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3)
- 2023(11194)
- 2022(9893)
- 2021(9144)
- 2020(7602)
- 2019(17454)
- 2018(17492)
- 2017(34081)
- 2016(18244)
- 2015(20617)
- 2014(20705)
- 2013(20686)
- 2012(19020)
- 2011(17359)
- 2010(17377)
- 2009(16006)
- 2008(15211)
- 2007(13289)
- 2006(11724)
- 2005(10278)
- 学科
- 济(94336)
- 经济(94254)
- 管理(52705)
- 业(46661)
- 企(38920)
- 企业(38920)
- 方法(37071)
- 数学(32269)
- 数学方法(31978)
- 地方(21772)
- 中国(20158)
- 农(19054)
- 学(18987)
- 业经(18300)
- 财(16996)
- 地方经济(13976)
- 农业(13140)
- 和(13132)
- 环境(12972)
- 制(12879)
- 理论(12814)
- 贸(12488)
- 贸易(12481)
- 易(11991)
- 融(11597)
- 金融(11596)
- 技术(10807)
- 银(10731)
- 银行(10698)
- 划(10497)
- 机构
- 大学(268921)
- 学院(266466)
- 济(113615)
- 经济(111264)
- 管理(106901)
- 理学(92844)
- 理学院(91819)
- 研究(90878)
- 管理学(90362)
- 管理学院(89886)
- 中国(65746)
- 京(56794)
- 科学(55507)
- 财(48445)
- 所(45465)
- 研究所(41433)
- 中心(39781)
- 财经(39625)
- 农(38763)
- 业大(38278)
- 江(37173)
- 北京(36165)
- 经(35942)
- 范(34701)
- 经济学(34564)
- 师范(34428)
- 院(32845)
- 经济学院(30804)
- 州(30551)
- 农业(30189)
- 基金
- 项目(182270)
- 科学(142853)
- 研究(134030)
- 基金(132263)
- 家(114409)
- 国家(113472)
- 科学基金(97470)
- 社会(84897)
- 社会科(80447)
- 社会科学(80424)
- 基金项目(70659)
- 省(70316)
- 自然(62728)
- 自然科(61203)
- 自然科学(61193)
- 教育(60098)
- 自然科学基金(60080)
- 划(58834)
- 资助(54720)
- 编号(54305)
- 成果(43930)
- 重点(40116)
- 部(39922)
- 发(39214)
- 创(37260)
- 课题(36948)
- 创新(34753)
- 国家社会(34630)
- 教育部(34493)
- 科研(34380)
- 期刊
- 济(129144)
- 经济(129144)
- 研究(82070)
- 中国(45294)
- 学报(40522)
- 管理(39782)
- 科学(38066)
- 农(35220)
- 财(34894)
- 大学(30606)
- 学学(28959)
- 教育(25957)
- 农业(24785)
- 技术(23187)
- 融(21373)
- 金融(21373)
- 经济研究(21275)
- 财经(19936)
- 业经(19208)
- 经(16997)
- 问题(16413)
- 技术经济(14620)
- 理论(13927)
- 图书(13876)
- 实践(12625)
- 践(12625)
- 科技(12529)
- 现代(12411)
- 业(11840)
- 商业(11732)
共检索到387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昂 张道宏
本文通过对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的分类研究,在引入"物质流时滞"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物质流循环模型,并利用模型和循环经济理论,以微观的视角深入分析了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流特征与流动规律。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质流特征和流动规律提出政策建议:对主干物质流应重点强调减量化原则的落实;重新界定生产者责任,降低交换类物质流中的废弃物排放;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促进物质流循环利用中的引导作用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微观层面 时滞 物质流分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红伟 廖筠
我国目前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方面,而对循环经济的经济特性及其实施机制方面的研究则显得不足,存在一些具有根本性的错误认识。本文从经济稀缺这一经济学基本概念出发,分别对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与经济特征,循环经济中的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制度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辨析。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规律 经济规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武堂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本文主要研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的内容、条件和作用,正确运用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循环规律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环境消费 环境生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兴 李成振 陈刚
采用三维k-ε紊流模型,对封冻河道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主要受床面与冰盖粗糙度的相对大小影响,受水深影响较小,对雷诺数变化并不敏感;在流动核心部分分布较为均匀,并不遵循对数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冰盖对水流流动的影响,指出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流速分区及平均流速相等的假定理论上的缺陷。最后采用双幂律拟合冰盖下水流流速垂向分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明峰 梁樑
循环经济是通过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重构物质循环流动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文章首次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循环由物质循环和非物质循环构成。并分别对物质循环中产品、企业、产业、市域、区域、国家和全球层次的循环以及非物质循环中意识思维链循环、价值导向链循环、知识创新链循环、信息传递链循环、产业结构链循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描述各循环间关系的“四层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物质循环 非物质循环 实现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永虎 刘俊青 朱敏杰 魏范青 胡晗
以食物链物质流调控为核心的区域生态共生系统研究是当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建模平台,构建了区域食物链氮素流动效应评估框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对区域食物链氮素流动进行分析与情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青浦区食物链氮输入和输出量经历了急剧下降到逐渐稳定的过程,区域内农业生产无法自给自足;(2)基准情景下,食物链氮素流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总体影响较小,但2020年农业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当地人口对肉类及水产品氮的需求;(3)优化情景下,区域化肥氮投入减少了53.75%,且农业生产满足了当地常住人口的消费需要,减少区外氮产品调入量2 245.16 t,氮综合循环效率提高至25.54%,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降低。该优化方案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环境免受集约农业生产的冲击。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食物链氮素养分管理提供方法和思路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佑印 马耀峰 顾静
通过对旅游流研究进展分析,引入物理学理论方法,文章提出了旅游流流势概念,依据权威部门多年统计数据分析了1999~2007年间北京15条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北京聚集流流势在时空演化规律方面存在明显的经济导向性和区位导向性。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北京15条聚集流可总体分为4大股聚集流,分别是以环渤海典型旅游区、长三角典型旅游区、珠三角典型旅游区为核心的三大股聚集流和福建贵州自成一组的聚集流。
关键词:
北京 入境聚集旅游流 流势 时空演化规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忠直 孙皓辰
首先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接着在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框架下,探讨了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分配的利润最大化原理和社会循环经济系统物质等价交换原理。最后讨论了政府的行政、政策等职能对循环经济系统的逆向物流市场形成和有效运行的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推进循环经济物流系统和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承忠
当今世界,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产业转移大跨度展开,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产业革命的潮流中获得振兴,是当代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与西太平洋高岸产业带的形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铭慎 陆江源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国内国际循环特征。本文以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为主线,通过研究主要大型经济体在价值循环、金融循环、空间循环等循环维度中内外循环关系的历史轨迹和特征,分析归纳出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认为,循环的主导性体现在比例结构、功能水平、稳健性、控制力等不同层次,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具有阶段性、动态性、时代性的规律,国内国际循环这一对关系运动的总目标从单纯利己向促进互利共赢、最终实现合作多赢转变,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跃迁的趋势。我国应提升国内循环的主导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城市化两大动力,优化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突出“一带一路”建设和制度型开放以延长我国产业生命周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雷智文
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以甘肃省为例,构建了甘肃省2008年循环经济物质流账户。紧扣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从经济效益、物质消耗、消耗效率、循环利用四个方面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循环经济 经济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昂 张道宏
本文借助物质流分析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引入时间维度,界定"物质流时滞"概念,在分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物质流动界面的基础上,建立了中短期时间尺度下的循环经济物质流单循环模型,并利用模型中物质流之间的质量平衡关系对物质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时间尺度下的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总量特征与动态变化做出进一步的剖析,展示出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内,资源投入量与废弃物排放量之间的匹配关系与变化规律。最终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不同行业和产品物质流时滞的综合测算,形成政策性物质流时滞,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有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物质输入量决定了一段时间后的废弃物排放量,必须长期坚持执行减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家驹
研究经济史必须关注经济因子,即经济制度的影响及制度成本。比较中外经济发展史,经济史的演进,亦受到政治制度的演变影响,这在一个大国尤其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六亿 张卫东
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伴随人才“渗漏”的“劳动换工业品”的物质能量循环。这个循环正在催生一个新的分工格局:东部地区演化为工业品的生产中心和经济中心,中西部地区转变为人才输出地、生产要素提供地和工业品的消费地。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所形成的这种分工格局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因此,要缩小地区差距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一平 孙启宏 段宁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及消费末端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都十分突出,然而传统的物质循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总结传统物质循环的特点与局限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旨在提高经济系统全过程资源效率与环境绩效的广义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理论模型;剖析了广义物质循环的资源与环境政策内涵,并据此提出我国资源环境的生命周期政策途径;最后以广义物质循环的内涵及基本原则为指导,深入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政策与环境政策。本文认为,建立与发展以广义物质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