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3)
- 2023(11009)
- 2022(9110)
- 2021(8350)
- 2020(6997)
- 2019(15943)
- 2018(15714)
- 2017(30846)
- 2016(16484)
- 2015(18513)
- 2014(18421)
- 2013(18226)
- 2012(17151)
- 2011(15834)
- 2010(16368)
- 2009(15172)
- 2008(14727)
- 2007(13172)
- 2006(11979)
- 2005(10942)
- 学科
- 济(94741)
- 经济(94669)
- 管理(43894)
- 业(40440)
- 方法(34827)
- 企(33465)
- 企业(33465)
- 数学(30928)
- 数学方法(30366)
- 地方(23556)
- 中国(19682)
- 农(19189)
- 业经(18522)
- 学(18281)
- 地方经济(15626)
- 财(15200)
- 制(14519)
- 产业(13071)
- 农业(12583)
- 贸(12029)
- 贸易(12021)
- 体(11969)
- 环境(11770)
- 理论(11730)
- 融(11605)
- 金融(11603)
- 易(11518)
- 和(11158)
- 银(10437)
- 银行(10402)
- 机构
- 学院(245601)
- 大学(244705)
- 济(111226)
- 经济(109098)
- 研究(90894)
- 管理(90778)
- 理学(77780)
- 理学院(76861)
- 管理学(75283)
- 管理学院(74844)
- 中国(67759)
- 科学(55105)
- 京(52393)
- 财(47299)
- 所(46723)
- 研究所(42451)
- 农(40926)
- 中心(39634)
- 财经(37405)
- 江(37076)
- 业大(35744)
- 经济学(35339)
- 经(33784)
- 北京(33530)
- 院(33042)
- 农业(32033)
- 经济学院(31391)
- 范(31226)
- 师范(30833)
- 州(29348)
- 基金
- 项目(161031)
- 科学(126270)
- 基金(116466)
- 研究(114386)
- 家(103147)
- 国家(102402)
- 科学基金(86483)
- 社会(74025)
- 社会科(70325)
- 社会科学(70303)
- 省(63156)
- 基金项目(60021)
- 自然(55701)
- 自然科(54311)
- 自然科学(54293)
- 自然科学基金(53274)
- 划(53181)
- 教育(51781)
- 资助(49604)
- 编号(44182)
- 重点(37287)
- 发(37145)
- 成果(35728)
- 部(35010)
- 创(33078)
- 课题(32072)
- 创新(31154)
- 国家社会(31071)
- 科研(30201)
- 教育部(29729)
- 期刊
- 济(130691)
- 经济(130691)
- 研究(75627)
- 中国(48733)
- 学报(38793)
- 农(37666)
- 管理(37361)
- 科学(37097)
- 财(35189)
- 大学(29722)
- 学学(28392)
- 农业(25738)
- 技术(23123)
- 教育(22918)
- 经济研究(22510)
- 融(21532)
- 金融(21532)
- 财经(19366)
- 业经(19046)
- 经(17006)
- 问题(16581)
- 统计(14887)
- 技术经济(14426)
- 业(14292)
- 策(13189)
- 世界(12808)
- 贸(12353)
- 决策(11989)
- 现代(11413)
- 商业(11409)
共检索到376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建华
煤炭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对煤矿区实施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模式在德国煤矿区的成功运用以及对我省的启示。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煤矿区治理 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留科,常江,吴次芳,Klaus Borchard
采矿业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对生态永久性的破坏。德国的成功经验证明,通过合理的整治和复垦规划,这种损害是可以恢复的。文章对德国矿区景观生态重建/土地复垦的历史变迁、实施手段、理论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中国进行矿区景观生态重建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进一步健全法制、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国矿区生态重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煤矿区域 景观生态重建 土地复垦 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晓蓉 白中科 贺振伟
为探讨煤炭型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本研究以平朔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产业结构框架组成关系、矿区传统土地复垦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与演替规律分析,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地与产业转型的机制与模式。研究表明:我国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目标导向机制应从"二元主导机制"过渡到"多元并存主导机制",最终实现"多方合作主导机制";平朔矿区产业框架应由粗放型、外延式向精益型、内涵式转变;依产业链不同,平朔矿区产业转型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黑色工业产业链:煤炭开采-煤矸石-电-硅铝-建材工业,可实现矿区资源、能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发军 文春波 耿峰 宋立生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
新建煤矿区 循环经济 新郑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正富 张国良
根据近年来土地复垦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实践的经验和特点,对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最后对新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煤矿开采,土地复垦,新技术,方法
[期刊] 预测
[作者]
宁云才 张丽华
1 问题的提出煤矿矿区职工人数和效率是反映矿区生产发展、工资增长和需要、进行生活福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制定矿区发展规划时,要对矿区原煤生产人员、全员效率、职工人数等进行动态预测。这里介绍一种预测煤矿矿区生产效率的SD方法。 2 系统动态学及其在煤矿中应用简介系统动态学或称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广泳 王数 安萍莉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集中分布区域的地质条件,找出影响整理模式选取的各种地质环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研究结论:地质条件是矿区选取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根本依据。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范围不断扩大,但对复杂地质环境区域,尤其是地质环境复杂的矿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还比较少,应加大对特殊地质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整理模式 地质条件 矿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佩枫 周德群 章玲 张慧明
西部是小煤矿富集区,尽管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等问题,但为合理利用资源,稳定西部地方煤炭市场供应,仍有必要保留适量的小煤矿,作为大中型煤矿的有益补充。但欲充分发挥西部小煤矿的作用,还需解决其现存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耦合民间资本和东部衰退矿区优势要素来改造西部小煤矿,实现缓解衰退矿区困境、增加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和西部小煤矿长期可持续开采的“三赢”局面。
关键词:
东部衰退矿区 民间资本 西部小煤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辉 汪应宏 卞正富
资源开采领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急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结合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生态公平、社会公平的思想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和补偿的内容构成。在开采沉陷预计和动态规划理论技术的支持下,提出基于补偿成本最小化的动态补偿思想,分析动态补偿的机理和准则。认为煤矿区生态补偿既包括对损毁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还应包括对因生态环境服务水平下降造成的居民的有形无形损失的赔偿,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生态功能恢复的时间滞后性和治理资金的时间成本。动态补偿的基本准则是煤矿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阶段多时点陆续补偿,使生态环境服务损失和补偿最小化。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动态补偿 机理 准则 煤矿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兴民
利用秩和检验方法,以陕西省彬长煤矿区为例,探讨了居民属性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居民自然环境感知、社会环境感知、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矿区居民的环境行为意愿较弱;不同属性的居民其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居民的自然环境感知对环境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社会环境感知对环境行为意愿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煤矿区居民 环境行为 意愿 感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兴民
煤矿区旅游因旅游活动是在进行采矿中或已停止采矿运作的煤矿区,使其既具有与其他类型旅游活动类似的共同基础,也兼具了其他类型旅游活动所欠缺的特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煤矿区旅游的资源基础;(2)矿区旅游在整体旅游资源体系中的特性,乃至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可扮演的角色;(3)矿区旅游空间规划;(4)煤矿区旅游的开发条件和方向(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5)煤矿区旅游的可开拓空间。
关键词:
煤矿区 工业旅游 平朔安太堡矿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玉霞 毛显强 杨居荣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 ,分别运用西方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唐山开滦煤矿的复垦农业模式的特征及其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并据此为该区域的土地复垦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建议。
关键词:
复垦 环境经济 可持续发展 农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启胜 王金满 时文婷
研究目的:探索大型露天煤矿区景观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为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SWAT模型、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18年,平朔矿区整体上的水土流失程度加深,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包括排土场在内的矿区中部。(2)景观各子流域的斑块密度、边缘面积比、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欧几里得最邻近距离整体上呈减小的趋势,平均斑块大小整体上呈增大趋势,连通度、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和回旋半径标准偏差变化较小。中部矿区和西部城区斑块变大,斑块空间分布更加集中且不均,破碎化程度变小。(3)所选景观指数能有效表达水土流失,其中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能力最强。研究结论:景观指数能有效表达水土流失,应合理规划,使景观格局向着抑制水土流失的方向发展,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兴民 刘戎 陈玲侠 贺飞
选择陕西省韩城矿区下属的下峪口矿和燎原矿为研究区域,通过45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探讨了居民环境污染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结论表明:环境污染感知的空间分异是客观存在的,居民点周围采矿活动强度大,污染企业多,消极感知强,积极感知弱,若居民点周围的企业能带来就业和经济收益,则居民的消极感知就会减弱。进一步分析了居民点周围的采矿活动强度及企业的污染程度、居民点对矿区经济发展的响应程度、自然背景和个体心理等因素对环境污染感知空间分异的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侯湖平 张绍良 闫艳 郭士永 顿德光 金玉洁
研究目的:探讨矿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以改善矿区景观格局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利用RS数据,采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标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87—2008年间,斑块连通度、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减低,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但耕地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最大,耕地的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水域用地的面积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斑块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采矿造成农地塌陷、地表积水、部分塌陷地被复垦为鱼塘用地等。为此,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措施,加大对矿区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