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4)
- 2023(11772)
- 2022(9524)
- 2021(8430)
- 2020(6814)
- 2019(15147)
- 2018(14877)
- 2017(28647)
- 2016(14952)
- 2015(16642)
- 2014(16631)
- 2013(16883)
- 2012(15965)
- 2011(14458)
- 2010(15107)
- 2009(14371)
- 2008(14352)
- 2007(13118)
- 2006(12236)
- 2005(11620)
- 学科
- 济(97483)
- 经济(97391)
- 业(72972)
- 企(66230)
- 企业(66230)
- 管理(58613)
- 业经(29906)
- 方法(29698)
- 农(25247)
- 地方(25246)
- 中国(23380)
- 财(22903)
- 数学(21560)
- 数学方法(21485)
- 农业(19023)
- 技术(17149)
- 务(16948)
- 财务(16932)
- 财务管理(16916)
- 企业财务(16009)
- 制(15846)
- 地方经济(15322)
- 和(15118)
- 策(14624)
- 发(13468)
- 划(13443)
- 理论(13282)
- 体(13177)
- 贸(12975)
- 贸易(12962)
- 机构
- 学院(234310)
- 大学(226583)
- 济(114246)
- 经济(112352)
- 管理(91916)
- 研究(81947)
- 理学(77122)
- 理学院(76349)
- 管理学(75643)
- 管理学院(75190)
- 中国(65996)
- 财(50954)
- 京(48075)
- 科学(44897)
- 所(41382)
- 财经(39547)
- 江(37794)
- 研究所(36571)
- 农(36457)
- 中心(36038)
- 经(35669)
- 经济学(35394)
- 经济学院(31526)
- 北京(31154)
- 州(29888)
- 业大(29085)
- 院(29052)
- 财经大学(28620)
- 农业(27981)
- 范(27794)
- 基金
- 项目(139877)
- 科学(112349)
- 研究(106802)
- 基金(101623)
- 家(86075)
- 国家(85211)
- 科学基金(75002)
- 社会(72091)
- 社会科(68525)
- 社会科学(68508)
- 省(56445)
- 基金项目(53113)
- 教育(46186)
- 自然(44713)
- 划(44630)
- 自然科(43674)
- 自然科学(43665)
- 自然科学基金(42948)
- 编号(41934)
- 资助(40740)
- 发(37175)
- 成果(33064)
- 业(32997)
- 创(32249)
- 发展(31265)
- 重点(31154)
- 展(30766)
- 部(30509)
- 国家社会(30151)
- 课题(29467)
- 期刊
- 济(146420)
- 经济(146420)
- 研究(77498)
- 中国(49609)
- 管理(42261)
- 财(42029)
- 农(35757)
- 科学(29359)
- 学报(26824)
- 融(25744)
- 金融(25744)
- 业经(24739)
- 农业(24565)
- 技术(23570)
- 经济研究(23567)
- 大学(21671)
- 财经(21196)
- 学学(20786)
- 教育(19161)
- 经(18565)
- 问题(18390)
- 技术经济(16386)
- 业(14861)
- 世界(14501)
- 贸(14130)
- 商业(13145)
- 现代(13018)
- 经济管理(12831)
- 国际(12694)
- 经济问题(11956)
共检索到38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青 梁钰
一、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与线性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系统内部要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从而能够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叶青
该文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转变,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常柏 唐贤衡
资源型城镇作为一类特殊的城市,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曾创下辉煌的业绩。但随着一种异化的消费主义倾向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中国矿业资源型城镇已经日益陷入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劣、转型窘迫之中。为此,本文从揭示消费主义的本质与危害的视角,审视人类消费对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探究矿业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程静
矿业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简要地划分出了中国99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5。作者认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矿区向城市演变过程的突发性;②城市化水平低层次性;③城市经济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⑤工矿企业与城市机制的约束性;⑥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两难境地。文章重点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对策,指出矿业城市应把握矿业生命周期,实现城市经济的资源接续和产业接替;抓好城市经济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换;强化城市职能从简单工矿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转换,提...
关键词: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机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远彬 左玉辉
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通过对现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强调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并以昆山为例,探索了PCB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会 沈镭
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的发展和其它类型的城市一样,受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推动和阻碍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和阻力形成了合力,这个合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宰作用,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矿业城市依托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而发展,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必然会面临衰退的危险。只有在城市衰退之前尽早进行经济转型,才能实现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刻分析了矿业城市发展的各种动力及阻力因素,从增强动力和削弱阻力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认为应该寻找城市发展动力与阻力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公正
发展非主业经营 ,进行产业替代 ,实现二次创业是矿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与矿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经济通过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 山东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杰 邹晓明 王玲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江西矿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在矿业经济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江西省矿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之一。本文以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用实际数据论证了金融与江西矿业经济的关联与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江西矿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问题,从创新金融支持模式、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金融支持 矿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镭 程静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同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正文
本文归纳了云南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了矿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指出了矿山环境执法现状,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祥 孟浩
在介绍创新集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矿业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从矿业城市这一巨系统出发 ,通过创新集成来重整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凤敏
矿业城市是指由于矿业资源的开采而形成的城市。长期以来,矿业城市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耗减和体制改革的深化,矿业城市在目前发展中普遍存在资源衰竭、污染严重、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矿业城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确保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对矿业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目前出现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矿业城市摆脱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