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8)
2023(14167)
2022(12254)
2021(11296)
2020(9244)
2019(21187)
2018(21281)
2017(40782)
2016(21903)
2015(24695)
2014(24904)
2013(24828)
2012(23208)
2011(21245)
2010(21474)
2009(19720)
2008(18989)
2007(16694)
2006(15071)
2005(13623)
作者
(65205)
(54062)
(53751)
(51051)
(34620)
(25853)
(24363)
(21292)
(20651)
(19413)
(18414)
(18386)
(17324)
(17299)
(16646)
(16579)
(16004)
(15645)
(15403)
(15364)
(13646)
(13398)
(12980)
(12436)
(12171)
(12054)
(12024)
(11855)
(11002)
(10569)
学科
(109877)
经济(109779)
管理(61485)
(57870)
(46682)
企业(46682)
方法(40212)
数学(34349)
数学方法(34026)
中国(28877)
地方(28444)
(25833)
业经(23352)
(22191)
(20182)
农业(17861)
地方经济(16801)
(16631)
(16484)
贸易(16471)
环境(16370)
(15823)
(15753)
(15396)
金融(15395)
理论(15387)
(15276)
银行(15237)
(14734)
技术(14672)
机构
大学(320347)
学院(319349)
(135495)
经济(132604)
管理(125414)
研究(114362)
理学(107449)
理学院(106222)
管理学(104585)
管理学院(104017)
中国(84859)
(69640)
科学(69495)
(59317)
(58114)
研究所(52658)
中心(50205)
(50096)
(47270)
财经(47007)
业大(45702)
北京(44975)
(43628)
师范(43243)
(42576)
(41302)
经济学(40661)
农业(38766)
(38693)
经济学院(36198)
基金
项目(212242)
科学(166527)
研究(157463)
基金(152425)
(132060)
国家(130915)
科学基金(112053)
社会(99200)
社会科(93991)
社会科学(93964)
(83134)
基金项目(80998)
自然(71351)
教育(71069)
自然科(69625)
自然科学(69613)
(69448)
自然科学基金(68347)
编号(64447)
资助(62803)
成果(52616)
(49580)
重点(47323)
(46305)
课题(44832)
(43688)
创新(40698)
国家社会(40370)
发展(40041)
教育部(39748)
期刊
(160351)
经济(160351)
研究(101507)
中国(63957)
管理(48167)
学报(47839)
(46300)
科学(45640)
(42669)
教育(36575)
大学(36190)
学学(33929)
农业(32442)
(29460)
金融(29460)
技术(28900)
经济研究(25961)
业经(25546)
财经(23204)
问题(20329)
(19872)
图书(17459)
技术经济(17227)
(16301)
理论(15977)
科技(15322)
现代(15154)
商业(14858)
世界(14457)
实践(14392)
共检索到48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嗣毅  郝冰  
循环经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环保—可持续发展作用的发挥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循环经济发展的效果。从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来看,科技、物流系统充分发展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使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出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左玉辉  
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通过对现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强调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以昆山为例,探索了PCB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玉林  陈洪  
实施林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林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林业循环经济的几种操作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振宏  齐振彪  
该文论述了循环经济及其特征,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并从生产、产业、技术、经济、法规等五大体系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传皎  李江  
产业集聚发展是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能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产业的集聚也在大量消耗资源并排放废物。产业集群和生物群有很大相似性,都是弱小的个体以群聚方式生存并形成强大生存能力,二者在资源利用方面都存在向资源循环利用演化的趋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在产业链规模、信息交流等方面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有先天的优势,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可以通过对产业群结构的适当改造,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超  
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已经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的根本保证,改变现行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林业循环经济体系,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晓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也已越来越突出,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很难再使浙江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晓丽  王修智  
以开阳磷煤化工产业为对象,运用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系统方法,针对磷矿资源产业"开采—加工—消费—排放"现状,提出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建立磷煤化工生态示范基地,依托基地实施产业跨越升级;加强磷煤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制定鼓励企业主动利用和治理"三废"的优惠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小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形势直接影响了我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体制对资源过度需求,极大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最佳经济模式。本文理性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青  梁钰  
一、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系统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从而能够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运林  傅晓华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内核 ,以环境生产为前提 ,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伟根  刘萱芝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1995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评价体系中的13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各指标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并提炼出3个主要影响因子。在计算出主要影响因子的综合值之后,得出了基本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