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2)
2023(15121)
2022(13078)
2021(12056)
2020(9859)
2019(22624)
2018(22733)
2017(43399)
2016(23456)
2015(26325)
2014(26523)
2013(26441)
2012(24629)
2011(22598)
2010(22952)
2009(21116)
2008(20410)
2007(18008)
2006(16259)
2005(14746)
作者
(70044)
(58066)
(57690)
(54947)
(37105)
(27817)
(26174)
(22881)
(22227)
(20864)
(19827)
(19761)
(18686)
(18480)
(17891)
(17826)
(17195)
(16815)
(16612)
(16470)
(14604)
(14427)
(14012)
(13349)
(13116)
(12904)
(12900)
(12729)
(11830)
(11376)
学科
(115951)
经济(115839)
管理(66079)
(60219)
(48363)
企业(48363)
方法(42354)
数学(36248)
数学方法(35907)
中国(32132)
地方(30355)
(27117)
(24777)
业经(24159)
(21021)
环境(19593)
农业(18725)
(17436)
地方经济(17264)
(17158)
贸易(17145)
(16855)
(16422)
理论(16378)
(15987)
金融(15986)
(15922)
(15817)
银行(15772)
(15246)
机构
大学(343045)
学院(341675)
(143151)
经济(139945)
管理(132727)
研究(123748)
理学(113750)
理学院(112346)
管理学(110508)
管理学院(109899)
中国(90911)
科学(76193)
(75279)
(62993)
(62454)
研究所(57211)
(54126)
中心(54020)
(50665)
财经(49655)
业大(49395)
北京(48542)
(47565)
师范(47165)
(45098)
(44969)
经济学(43027)
农业(41833)
(41593)
师范大学(38329)
基金
项目(228623)
科学(179549)
研究(167802)
基金(164486)
(143084)
国家(141865)
科学基金(121331)
社会(106289)
社会科(100615)
社会科学(100588)
(89068)
基金项目(87818)
自然(77873)
自然科(75951)
自然科学(75936)
教育(75613)
(75009)
自然科学基金(74547)
编号(67921)
资助(67327)
成果(55252)
(52967)
重点(51210)
(49675)
课题(47676)
(46693)
创新(43531)
国家社会(43239)
科研(42770)
发展(42574)
期刊
(169675)
经济(169675)
研究(108039)
中国(68170)
学报(52190)
管理(50330)
科学(49940)
(49513)
(44656)
大学(39239)
教育(38172)
学学(36900)
农业(34512)
(30479)
金融(30479)
技术(29933)
经济研究(27114)
业经(26910)
财经(24448)
问题(22738)
(20973)
图书(17962)
技术经济(17930)
(17488)
科技(16529)
资源(16521)
现代(16507)
理论(16465)
商业(15777)
世界(15192)
共检索到52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传宁  
我国现在面临人口众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5人(世界平均数字是45个人),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特别在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面前,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循环经济就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即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生态工业学是一个由工程学、生态学和生物经济学交叉构成的科学技术的崭新领域。其思想的主旨是促使现代工业体系向高级生态系统的转换。转换战略的实施将包括四个方面:将废料作资源重新利用,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和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工业产品与经济活动的非物质化。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超  栾贻信  吕娜  
水健康循环与循环经济是人类面对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求解。水健康循环与循环经济发展是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具有互动与协同作用。水健康循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目标,而循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水健康循环的基本条件和主要途径,二者协同作用是复合系统有序演化的客观需求。水健康循环与循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健康演化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国亮  陈治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新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景婷  张兵  
循环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而言,以资源节约、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生态税收的支持。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涵义入手,分析了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然后总结了我国现行税制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的完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蕾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生产的非竞争性与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是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在城市循环经济多元主体管理框架中,城市政府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政府的行为决定并影响着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构筑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从而推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克英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保证城市生态安全和城市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渐次向高度化逼近,中国如何面对生态城市建设和加快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就此问题,笔者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为前提,从理论和实践两大层面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标准,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目前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透视,在此基础上对加快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途径及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宇  董锁成  王菲  王喆  张丽君  
本文概括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内涵,系统地总结了循环经济支撑的生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典型案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的融合,由生态中心城市、生态小城镇和生态社区(村庄)等三级生态城镇体系构成;建设内容包括企业—产业—区域—社会等四个层次循环,发展路径为安全之城—循环之城—便捷之城—绿色之城—创新之城—和谐之城等六个层面,各个层面有机联系,具有不同的重点建设领域,其中循环之城是核心与支撑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颖   陶晓燕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大原则下,高瞻远瞩探索出来的符合我国实际、顺应全球趋势的新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中华民族完成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既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纵向维度的改革与创新,也需要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主动参与。农业、农村、农民是直接决定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生态文明也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部分和环节。结合农村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瀛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党和政府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和指示。构建良好的天津金融生态也就成为实现并服务循环经济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职责,这也是当前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金融生态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终为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金融生态建设与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颖   陶晓燕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大原则下,高瞻远瞩探索出来的符合我国实际、顺应全球趋势的新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中华民族完成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既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纵向维度的改革与创新,也需要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主动参与。农业、农村、农民是直接决定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生态文明也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部分和环节。结合农村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峰  
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经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指明方向,提供政策上的指导。然而,纵观当前关于城市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大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评价是静态的,不能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跟踪,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卫红  张爱美  孙龙涛  刘佳  王阳阳  
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综合考虑资源枯竭型城市特征与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核心,运用"目的树"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5个子系统、28个指标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铜陵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进行循环经济试点6年以来,铜陵市循环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不同子系统间发展趋势有很大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丽君  隋映辉  
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受到严格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量实证研究,找出其发展共性和差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涵盖全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17个资源枯竭城市的39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和参照城市北京的22个原始指标数据,用功能互补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得到的8个因子代替原来的22个指标,进一步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对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了较为完整的评价,结果显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下一步,要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抓住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努力开创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一、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在过去工作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