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3)
- 2023(17603)
- 2022(15137)
- 2021(14032)
- 2020(11797)
- 2019(26458)
- 2018(26409)
- 2017(50154)
- 2016(26976)
- 2015(30226)
- 2014(29881)
- 2013(29298)
- 2012(26806)
- 2011(24554)
- 2010(24778)
- 2009(23410)
- 2008(22434)
- 2007(19949)
- 2006(17841)
- 2005(15888)
- 学科
- 济(119191)
- 经济(119052)
- 管理(87233)
- 业(77327)
- 企(66603)
- 企业(66603)
- 方法(46053)
- 数学(39100)
- 数学方法(38646)
- 中国(30003)
- 财(28483)
- 农(27759)
- 业经(26479)
- 地方(26085)
- 学(24745)
- 制(24046)
- 技术(21023)
- 理论(19305)
- 和(18631)
- 农业(18548)
- 环境(18224)
- 贸(18014)
- 贸易(17997)
- 银(17893)
- 银行(17850)
- 务(17395)
- 易(17390)
- 融(17323)
- 金融(17319)
- 财务(17318)
- 机构
- 大学(385297)
- 学院(384220)
- 济(158890)
- 经济(155452)
- 管理(151514)
- 研究(130460)
- 理学(130211)
- 理学院(128759)
- 管理学(126622)
- 管理学院(125899)
- 中国(97497)
- 京(81779)
- 科学(78751)
- 财(73948)
- 所(65013)
- 研究所(58785)
- 财经(58271)
- 中心(58239)
- 江(57401)
- 农(56456)
- 业大(53748)
- 经(52742)
- 北京(51855)
- 范(50624)
- 师范(50190)
- 经济学(48154)
- 院(47416)
- 州(46182)
- 农业(43792)
- 财经大学(43106)
- 基金
- 项目(257847)
- 科学(203323)
- 研究(191662)
- 基金(186354)
- 家(161226)
- 国家(159889)
- 科学基金(137932)
- 社会(121989)
- 社会科(115594)
- 社会科学(115566)
- 省(101110)
- 基金项目(98483)
- 自然(87773)
- 教育(87665)
- 自然科(85630)
- 自然科学(85614)
- 自然科学基金(84097)
- 划(84008)
- 编号(78246)
- 资助(75795)
- 成果(63865)
- 重点(57585)
- 部(56449)
- 创(56436)
- 发(55317)
- 课题(54009)
- 创新(52107)
- 国家社会(50132)
- 制(49710)
- 教育部(48912)
- 期刊
- 济(183992)
- 经济(183992)
- 研究(117529)
- 中国(78135)
- 管理(59656)
- 学报(57377)
- 财(57024)
- 科学(53886)
- 农(51580)
- 教育(44421)
- 大学(43599)
- 学学(40786)
- 农业(35447)
- 技术(34681)
- 融(33657)
- 金融(33657)
- 经济研究(29666)
- 财经(29214)
- 业经(28911)
- 经(25101)
- 问题(22798)
- 图书(20647)
- 技术经济(20070)
- 科技(19269)
- 业(18690)
- 理论(18351)
- 现代(17599)
- 商业(16873)
- 版(16604)
- 资源(16547)
共检索到579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杜健勋
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稀缺性理论产生并发展的,其思想可追溯至中国的远古时代,而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首先阐述并实践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经济发展形态,它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的明确指引与切实保障。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8月29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文章描绘了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保障下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图景,以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基点,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区域循环有序与微观消费的生态和谐。基于资源稀缺性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基础来探讨循环经济与资源稀缺性的互动关系模型,强调了边际收益与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许多非技术性难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加以破解。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循环经济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协调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循环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激励和引导人们作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降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塑造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秩序。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包括法律制度、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循环经济制度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制度创新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循环经济制度构建要着力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建设
1.创新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包括三个层次:(1)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2)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3)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2.创新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产权模糊一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林 陈书全
环境问题也是制度问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也是制度缺陷或制度供给不足产生的症结。因此,探寻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恶化的深层次根源,提出相应的环境改进策略,进行制度创新,是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共生的必然选择和惟一途径。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制度约束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英东
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依赖于制度重构和制度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制定与执行各项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与政策措施;进一步实施产权制度与价格制度改革,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制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设施。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转变观念,为发展循环经济创设思想基础;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及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瑜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内生与外源动力因素及其动力子要素,阐释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并通过创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创新的动力机制转换器模块,揭示驱动力作用下的循环经济创新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动力机制 资源型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霍咏梅 杨清臣 杨丽霞
与传统正规就业相比,灵活就业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政府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鉴于灵活就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我国需要重新设计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应该以多重思路构建灵活就业的政策体系,坚持就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政府要把扶持和激励结合起来,使灵活就业者既得到了政策实惠又不依赖政府。
关键词:
灵活就业 制度创新 经济转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问陶 邓可斌
文章构建了较为新颖的理论博弈模型,以研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创新是我国实施循环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制度创新过程中很可能遇到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政策及相关信息的高透明度、利益集团间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都是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落实的基础条件,而这些条件在我国尚有待进一步成熟。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创新 路径依赖 纳什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普查 李斌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面临的新环境,剖析传统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从价值流循环和产品生命周期两个角度入手,根据成本控制的要求,将两者结合,寻找出一条新的成本控制的路径,即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别设置若干价值流中心,并将价值流中心作为成本中心,借鉴作业成本法,对各阶段分别进行分析,优化增值作业,剔除非增值作业,从而对循环经济下企业成本进行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普查 李斌
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物质流和价值流采取循环周转的方式,对该类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损益计算产生较大影响,现行成本会计无法满足其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循环经济下企业物质流和价值流运动的特点,剖析了现行成本会计在循环经济环境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在借鉴目前国内外成本会计创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下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创新的目标和具体实施设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现行成本会计 物质流 价值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竹兰
中关村企业的创业者们在闯过第一次创业的艰险后,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产权制度创新。在创新实践中,他们根据企业自身的产权困扰,提出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创业者的人脑智慧是否该进入投资内涵,即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二是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财产是否具有可分性,分财产是不是私有化。本文拟对上述两个难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1.创业者的人脑智慧应该进入投资内涵,即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 第一,在工业经济日益以知识、技能为根基,并逐步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代,在创造企业财富的基本要素中,以人脑智慧为特征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闵维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来生 李占芳 孙磊
循环经济概念下的资源稀缺已由传统经济下的含义扩展为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稀缺。从资源稀缺的角度出发,在定义了资源稀缺度的基础上探讨并构建了企业适应力模型,得出企业只有进行循环经济创新才能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生存和发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的战略行为模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稀缺度 企业适应力 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智胜 孟召博
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其价格的合理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然而,当前矿产资源价格机制存在很多缺陷,导致价格与市场严重脱节,且与再利用资源比价不合理,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价格制度障碍。建议通过政府的调节、健全市场化的资源定价机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制度创新,促使价格能真实地反映资源市场的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造成的生态环境负外部性成本,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价格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