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9)
- 2023(8639)
- 2022(7233)
- 2021(6410)
- 2020(5062)
- 2019(11285)
- 2018(11023)
- 2017(20876)
- 2016(11014)
- 2015(12188)
- 2014(12196)
- 2013(12167)
- 2012(12093)
- 2011(11394)
- 2010(11815)
- 2009(11047)
- 2008(10569)
- 2007(9660)
- 2006(9026)
- 2005(8632)
- 学科
- 济(72738)
- 经济(72681)
- 管理(29381)
- 业(24735)
- 地方(24370)
- 中国(20619)
- 企(17574)
- 企业(17574)
- 方法(17111)
- 农(15695)
- 地方经济(15461)
- 业经(14755)
- 数学(14652)
- 数学方法(14587)
- 学(12401)
- 发(11259)
- 农业(11199)
- 财(11090)
- 融(10960)
- 金融(10960)
- 环境(10310)
- 制(10259)
- 银(10102)
- 银行(10091)
- 行(9967)
- 贸(8854)
- 贸易(8844)
- 易(8377)
- 产业(8290)
- 发展(8220)
- 机构
- 学院(167468)
- 大学(165721)
- 济(81904)
- 经济(80356)
- 研究(67991)
- 管理(58938)
- 中国(51462)
- 理学(48618)
- 理学院(47979)
- 管理学(47451)
- 管理学院(47111)
- 科学(38304)
- 财(36860)
- 京(36540)
- 所(35010)
- 研究所(31134)
- 中心(29285)
- 财经(27645)
- 江(26939)
- 经济学(26414)
- 农(26249)
- 经(24909)
- 北京(24125)
- 院(24120)
- 范(23630)
- 师范(23414)
- 经济学院(23299)
- 州(21503)
- 科学院(20833)
- 业大(20674)
- 基金
- 项目(100562)
- 科学(79379)
- 研究(76959)
- 基金(71618)
- 家(61596)
- 国家(61045)
- 科学基金(51484)
- 社会(51290)
- 社会科(48656)
- 社会科学(48646)
- 省(39695)
- 基金项目(36706)
- 教育(33202)
- 划(32814)
- 编号(30502)
- 发(29354)
- 自然(29192)
- 资助(28884)
- 自然科(28438)
- 自然科学(28434)
- 自然科学基金(27913)
- 成果(25816)
- 发展(24363)
- 展(23974)
- 重点(23225)
- 课题(22683)
- 部(21864)
- 国家社会(21767)
- 创(20471)
- 性(19350)
共检索到284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蕊 庄士成
循环经济是21世纪人类经济行为的重大转变,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推行新的经济模式,既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也不能缺少政府的大力推动。公众参与对于循环经济十分重要,缺少公众参与,循环经济难以实施。但在循环经济尚未成为全社会共同理念,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政府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循环经济与公众参与的基本关系,说明公众参与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政府在循环经济中应发挥的功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公众参与 节约型社会 政府功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龙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体制机制。由于政府改革的滞后,这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制度约束。政府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双刃剑"的作用,能否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正向激励,关键还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的体制机制:科学定位政府经济管理的领域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推进大部制改革;科学地设计政府和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改革审批经济体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云燕
循环经济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宗旨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实质上,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单宝
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必要的政府政策以促进循环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以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可以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废弃物排放量减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废弃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成熟阶段,由此采取相应的政府政策。从构建循环经济生态系统出发,可以把循环经济分解为可操作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和生态社会三个层次,由此采取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府政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学芬 姚世斌 杨小杰
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必然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包括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而由于当前我国国情以及他们在循环经济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本文认为只有政府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探讨政府在实现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对于巩固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亚玲
国际经验表明,环境型非政府组织通过组织公民参与,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构建信息系统和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环境型非政府组织由于面临诸多约束条件,难于有效发挥作用。应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环境、拓展经费来源,不断提高环境型非政府组织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关键词:
环境型非政府组织 公民参与 循环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蕾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生产的非竞争性与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在城市循环经济多元主体管理框架中,城市政府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政府的行为决定并影响着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构筑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从而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
城市 循环经济 公共物品 政府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墨 朱坦
通过对我国"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循环经济仍然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结论,剖析了循环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循环经济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关键政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笪尚平,蔡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国福 唐炎钊
"经济内外双循环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为了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及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基本处于绝对脱钩状态;(2)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均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推动作用。(3)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对外开放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正向的交互影响;(4)地方政府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双循环驱动因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鸿 徐雯斐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探索出的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提供的条件。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资源 可持续发展 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茹 王红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翟娟 郭晴
立足现有研究,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论概念、特征和我国现状的综合研究,找出目前循环经济发展遇到的障碍,并得出了本阶段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结论,即政府应扮演好关键倡导者的角色,最后提出了基于研究结论和本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燕
本文分析了市场机制的内涵及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阐明了政府行为的根源、作用及其局限性,论证了政府行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意义,探索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市场机制 政府行为 有机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