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8)
- 2023(17824)
- 2022(15159)
- 2021(14010)
- 2020(11617)
- 2019(26204)
- 2018(26041)
- 2017(49436)
- 2016(26838)
- 2015(30091)
- 2014(29851)
- 2013(29821)
- 2012(27703)
- 2011(25327)
- 2010(25376)
- 2009(23320)
- 2008(22611)
- 2007(20331)
- 2006(18292)
- 2005(16026)
- 学科
- 济(125463)
- 经济(125336)
- 业(74750)
- 管理(72435)
- 企(52911)
- 企业(52911)
- 农(51703)
- 方法(47266)
- 数学(40951)
- 数学方法(40568)
- 农业(34290)
- 中国(30624)
- 业经(29682)
- 地方(28843)
- 学(27521)
- 财(24881)
- 制(21014)
- 贸(19533)
- 贸易(19522)
- 易(18904)
- 环境(17904)
- 和(16959)
- 发(16957)
- 理论(16832)
- 技术(16733)
- 银(16215)
- 银行(16143)
- 融(15917)
- 金融(15916)
- 体(15531)
- 机构
- 学院(390346)
- 大学(390164)
- 济(161432)
- 经济(158065)
- 管理(149772)
- 研究(139236)
- 理学(129772)
- 理学院(128278)
- 管理学(125960)
- 管理学院(125297)
- 中国(103196)
- 科学(88967)
- 农(87490)
- 京(83477)
- 所(71772)
- 财(68579)
- 业大(68552)
- 农业(68007)
- 研究所(65694)
- 中心(62930)
- 江(58419)
- 财经(54651)
- 北京(52352)
- 范(50761)
- 师范(50139)
- 经(49783)
- 院(49551)
- 经济学(47876)
- 州(46501)
- 省(44627)
- 基金
- 项目(268477)
- 科学(208856)
- 基金(193389)
- 研究(191545)
- 家(171612)
- 国家(170122)
- 科学基金(143761)
- 社会(121104)
- 社会科(114296)
- 社会科学(114260)
- 省(106188)
- 基金项目(103075)
- 自然(94289)
- 自然科(91995)
- 自然科学(91968)
- 自然科学基金(90326)
- 划(88799)
- 教育(85778)
- 资助(78384)
- 编号(77479)
- 成果(61944)
- 重点(60404)
- 发(59018)
- 部(58147)
- 创(55408)
- 课题(53418)
- 创新(51730)
- 科研(51340)
- 计划(49879)
- 国家社会(49809)
- 期刊
- 济(187785)
- 经济(187785)
- 研究(114338)
- 农(86805)
- 中国(78658)
- 学报(71976)
- 科学(63426)
- 农业(58870)
- 大学(54021)
- 管理(52719)
- 学学(51339)
- 财(49164)
- 教育(39370)
- 融(34715)
- 金融(34715)
- 业经(33841)
- 技术(32707)
- 经济研究(28880)
- 业(28149)
- 财经(26734)
- 问题(24973)
- 经(22986)
- 版(21514)
- 业大(20641)
- 科技(20047)
- 技术经济(19947)
- 图书(19373)
- 世界(18849)
- 理论(17538)
- 现代(17452)
共检索到582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平 曾永明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型经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看似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在对两者进行内涵、目标、内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节减集约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保护,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因此,文章提出"新农村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新模式,该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发展可持续、农村旧貌换新颜、较好地解决"三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闫希辉 张好治
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的内涵,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种模式,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新农村建设 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万选 朱桂香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的形式呈多样化,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法律政策引导、经济利益驱动、连贯机制创新等方面着手,因地制宜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延中 冯立果 崔红志 刘湘丽 靳世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致力于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的一项战略举措。它的实施给农村卫生事业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现有农村卫生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也有重大促进作用。详细论述了农村卫生事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卫生事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洪刚 杨伟坤 卢秀茹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全面分析了县域经济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发展县域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 地位 作用 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祚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因此,我国必须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基础设施与其它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的生产与农村的市场交易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分工与生产专业化,增加农民的收入,促使高素质的农民留在农村,增强农业经济组织的自生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逆向淘汰 财政补贴 自生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刘硕
"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评价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总结"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先进经验进而研究"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新谱
高校是优秀人才荟萃的殿堂和理论、文化传播的圣地,高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着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应充分发挥科技驱动、教育引导、民主先锋、理论先导等方面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和理论保障,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关键词:
高校 新农村 智力支撑 理论保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和农产品交易效率提升机制以及相应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迁移和就业方面的歧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一定会随之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从另一面表明,在二元结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下,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间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也难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各种制度和障碍确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江琳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村的繁荣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劳动力素质问题则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如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城乡发展较为协调的省份。浙江农村居民相对富有,再加上重视教育的传统,农村对于教育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而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里,这就使得自学考试成为满足农村教育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力手段。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蓉
本文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艳
农村民营经济在资金供给、推动区域内生增长、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等均具有重大价值性。为此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民间内在发展能量,促使一大批农村新生民营企业产生和发展;农村民营企业要致力于把自身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积极谋求生存及发展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强资本实力和竞争能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民营经济 作用 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忠潮 尹满萍 李霞 余刚
新农村应该是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强、积极采用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广大农村居民共同来管理和保护环境,形成环保责任制的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倡导环保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需要。新农村建设中会涉及战略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环评等。
关键词:
新农村 环境影响评价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永华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循环农业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为题,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了青岛市目前存在的四种主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青岛市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新农村 循环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