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1)
- 2023(10823)
- 2022(9601)
- 2021(8834)
- 2020(7338)
- 2019(16868)
- 2018(16956)
- 2017(33051)
- 2016(17686)
- 2015(20001)
- 2014(20091)
- 2013(20038)
- 2012(18446)
- 2011(16839)
- 2010(16846)
- 2009(15460)
- 2008(14611)
- 2007(12712)
- 2006(11312)
- 2005(9895)
- 学科
- 济(92610)
- 经济(92530)
- 管理(51365)
- 业(45632)
- 企(38322)
- 企业(38322)
- 方法(36453)
- 数学(31691)
- 数学方法(31401)
- 地方(21617)
- 中国(19318)
- 学(18545)
- 农(18424)
- 业经(17880)
- 财(16464)
- 地方经济(13913)
- 和(12955)
- 环境(12852)
- 农业(12624)
- 理论(12482)
- 制(12323)
- 贸(12215)
- 贸易(12208)
- 易(11727)
- 技术(10710)
- 融(10594)
- 金融(10593)
- 划(10375)
- 银(10104)
- 银行(10072)
- 机构
- 大学(260328)
- 学院(258109)
- 济(110755)
- 经济(108480)
- 管理(104769)
- 理学(91133)
- 理学院(90147)
- 管理学(88744)
- 管理学院(88289)
- 研究(87767)
- 中国(63100)
- 京(54940)
- 科学(53498)
- 财(46959)
- 所(43616)
- 研究所(39848)
- 财经(38386)
- 中心(38355)
- 业大(36933)
- 农(36925)
- 江(35992)
- 北京(34944)
- 经(34813)
- 经济学(33587)
- 范(33581)
- 师范(33327)
- 院(31681)
- 经济学院(29932)
- 州(29467)
- 农业(28702)
- 基金
- 项目(176888)
- 科学(138895)
- 研究(130495)
- 基金(128362)
- 家(110754)
- 国家(109856)
- 科学基金(94665)
- 社会(82661)
- 社会科(78354)
- 社会科学(78331)
- 基金项目(68719)
- 省(68440)
- 自然(60925)
- 自然科(59435)
- 自然科学(59424)
- 教育(58581)
- 自然科学基金(58340)
- 划(57101)
- 编号(53060)
- 资助(52966)
- 成果(42741)
- 重点(38902)
- 部(38798)
- 发(38216)
- 创(36264)
- 课题(35965)
- 创新(33793)
- 国家社会(33623)
- 教育部(33546)
- 科研(33327)
- 期刊
- 济(125766)
- 经济(125766)
- 研究(79578)
- 中国(43453)
- 管理(39004)
- 学报(38364)
- 科学(36360)
- 财(33673)
- 农(33305)
- 大学(29043)
- 学学(27429)
- 教育(25232)
- 农业(23583)
- 技术(22842)
- 经济研究(20745)
- 融(19613)
- 金融(19613)
- 财经(19074)
- 业经(18644)
- 经(16274)
- 问题(15935)
- 技术经济(14406)
- 图书(13667)
- 理论(13508)
- 实践(12234)
- 践(12234)
- 科技(12180)
- 现代(12131)
- 商业(11454)
- 业(11249)
共检索到374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之浚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研究,重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文章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强化激励政策;明...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环境 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芸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是当务之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平
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全部参与,出台系统性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企业和公众履行循环经济的有关义务,对于加快循环型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循环 经济 立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烈菊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本文首先概述了循环经济立法研究现状,指出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接着阐述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关系,然后在理论框架下分析德国循环经济立法过程,并从中得到中国制定循环经济立法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兴旺 宁宁
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制定与出台,而且影响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理解和执行。基于此,就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展开了综合研究,以期有助于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制定与执行。在比较研究国外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与综合分析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基本定位与基本内容,进而提出一种新的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从目前实践看,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的管理经济。中国循环经济建设应该从适度生产系统、适度消费系统和回收利用系统三个环节着手。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
关键词:
中国 循环经济 基本法 立法架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守秋 蔡文灿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法律应该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法治化,并对国外循环经济立法作了系统分类,在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考量的因素、指导思想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选择的循环经济立法模式以及立法范围的限制。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模式 范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祥国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类自身、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这个整体大系统内,在企业生产、资源投入、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的线性增长经济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认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是"3R"原则,生态安全原则,风险防御原则,责任分担原则。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基本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崇国
循环经济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基于我国目前尚无循环经济立法的实际,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介绍了日本、德国等国循环经济立法概况,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从而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必要性 设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晶钰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努力途径,并对我国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和制度提出一些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法律制度 立法体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真 李天相
日本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日本以废弃物处理为重点,尤其重视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同时"官产学"相结合的公众参与制度,为日本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提供了实施保障。因此,借鉴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我国应当确立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法律地位,注重规制废弃物回收利用环节的立法设计,健全公众有效参与的制度安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性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而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是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其补充和具体化,因此资源型城市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剖析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局限,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性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伦康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深刻揭示了“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观”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观和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进而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确立、人类幸福观的重新定位、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伦理规则的形成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观的哲学价值。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伦理取向 生态伦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