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4)
2023(13794)
2022(11684)
2021(10753)
2020(8788)
2019(20517)
2018(20279)
2017(38039)
2016(20681)
2015(23846)
2014(23998)
2013(24063)
2012(23243)
2011(21499)
2010(21805)
2009(20297)
2008(20228)
2007(18174)
2006(16196)
2005(15291)
作者
(62261)
(52131)
(51873)
(49732)
(33424)
(24969)
(23819)
(20259)
(19837)
(18673)
(18049)
(17349)
(16878)
(16669)
(16540)
(16322)
(15465)
(15453)
(15071)
(15060)
(13381)
(12911)
(12699)
(12058)
(11887)
(11832)
(11583)
(11503)
(10600)
(10515)
学科
(110124)
经济(110022)
管理(51719)
(49411)
方法(39465)
(36652)
企业(36652)
数学(34824)
数学方法(34584)
中国(32216)
地方(27868)
(27527)
业经(21510)
(20505)
(20279)
贸易(20262)
(20210)
(19590)
农业(18567)
(18111)
(16870)
金融(16868)
(16797)
银行(16769)
地方经济(16609)
(16301)
环境(15418)
(15143)
(14598)
理论(13643)
机构
大学(309407)
学院(308769)
(142040)
经济(139284)
研究(118431)
管理(109814)
理学(92185)
中国(91383)
理学院(91001)
管理学(89624)
管理学院(89025)
科学(69214)
(67742)
(62587)
(61579)
研究所(55461)
(53101)
中心(52550)
财经(48812)
(48130)
经济学(45667)
北京(44443)
(44223)
(42642)
业大(42447)
师范(42233)
(41766)
农业(41442)
经济学院(40946)
(38267)
基金
项目(192335)
科学(149958)
研究(143772)
基金(137571)
(119678)
国家(118659)
科学基金(99440)
社会(91954)
社会科(87162)
社会科学(87141)
(73949)
基金项目(71328)
教育(65964)
(62558)
自然(60096)
自然科(58632)
自然科学(58611)
编号(57967)
自然科学基金(57586)
资助(57418)
成果(48687)
(47576)
重点(44260)
(43646)
课题(41746)
(39366)
发展(39004)
国家社会(38872)
(38391)
教育部(37370)
期刊
(168960)
经济(168960)
研究(101680)
中国(69312)
(50042)
(47078)
学报(46528)
科学(43621)
管理(42072)
教育(36596)
大学(35106)
农业(34190)
(33220)
金融(33220)
学学(32652)
技术(28867)
经济研究(28297)
财经(25322)
业经(25203)
问题(22435)
(22041)
(20081)
(19305)
世界(18365)
国际(18243)
技术经济(17183)
统计(15204)
图书(14997)
商业(14254)
经济问题(14203)
共检索到495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林  余宏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应追求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发展之路,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一致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旭  
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区的循环经济各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3种类型,对31省市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各地政府根据地区间区域循环经济差异制定合理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耀宏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是基于高能源消耗和支付巨额生态环境成本而获得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当前我国亟需采取循环经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追求"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维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念  赵琳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知识经济并列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形态。针对我国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国平  黄国勇  
各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以德国和日本的法律制度、美国社区中的契约安排、德国的社会中介组织模式、芬兰的公众参与模式、日本的"静脉产业"模式、丹麦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最为典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成勇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指出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征兵  
本文分析了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操作方法、途径和特点以及我国一些省、市的循环经济实践,指出了外部政策在其中的巨大作用,相应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朱远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同时指出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中国不但要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部门内部的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和现代治理理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政策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松洲  
循环经济是当前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等极其重要,我们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德勇  欧阳强  申米玲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循环经济概念的渊源,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并且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最后提供了推进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加大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和体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追踪先进理论和科技等八项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文中提出了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充分条件是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 ,以及政府应采取一系列始终如一的正确方针政策和法规措施 :精兵简政 ,削职减权 ,体制创新 ;中止经济休克疗法 ,全面整顿财政金融 ,建立经济新秩序 ;用好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采用绿色核算制度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公民财产申报登记制度 ,加大反腐力度 ,采取综合措施 ,促进国家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为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创造充分的条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该文提出了在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条件是 :确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教育要革命和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政企分开 ,明确主体、抓住载体、组建联合体 ,组建“官产学研商”联合舰队实施技术创新 ,出台《中国技术创新法》。教育要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把功利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 ,真正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首先要处理好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正确理解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相结合的内涵 ,创造一个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宽松环境 ,培养一批耐寂寞、守清贫、肯钻研的科学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英国作为世界最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阐述英国低碳经济发展成功做法基础上,针对中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适宜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以实现经济、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黎  
总部经济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提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确实诱人,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看到总部经济的效应外,还应注意分析其不利方面。本文试图从正反两方面综合分析总部经济的发展,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贵生  张洪石  付玉秀  
本文基于对循环经济缘起的回顾,对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和启示,以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政策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