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7)
- 2023(15677)
- 2022(13457)
- 2021(12234)
- 2020(10429)
- 2019(23849)
- 2018(23741)
- 2017(45249)
- 2016(24935)
- 2015(28520)
- 2014(28893)
- 2013(28653)
- 2012(27378)
- 2011(25126)
- 2010(25455)
- 2009(23704)
- 2008(23404)
- 2007(21314)
- 2006(18854)
- 2005(17183)
- 学科
- 济(122863)
- 经济(122737)
- 管理(66817)
- 业(63234)
- 企(48913)
- 企业(48913)
- 方法(47496)
- 数学(41851)
- 数学方法(41478)
- 中国(32788)
- 地方(32194)
- 农(31998)
- 财(26101)
- 业经(24703)
- 学(24644)
- 农业(21640)
- 制(21351)
- 贸(19185)
- 贸易(19173)
- 融(18460)
- 金融(18452)
- 易(18394)
- 银(18171)
- 银行(18131)
- 地方经济(17646)
- 行(17443)
- 环境(17258)
- 和(16816)
- 理论(16557)
- 发(15315)
- 机构
- 学院(364118)
- 大学(362812)
- 济(154027)
- 经济(150595)
- 管理(133241)
- 研究(132302)
- 理学(112681)
- 理学院(111304)
- 管理学(109443)
- 管理学院(108763)
- 中国(99961)
- 科学(81195)
- 京(78628)
- 财(70738)
- 所(69023)
- 农(66563)
- 研究所(62243)
- 中心(60589)
- 江(58466)
- 财经(54931)
- 业大(54435)
- 农业(52093)
- 范(50296)
- 北京(50012)
- 师范(49760)
- 经(49488)
- 院(47467)
- 经济学(47352)
- 州(46445)
- 省(43112)
- 基金
- 项目(233808)
- 科学(181707)
- 研究(171923)
- 基金(165036)
- 家(143842)
- 国家(142553)
- 科学基金(120247)
- 社会(107459)
- 社会科(101650)
- 社会科学(101619)
- 省(94904)
- 基金项目(87148)
- 教育(79355)
- 划(78663)
- 自然(75809)
- 自然科(73969)
- 自然科学(73943)
- 自然科学基金(72576)
- 编号(70948)
- 资助(68355)
- 成果(58915)
- 发(55234)
- 重点(53194)
- 部(51334)
- 课题(50891)
- 创(47722)
- 创新(44735)
- 发展(44282)
- 科研(44229)
- 国家社会(43652)
- 期刊
- 济(183099)
- 经济(183099)
- 研究(112597)
- 中国(80491)
- 农(61158)
- 学报(58667)
- 财(55560)
- 科学(52478)
- 管理(48306)
- 大学(43424)
- 教育(42718)
- 农业(41266)
- 学学(40697)
- 融(36846)
- 金融(36846)
- 技术(33665)
- 业经(29441)
- 经济研究(29354)
- 财经(27947)
- 经(24176)
- 问题(24091)
- 业(22400)
- 技术经济(19404)
- 统计(18559)
- 贸(18538)
- 图书(18282)
- 版(17210)
- 资源(17065)
- 世界(17019)
- 商业(16926)
共检索到570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凯 陈润羊
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0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甘肃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处于较高水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数处于中间水平,且二者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较低,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相对有限,但是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关键词:
甘肃省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杨明基
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体系 制约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永昕 李体康
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李璐璐 王晨
本文回顾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设计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总体框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目标是获得一个具有可比性、敏感性、综合性等特点的综合指数;在评价思路,以“活动—压力—反应—绩效”为分析框架,描述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确定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方法等进行探讨。根据本文设计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框架与思路,对江苏省循环经济进行了描述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经有明显的阶段性;对分项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方法 实证研究 江苏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岳立 高新才 张钦智
通过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定性描述,构建了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搜集2008年甘肃省及全国的相关各指标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全国及甘肃省、东中西部的资源系统指数、环境系统指数、经济社会系统指数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虽然甘肃省循环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依旧比较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熵值法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仕华
在吸收和借鉴有关低碳经济社会和低碳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构建评价体系的要求,从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动态发展等几方面建立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低碳区、次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等四个层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星星
互联网经济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经济现象,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东、中、西部8省份无量纲化标准统一后的原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从网络基础水平、整合发展能力、新生经济效益和协调创新潜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江浙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成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领航者。8省份互联网经济发展综合测定结果与实际高度吻合,验证了东、中、西部8省份指标体系符合原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熵值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波 严立冬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考察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找出设计指标体系的逻辑思路,同时结合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测性与可比性、完备性与简明性、效率与效益性原则,构建出符合循环经济特定内涵和实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源 杨小鹏 陈翔舜 李玉霖 曲浩 彭雯
荒漠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土壤退化过程,严重威胁区域内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因此,针对甘肃省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现状,结合现有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条件,提出了荒漠化监测的重要前提,并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入手,设计了科学有效的监测指标体系,其中科学技术体系描述了荒漠化监测所需的信息要素和生态地理指标;社会经济体系主要评价了影响荒漠化过程的人为因素。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永明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区域融资成本的高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潜力巨大。基于庆阳市实际情况,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融资成本指标权重,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全市12项融资成本指标进行测度,构建出融资成本指标体系。然后将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利率数据代入,测算出2016年庆阳市综合融资成本指数为7.43%,与市场资金价格较为吻合,也证明了测算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延伸测算得出结论:从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庆阳市融资成本在不断降低,各机构间利率水平呈阶梯分布。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创新庆阳市融资模式、完善定价机制、编制融资指数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成本指数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庆阳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波 黄贤金
以“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了自上而下的树型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三层指标体系),并形成了理论指标体系和操作指标体系,分别面向推广应用的理论研究和规划管理。据此,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循环经济规划进行预评价,分析发现:随着循环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南通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将不断提升,但是其提升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是:2002-2007年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与改造,因而仍处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状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污染减量排放和资源减量化;2008-2010年是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轨的阶段,此阶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减排和治理;2011...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文广 时保国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甘肃省和全国一样,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东部地区比较,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发展水平低、竞争力弱,影响了甘肃全省发展的进度和速度。为了说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受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并检验各个因素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方法,运用双对数线性模型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影响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难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元 刘国平
甘肃省长期以资源消耗来带动经济增长,使得甘肃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甘肃一直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循环经济评价是对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的评价,也是循环经济改进的重要依据,基于"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的原则,从资源效率、污染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理想点法及OWA算子多属性组合赋权法对2003—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甘肃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苏英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加大了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以创新的绿色金融模式来替代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甘肃陇南为例,对绿色金融支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目前现状,阐述绿色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陇南市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晓鸿 程贵
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运用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即经济金融化程度、证券经济化程度、保险经济化程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甘肃经济金融化程度指标C/GDP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金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问题;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有不显著的作用;保险业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甘肃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