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2)
2023(8870)
2022(7381)
2021(6552)
2020(4984)
2019(11504)
2018(11313)
2017(21341)
2016(11139)
2015(12484)
2014(12761)
2013(12843)
2012(12643)
2011(12002)
2010(12475)
2009(11732)
2008(11460)
2007(10352)
2006(9848)
2005(9410)
作者
(34826)
(29204)
(29191)
(27708)
(18911)
(13980)
(13109)
(11303)
(11185)
(10600)
(10246)
(9660)
(9607)
(9544)
(9206)
(9056)
(8597)
(8448)
(8318)
(7991)
(7737)
(7157)
(7151)
(6849)
(6590)
(6570)
(6401)
(6295)
(6060)
(5748)
学科
(77749)
经济(77686)
管理(28503)
(27249)
地方(25469)
中国(21262)
方法(20264)
(19622)
企业(19622)
(17202)
数学(16743)
数学方法(16630)
业经(16162)
地方经济(16070)
(13853)
农业(12541)
(11783)
(11648)
金融(11647)
(10632)
银行(10623)
环境(10606)
(10477)
(10424)
(9981)
(9855)
贸易(9844)
(9298)
(9220)
理论(9179)
机构
学院(178010)
大学(176305)
(86664)
经济(84989)
研究(71204)
管理(62237)
中国(54131)
理学(51667)
理学院(50964)
管理学(50268)
管理学院(49925)
科学(40421)
(39006)
(37623)
(36811)
研究所(32857)
中心(30335)
财经(28888)
经济学(28162)
(28004)
(27134)
(25952)
(25946)
北京(25834)
师范(25738)
(25123)
经济学院(24849)
(23110)
科学院(22130)
业大(21606)
基金
项目(106263)
科学(83688)
研究(81177)
基金(75413)
(64962)
国家(64387)
科学基金(54261)
社会(53789)
社会科(50951)
社会科学(50941)
(41519)
基金项目(38976)
教育(35682)
(34446)
编号(32320)
自然(31059)
资助(30633)
(30560)
自然科(30259)
自然科学(30253)
自然科学基金(29701)
成果(27341)
发展(25479)
(25062)
重点(24672)
课题(23914)
(23242)
国家社会(22652)
(21642)
(20529)
期刊
(113900)
经济(113900)
研究(64237)
中国(41222)
(27129)
(26907)
管理(26068)
科学(24037)
学报(23571)
教育(20471)
(20221)
金融(20221)
经济研究(19113)
大学(18288)
农业(18273)
业经(17240)
学学(17170)
技术(16386)
财经(15641)
问题(14475)
(13778)
世界(10817)
(10805)
技术经济(10736)
国际(9882)
经济问题(9471)
商业(9389)
(9319)
经济管理(8821)
现代(8718)
共检索到298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峰  魏成龙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西部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应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体系,完善政策、法律制度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风娥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志  孙启明  韦结余  
本文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现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又进一步分析了投资、劳动力及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爱平  
西部地区是我国本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然而,由于其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且地质构造复杂,干旱、高寒的气候,荒漠、半荒漠的地理环境,复杂崎岖的地形条件使本地区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且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加之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人为灾害也很严重,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西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将减灾防灾与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起来,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本地区的综合减灾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尽量减免人为灾害及其对自然灾害的放大作用,谋求社会——经济——生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绘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迅猛,国家紧密部署的城镇化组合新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新一轮人口落户西部城市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需要解决。西部地区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直面挑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政策调整和落户政策保障等措施,为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绘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迅猛,国家紧密部署的城镇化组合新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新一轮人口落户西部城市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需要解决。西部地区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直面挑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政策调整和落户政策保障等措施,为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素姣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输煤大省。山西煤炭工业在我国能源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完善法律、科学规划、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山西煤炭工业向新型化、可持续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孝胜  
如何协调中国西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缓解资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以促进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西部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文章根据西部人口与生态环境现实状况以及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西部地区人口、生态、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枇杷木  徐智俊  
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又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人类的永存来说,是急需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虽然两者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在“可持续性发展”这一口号下,人们正在摸索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发展”之口号只是一种理念的表达,由于这一理论没有系统的理论依据,所以,至今对它的摸索还只是停留在理念中,没有超越理念来研究和寻找每个问题的解决对策。有时,即使有一些临时性的对策,但是,因这些对策缺乏理论的依据,也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笔者在本文中,想对上述口号的理念进行分析,并使之理论化。笔者认为应该在建立宏观经济的长期发展结构的基础上,找出一套既可保护环境同时又可促进经济发展的理想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翊  
文章根据理论的着重点偏重经济或生态的倾向,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经济理论划分为三类,即相对偏重经济的环境要素论,强调生态限制前提的生约束性论,以及偏重生态的适度规模论,分析了各种理论的特点和不足,并介绍了适度规模论的思想来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左玉辉  
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通过对现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强调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以昆山为例,探索了PCB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和瑞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分析了循环经济内涵及其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干千  
中国餐饮业作为一个老行业、新产业,自“八五”以来,其增幅一直领先于消费品市场中的各行业。然而中国餐饮业总体上仍按照传统“单向线性”模式运营,其综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理论,餐饮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新动力,而且也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企业成本、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推进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