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3)
- 2023(7441)
- 2022(6498)
- 2021(5661)
- 2020(4901)
- 2019(11401)
- 2018(11143)
- 2017(21915)
- 2016(11830)
- 2015(13676)
- 2014(14057)
- 2013(14277)
- 2012(13795)
- 2011(12845)
- 2010(13124)
- 2009(12437)
- 2008(12258)
- 2007(11352)
- 2006(9970)
- 2005(9127)
- 学科
- 济(77163)
- 经济(77113)
- 管理(33117)
- 业(29823)
- 方法(28932)
- 数学(26060)
- 数学方法(25898)
- 企(22789)
- 企业(22789)
- 地方(18579)
- 农(15576)
- 中国(15268)
- 学(14346)
- 财(13438)
- 地方经济(12936)
- 业经(12684)
- 农业(10590)
- 贸(10453)
- 贸易(10450)
- 环境(10323)
- 制(10274)
- 易(10029)
- 和(9504)
- 融(8925)
- 金融(8923)
- 银(8474)
- 银行(8454)
- 经济学(8292)
- 行(8079)
- 体(7774)
- 机构
- 大学(189142)
- 学院(188476)
- 济(91546)
- 经济(89824)
- 管理(69625)
- 研究(68199)
- 理学(59418)
- 理学院(58727)
- 管理学(57831)
- 管理学院(57470)
- 中国(50769)
- 科学(40275)
- 京(39250)
- 财(38760)
- 所(35628)
- 农(32417)
- 研究所(32253)
- 财经(30998)
- 中心(30554)
- 经济学(29978)
- 江(28840)
- 经(27887)
- 业大(27207)
- 经济学院(26861)
- 农业(25571)
- 北京(24995)
- 范(23716)
- 师范(23505)
- 院(23442)
- 财经大学(22635)
- 基金
- 项目(117553)
- 科学(91714)
- 研究(85265)
- 基金(85013)
- 家(73662)
- 国家(73082)
- 科学基金(61587)
- 社会(55546)
- 社会科(52674)
- 社会科学(52656)
- 省(45784)
- 基金项目(44793)
- 教育(38270)
- 划(38142)
- 自然(38074)
- 自然科(37128)
- 自然科学(37114)
- 自然科学基金(36445)
- 资助(35449)
- 编号(34065)
- 成果(27858)
- 发(27235)
- 重点(26738)
- 部(26510)
- 创(23623)
- 课题(23482)
- 国家社会(23235)
- 教育部(22616)
- 科研(22464)
- 发展(22326)
共检索到285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珺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的、不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高增长、高能耗、高环境问题,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指出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一定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更表明了我国当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决心。本文首先提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的相关概念及含义;再以重点行业中的电力、钢铁行业如何搞好能源资源节约和"三废"综合利用为例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要通过加快资源价格机制的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转变领导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认识等措施来达到...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继翔 刘方健
中国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节能减排,但节能减排会增加企业成本导致推行难度很大。文章分析了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经济学动因,并从博弈论视角解读节能减排能顺利实施的保障因子。文章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用市场机制引导转型、建立严厉的奖惩机制才是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根本关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群勇 李海燕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数字产业的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力量,为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带来了新的视角。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分别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指数,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数字经济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典型的“倒U”型关系,换言之,数字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阈值后才能实现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红利,并且这一效应也存在于高碳排放区、低碳排放区和东中部地区。此外,数字经济的两个不同维度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数字产业化的节能减排红利效应要先于产业数字化实现。进一步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和金融发展水平等途径间接影响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师博 单豪杰
本文借助面板协整技术考察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经济资本化视角经验分析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现实选择。研究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能源中性"假说均不成立;(2)地区间能源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各地区适宜制定差别化的节能减排目标;(3)为增长而挖掘和重估各项资源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本化模式不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能源产出弹性 经济资本化 节能减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陈岸 肖亚洲
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电量替换会引起电力市场中参与方的利益调整,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竞争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因此本文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提出了对减发电量机组和关停机组分开进行电量替换及经济补偿的方式。通过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改进发电权交易,在电量替换过程中充分利用剩余效用实现对前一类机组的补偿;并通过有剩余生产能力的发电机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来支付关停机组固定成本,实现对后一类机组的补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鹏
文章运用价格效应、展望理论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燃油税节能减排的机理,讨论了累进税率与固定税率对节能减排的影响,认为累进税率虽然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更大,但是恰当的税率是关键,否则会刺激汽车拥有量,带来相反的效果。
关键词:
燃油税 节能减排 经济学分析 展望理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梁伟 朱孔来 姜巍
文章从地方税视角,以单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社会核算矩阵,利用GAMS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24部门的CGE模型,研究了环境税不同的征税环节和税率对区域节能减排效果及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两种征税方式和模拟的三档税率下,征收环境税对能源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但也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单纯地征收环境税很难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2)在两种征税方式下,随着环境税税率的提高,地区产品"总调入"和"总调出"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且"总调入"的变化幅度大于"总调出",但"出口"逐步增加,而"省际调出"则趋于减少;(3)"消费性环境税"比"生产性环境税"的节能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内在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九方面内在增长动力和压力。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研究了经济高速增长下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针对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实践的新变化提出了四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节能减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鹏
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战略课题。本文旨在从四个宏观方面分析解释当下我国为什么非常重视节能减排,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往的粗放式增长的危害,认为我国人均能资源拥有量太低的事实无法支撑粗放式增长,并以经验和事实分析为基础,指出依靠能源和资源进口风险大、靠不住,最后力推综合优势理论,强调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第一生产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公维凤
本文建立了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强度约束下各省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在考虑了能源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下,分析了五种情景中各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最优分配路径的异同,指出了各种情景中能耗和排放变动较大的省区,比较了各种情景下的节能减排成本。从全局最优角度看,在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指标约束下,贵州、宁夏和新疆等经济发展较慢,其他省区经济发展较快。加快这些省区经济发展,要以降低山西和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为代价;减慢发展过快省区的经济增长对提高发展较慢省区的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但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明显;改变全国能耗强度和碳强度降低程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较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代应 宋寒 蒲勇健
为了分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监测部门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过程中的博弈,假设博弈双方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建立了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在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时的成本和收益模型,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博弈双方的稳定性策略。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改造成本和通过技术改造后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政府对企业是否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奖励和惩罚,以及环境主管部门的重视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技术改造 进化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真真 黄溶冰
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保持成本优势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有力武器,经济性审计也成了企业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耗费水平和节约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经济性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所选择的手段或者取得的设备是否是对公共资金最经济的使用;管理活动是否遵循了良好的行政原则和管理政策。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经济性审计的关注点也不同,如:部门基本支出审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时雄 柳剑平 龚兆鋆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1985-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新近发展的时间可替代DEA模型测度了在不同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工业行业各年度的最优能源消费量和最优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潜在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率的因素。结论表明:由于中国工业大部分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低下,可通过提升环境技术效率来削减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大部分行业存在着环境波特假说所阐释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赢模式。环境技术效率越高、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越低、资本劳动比越低的行业在面临节能减排约束时越容易遭受更多的经济增长损失,因此政策制定者在确定节能减排目标时应根据不同行业的情况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晓耕 张国丰 孙丽欣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深入调研的前提下,筛选关键指标,在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情景设定预测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减排潜力定量估测,进而探讨了化解区域能源与环境双重困境的重要途径与关键任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翠红 李秀敏
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是实现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赢局面的有效手段。利用2007年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多目标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模拟不同经济增长率和低碳约束下各行业的经济增长潜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潜力,估计与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相适应的最优产业结构。结果显示:各行业在不同的经济增长和低碳约束情境下调整方向保持一致,调整幅度差异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潜力取决于碳排放强度和经济贡献的目标导向,在高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一些碳排放系数较高的产业随着碳强度约束的加强反而呈现出更大的调整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