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4)
2023(16116)
2022(13903)
2021(12823)
2020(10675)
2019(24072)
2018(24133)
2017(45992)
2016(24783)
2015(27642)
2014(27742)
2013(27494)
2012(25463)
2011(23214)
2010(23553)
2009(21898)
2008(20965)
2007(18430)
2006(16588)
2005(14915)
作者
(72203)
(59752)
(59470)
(56486)
(38119)
(28499)
(26959)
(23417)
(22713)
(21465)
(20263)
(20212)
(19036)
(19010)
(18380)
(18328)
(17699)
(17356)
(17086)
(16968)
(15042)
(14759)
(14403)
(13764)
(13504)
(13274)
(13262)
(13151)
(12131)
(11691)
学科
(119906)
经济(119800)
管理(68732)
(65004)
(53002)
企业(53002)
方法(43998)
数学(37222)
数学方法(36849)
中国(31566)
地方(30406)
(29070)
业经(26499)
(24119)
(22462)
农业(19750)
(18863)
(18564)
贸易(18551)
地方经济(17938)
理论(17845)
(17834)
环境(17379)
(17319)
技术(16739)
(16659)
(16633)
金融(16631)
银行(16619)
(16050)
机构
学院(355664)
大学(355103)
(149459)
经济(146259)
管理(138024)
研究(125574)
理学(118262)
理学院(116927)
管理学(115010)
管理学院(114386)
中国(93028)
(76717)
科学(76195)
(65606)
(63519)
研究所(57478)
中心(55410)
(55109)
(53209)
财经(51940)
业大(50456)
北京(49253)
(48952)
师范(48517)
(46991)
(45395)
经济学(44975)
(43395)
农业(42708)
经济学院(40080)
基金
项目(235897)
科学(185319)
研究(176098)
基金(168785)
(145908)
国家(144659)
科学基金(124021)
社会(110962)
社会科(105157)
社会科学(105131)
(93156)
基金项目(89296)
教育(80185)
自然(78392)
(77610)
自然科(76505)
自然科学(76491)
自然科学基金(75106)
编号(72644)
资助(69310)
成果(59314)
(54812)
重点(52909)
(51269)
课题(50657)
(49108)
创新(45727)
国家社会(45086)
项目编号(44522)
发展(44353)
期刊
(176739)
经济(176739)
研究(111460)
中国(71587)
管理(53224)
学报(52277)
(51168)
科学(49944)
(47973)
教育(42711)
大学(39583)
学学(37006)
农业(35721)
技术(32346)
(32069)
金融(32069)
业经(29149)
经济研究(28722)
财经(25423)
问题(22379)
(21950)
图书(19465)
技术经济(18832)
(18160)
商业(17030)
理论(17028)
科技(16997)
现代(16822)
(16143)
世界(15766)
共检索到541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传皎  李江  
产业集聚发展是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能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产业的集聚也在大量消耗资源并排放废物。产业集群和生物群有很大相似性,都是弱小的个体以群聚方式生存并形成强大生存能力,二者在资源利用方面都存在向资源循环利用演化的趋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在产业链规模、信息交流等方面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有先天的优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可以通过对产业群结构的适当改造,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唐浩阳  秦鹏  
本文在提出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所遇到的两个主要矛盾的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原理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念和生产力优先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 ,并用动态规划模型予以描述 ,提出了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蒋云霞  肖华茂  
面对中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在分析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础上,探索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如何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产业集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晖  邝国良  齐昌玮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优化升级的挑战和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的制约。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珠三角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左玉辉  
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通过对现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强调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以昆山为例,探索了PCB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晓丽  王修智  
以开阳磷煤化工产业为对象,运用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系统方法,针对磷矿资源产业"开采—加工—消费—排放"现状,提出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建立磷煤化工生态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实施产业跨越升级;加强磷煤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制定鼓励企业主动利用和治理"三废"的优惠政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亮  祁煜智  何伟军  吴霞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关键途径。本文构建了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一级指标,消除贫困、消除饥饿等17个SDGs二级指标和63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麻雀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和模糊逻辑模型分别对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发展水平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索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从维度评价结果来看,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情况不一,创新、绿色、共享、协调、开放发展水平分别提升26.51%、30.37%、18.6%、17.86%、3.00%。(2)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根据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可将不同省市划分为三个梯队:60—80分为第一梯队,分别是上海、江苏和浙江;40—60分为第二梯队,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和四川等地;20—40分为第三梯队,分别是云南和贵州。(3)从空间关联特征来看,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空间依赖和空间联系,但空间关联存在不稳定性,波动较大,具体表现为高—高集聚区数量减少,集中分布在下游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低—高集聚区处于动态变化中,分布在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低—低集聚区数量保持稳定,分布在上游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玉林  陈洪  
实施林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林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林业循环经济的几种操作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振宏  齐振彪  
该文论述了循环经济及其特征,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并从生产、产业、技术、经济、法规等五大体系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超  
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已经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的根本保证,改变现行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林业循环经济体系,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嗣毅  郝冰  
循环经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环保—可持续发展作用的发挥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循环经济发展的效果。从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来看,科技、物流系统充分发展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使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出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华山  孙瑞博  
以FDI驱动型产业集群为分析对象,将其演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然后以东莞ITC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分析了FDI对产业集群演化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加强FDI对产业集群演化的促进作用,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镝  邹珊刚  
佛山经济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在产业结构、产业地区布局和经济规模上也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集群。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对制约佛山集群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佛山集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产业集群发展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并带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东莞IT产业集群发展为例 ,指出提高集群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增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培育产业集群文化乃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之良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