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7)
- 2023(14786)
- 2022(12862)
- 2021(11902)
- 2020(9951)
- 2019(22478)
- 2018(22635)
- 2017(43049)
- 2016(23107)
- 2015(25936)
- 2014(25517)
- 2013(25226)
- 2012(23420)
- 2011(21118)
- 2010(21177)
- 2009(19415)
- 2008(18473)
- 2007(16271)
- 2006(14428)
- 2005(12576)
- 学科
- 济(109405)
- 经济(109313)
- 管理(70180)
- 业(65737)
- 企(55520)
- 企业(55520)
- 方法(42359)
- 数学(36324)
- 数学方法(35961)
- 地方(25903)
- 中国(25580)
- 农(24919)
- 业经(23355)
- 技术(22698)
- 学(21817)
- 财(20907)
- 农业(17266)
- 理论(16684)
- 制(16285)
- 环境(15759)
- 和(15633)
- 贸(15548)
- 贸易(15534)
- 地方经济(15382)
- 易(14944)
- 技术管理(14134)
- 划(13661)
- 银(13522)
- 融(13491)
- 金融(13488)
- 机构
- 大学(327534)
- 学院(326444)
- 济(137891)
- 经济(134994)
- 管理(131629)
- 理学(113858)
- 理学院(112600)
- 管理学(110866)
- 研究(110806)
- 管理学院(110265)
- 中国(81189)
- 京(69815)
- 科学(67236)
- 财(58732)
- 所(54627)
- 研究所(49647)
- 中心(49531)
- 江(47838)
- 财经(47329)
- 农(47274)
- 业大(46548)
- 北京(44286)
- 范(43586)
- 师范(43250)
- 经(42919)
- 经济学(41453)
- 院(40511)
- 州(38897)
- 经济学院(37044)
- 农业(36635)
- 基金
- 项目(222818)
- 科学(175965)
- 研究(166243)
- 基金(160729)
- 家(138716)
- 国家(137549)
- 科学基金(119185)
- 社会(105551)
- 社会科(100022)
- 社会科学(99994)
- 省(87813)
- 基金项目(86120)
- 自然(75950)
- 教育(75436)
- 自然科(74155)
- 自然科学(74142)
- 自然科学基金(72830)
- 划(72705)
- 编号(67712)
- 资助(64801)
- 成果(54246)
- 创(49965)
- 重点(49389)
- 发(48634)
- 部(48517)
- 课题(46597)
- 创新(45948)
- 国家社会(43164)
- 教育部(41993)
- 大学(41766)
- 期刊
- 济(156921)
- 经济(156921)
- 研究(100091)
- 中国(63677)
- 管理(51022)
- 学报(46914)
- 科学(45640)
- 财(43887)
- 农(42457)
- 教育(37931)
- 大学(35895)
- 学学(33569)
- 技术(32153)
- 农业(29832)
- 融(25694)
- 金融(25694)
- 经济研究(25400)
- 业经(24327)
- 财经(23263)
- 经(20056)
- 问题(19852)
- 技术经济(19044)
- 科技(18056)
- 图书(17954)
- 业(15885)
- 理论(15715)
- 现代(15396)
- 坛(14416)
- 论坛(14416)
- 商业(14206)
共检索到48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玖河 郑海明 安军玲
本文以曹妃甸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实现循环经济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应用,并探索了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路径,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曹妃甸工业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泽华 苗泽伟 薛永基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要途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政府与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在21世纪,曹妃甸作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产业链合、促进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循环经济模式给人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曹妃甸 循环经济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越杰 陈磊 周树恂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属于全新规划的资源型重工业为主导的临港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承担着探索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创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的重任。文章从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出发,分析了构建曹妃甸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同时,根据现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属于命令-控制式手段,缺少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型手段的特点,从市场、财政、技术、法律、标准化等角度提出了有利于循环经济运行的运行模型,对国内循环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曹妃甸 循环经济 运行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韩金海
文章论述了循环经济模式对曹妃甸实现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曹妃甸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优势和意义,以期为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曹妃甸 循环经济 示范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广明 罗松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符栋良 杨忠直
生态工业园区是企业产业链的特殊形式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对近年来企业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以及生态园区的相关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为分析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互影响,揭示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体系之间的匹配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解决当前我国产业链中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难题阐明了解决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景琦
工业园区在存量规划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的空间治理难题。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治理,基于存量规划形塑了工业园区的新空间格局,进而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上虞区虽然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但政府面对工业园区存量规划空间内细碎化的产权,却面临着空间治权不足的困境;工业园区内的农民工多租住在镇区生活空间的违建房中,政府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直接瓦解了镇区内的房屋租赁市场,间接影响到了园区内企业的劳动雇佣关系,最终推动了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该模式为空间利用秩序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
关键词:
利益主体 多重空间属性 治理 空间联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咏飞 邹欣庆
根据曹妃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异常紧缺、降水量不足、主要依靠跨区域调水的特点,综合考虑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要素,选取水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并运用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理论,采用多目标规划技术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评价模型;结合按照各种发展模式设定的A,B,C,D四种情景,采用隶属度的方法分析计算了曹妃甸工业区2010,2020,2030年在A,B,C,D四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出A,B发展模式下曹妃甸工业区水资源准不可承载,C,D发展模式下可承载的模型预测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结合工业区实际情况,提出曹妃甸工业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多目标模型 曹妃甸工业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治学
生态工业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工业园区找到了有效的实现形式和抓手。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代表了21世纪全球进步的大趋势,其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成功实施的保障和手段。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除了具备一般技术创新的特征外,还与一般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不同。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了技术创新主体、客体、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组织和制度安排。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循环经济框架下技术创新的特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学军 万明 邓波
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园区商业经济,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有利于促进产业和城镇的有机互动,推动工业园区向综合城区的转型升级。然而,学者们对发展园区商业经济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园区商业经济发展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园区商业经济服务主体需求和内容为研究重点,构建园区商业经济的三阶段(即邻里级、社区级、新城级)发展模式。最后,以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9为例,探讨选择商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宇辉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和满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本文选择代表性城市的发展资料,在分析总结国际上通用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家平 孔令丞
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经济发展也力求在不断提高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向生态化的转化。但由于长期受线性技术范式的制约,加上近10年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又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工业的生态化对中国经济的生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剖析了产业生态化的循环层面,提出了工业园区生态化的升级目标、推进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业园区 产业生态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 郑玉雯 王迪
"一带一路"倡议使向西开放战略进入以内陆开放为趋势的深度推进阶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耗竭和生态消费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桎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决定了其在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产业共生和发展循环经济。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化建设思路是破解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中资源环境等多重制约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思想,以生态工业园区的热电转换过程为例,通过不确定性建模与优化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进行优化设计,解析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循环层面的实现方案,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推进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及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丽峰 李丹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模式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