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9)
- 2023(13062)
- 2022(11569)
- 2021(10779)
- 2020(9077)
- 2019(20971)
- 2018(20895)
- 2017(40367)
- 2016(22059)
- 2015(25165)
- 2014(25395)
- 2013(25169)
- 2012(23447)
- 2011(21528)
- 2010(21814)
- 2009(20321)
- 2008(19807)
- 2007(17546)
- 2006(15921)
- 2005(14407)
- 学科
- 济(106384)
- 经济(106244)
- 管理(64205)
- 业(57829)
- 企(48417)
- 企业(48417)
- 方法(41566)
- 数学(35592)
- 数学方法(35114)
- 中国(24599)
- 农(24275)
- 学(23951)
- 地方(23836)
- 财(22553)
- 业经(21533)
- 制(18910)
- 农业(16085)
- 理论(15808)
- 和(15544)
- 贸(15467)
- 贸易(15459)
- 易(14883)
- 环境(14863)
- 地方经济(14616)
- 银(14376)
- 银行(14335)
- 融(14270)
- 金融(14268)
- 行(13681)
- 体(13621)
- 机构
- 大学(330766)
- 学院(326728)
- 济(134996)
- 经济(132032)
- 管理(126703)
- 研究(114970)
- 理学(108805)
- 理学院(107504)
- 管理学(105601)
- 管理学院(105002)
- 中国(84786)
- 科学(71427)
- 京(71117)
- 财(62009)
- 所(59423)
- 研究所(53870)
- 农(52019)
- 中心(50448)
- 财经(49110)
- 江(48605)
- 业大(47619)
- 北京(45636)
- 范(44591)
- 经(44328)
- 师范(44205)
- 院(41124)
- 经济学(40906)
- 农业(40485)
- 州(39329)
- 经济学院(36380)
- 基金
- 项目(216358)
- 科学(169267)
- 研究(158219)
- 基金(156435)
- 家(136344)
- 国家(135230)
- 科学基金(114925)
- 社会(99219)
- 社会科(93782)
- 社会科学(93756)
- 省(83529)
- 基金项目(83038)
- 自然(74457)
- 自然科(72612)
- 自然科学(72595)
- 教育(71734)
- 自然科学基金(71281)
- 划(70852)
- 资助(64872)
- 编号(64196)
- 成果(53870)
- 重点(48564)
- 部(47683)
- 发(46481)
- 课题(44682)
- 创(44024)
- 创新(41111)
- 科研(40924)
- 教育部(40772)
- 国家社会(40236)
- 期刊
- 济(159095)
- 经济(159095)
- 研究(102590)
- 中国(60883)
- 学报(52168)
- 科学(48638)
- 农(47894)
- 管理(47601)
- 财(46337)
- 大学(39046)
- 学学(36678)
- 教育(34829)
- 农业(32808)
- 融(28738)
- 金融(28738)
- 技术(27462)
- 财经(24946)
- 经济研究(24875)
- 业经(23745)
- 经(21303)
- 问题(20690)
- 图书(17111)
- 技术经济(17066)
- 理论(16629)
- 业(15726)
- 现代(14993)
- 实践(14876)
- 践(14876)
- 科技(14863)
- 版(14593)
共检索到492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计晓东 杨玉凤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因其效益的不定、循环不经济、非环保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经济收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效益问题,指出了确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循环度问题,以及探讨了循环经济度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及循环路径等问题。最后指出循环经济度测量应从循环强度、循环尺度、循环时间等几个方面考虑;影响因素是技术、政策、物流和经济环境等,并受各因素共同影响;循环路径的延伸,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也改变了最优循环度的确定。本文分析研究循环度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循环度,对于避免循环经济的盲目性,提高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和效果,促进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之浚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研究,重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文章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强化激励政策;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环境 立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波
物流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物流的作用,并运用物流分析方法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要积极推进绿色物流管理。废弃物物流在循环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是发展循环经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物流分析 评价指标 绿色物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建设科技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好路径,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源头。企业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各级工会要运用职工技协的优势,推广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制,使职工的才能转化为财富、从根本上实现广大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在宏观层面上要借鉴国际清洁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完善优惠的产业政策;完善市场机制,激励创新规划建设思路,实施生态税,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夏楸 温素彬
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关于循环经济和环境成本控制的相关文献,针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环境成本的概念、识别和分类、环境成本的计量、披露及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并提出自己的部分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环境成本 成本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欧阳绪清 傅晓华
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负面效应,人们逐步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线性经济 资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敏旋
人类由于无限度地生产和消费,破坏了地球的资源与环境,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性。而循环经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而对传统线性经济的一种扬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困扰,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邓安球
建立在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人类社会面临生存、生态危机和威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健康持续的发展模式,既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生产与消费认识的飞跃,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根据我国的国情,必须从消费方面着力,通过运用宣传教育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管理手段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要求的人们的消费模式,来推动我国的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消费 可持续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小青 卢晓勇
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态化等科学理论为依据的,并逐渐成为当前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南昌市作为中部地区比较落后的城市,虽然存在诸多的资源优势,但在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模式出发,分析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循环经济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