经济学(19277)
(18586)
师范(18440)
(17572)
(17298)
北京(17269)
(17158)
经济学院(16922)
(16815)
(15072)
业大(15047)
基金
项目(72411)
研究(56353)
科学(55708)
基金(49540)
(42400)
国家(42027)
社会(35921)
科学基金(35092)
社会科(33903)
社会科学(33897)
(29567)
教育(25467)
基金项目(25329)
(23459)
编号(23284)
资助(20325)
自然(19744)
成果(19662)
自然科(19069)
自然科学(19065)
自然科学基金(18674)
(17921)
课题(17312)
重点(16978)
发展(15073)
(14968)
国家社会(14965)
(14842)
(14339)
(14262)
期刊
(80154)
经济(80154)
研究(44108)
中国(27636)
(20802)
学报(17614)
管理(16985)
教育(16659)
(16016)
科学(15967)
大学(13058)
经济研究(13000)
技术(12468)
学学(12044)
(11665)
金融(11665)
业经(11364)
财经(10731)
农业(10617)
问题(9657)
(9508)
技术经济(7567)
图书(7125)
(6672)
经济问题(6538)
统计(6504)
资源(6355)
世界(6313)
商业(6092)
现代(6022)
共检索到20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贵清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生态学是其重要的学科基础。已有文献论述了循环经济的若干生态学原理,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补充:(1)循环再生原理:从有限到无限的生命法则;(2)进化与演替: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文化、社会的深刻变革为依托;(3)主导性与多样性原理: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与持续;(4)自生原理:合理利用和维护自然系统的自生机制,保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全旺  赵兵川  
如今,提升质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然而,教育质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价值,忽略任何一方都难免有失偏颇。在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将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置于系统演化的时间轴上,借鉴质量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探讨其质量个体间的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可为多元化时代的高职教育质量改善与提升提供一种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萍  施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金辉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可以理解为: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强调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人类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从加强生态学教育入手,这将生态学教学的重要性推向了历史新高度,为高等院校生态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生态学新增为一级学科,使生态学学科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丽美  徐晓雄  
借鉴生态学的联系观、平衡观和动态观,学校可被视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关键要素可被赋予生态角色:教师、学生是"关键物种",信息技术是有生命的"入侵物种"。文章利用协同进化和系统自组织原理,揭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诸多误区。同时结合作者对宁波地区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访谈记录和实地考察,针对整合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连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强调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问题是生态危机。其中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以经济理性为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显然无力解决生态问题。要想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只有从社会制度上废除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宏伟  
技术哲学对技术有着全面、系统地反思,有助于揭示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前提,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生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诞生并为其发展奠基;二是技术认识论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三是人技关系转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主体角色的转换;四是技术文化培育构成现代职业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技术哲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通过前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经由后者则有助于实现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引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平  李艳娥  
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存在沟通协调难、教育融合难、专业产业匹配难、企业参与难、课堂生态实施难等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包含大湾区生态、学校生态、课堂生态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从转变观念,融合发展;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合作共生,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增进交流合作,师资共享;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生态活力五方面促进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斌  施中云  
当前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循环经济在企业中并没有热起来,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循环经济及其政策的经济理论基础的认识不清,造成了循环经济政策的缺乏。依据新的公共政策理论,文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更多涉及的是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因此公共政策就是确定谁的利益得到考虑,并认为循环经济政策不会影响效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龙  吴杰  
跨界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职教园区(职教城)具有跨界性,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支撑。经济学视角,区域经济理论为职教资源优化整合提供理论依据,聚集经济理论为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提供理论基石,产权交易理论为职教园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保证;管理学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职教园区责权利统一提供理论保障,共生理论为职教园区路径选择提供理论方法,协同创新理论为职教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建筑学视角,城市规划理论为职教园区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参照,场所理论为职教园区情感认同提供理论向导;文化学视角,文化生态理论为职教园区文化生态构建提供理论图式,组织文化理论为职教园区文化精神提供理论指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若  桑士俊  
本文通过分析评价IASB和FASB的阶段性成果"合同基础收入确认原则",认为IASB和FASB颠覆了现行收入确认准则的思路。由一个时点确认收入转变为履行合同包含的每个单独义务时点确认收入。该方法虽摈弃了传统收入确认缺点,却忽视继承其优点,其舍弃公允价值的做法也与公允价值会计目标相悖。合同基础收入确认原则在理论与可行性方面的完善有待于联合概念公告的最终趋同。中国应谨慎合理对待"合同基础收入确认原则",坚持渐进式收入会计准则改革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良  
本文论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生态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及区别与联系,并指出生态经济就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要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农业生物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原理,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展望进行了论述,为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黎霞  李富田  
循环经济的实践已经取得瞩目的成就,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析循环经济的学科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循环经济命题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循环经济不仅具有经济学学科基础,至少还包括了生态学、哲学和系统科学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傅伯杰  吕一河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