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5)
2023(7800)
2022(6250)
2021(5535)
2020(4077)
2019(9190)
2018(9161)
2017(16383)
2016(8863)
2015(9877)
2014(10020)
2013(9810)
2012(9507)
2011(8914)
2010(9450)
2009(8659)
2008(8308)
2007(7626)
2006(7270)
2005(6371)
作者
(26217)
(21889)
(21875)
(21043)
(14100)
(10222)
(9911)
(8474)
(8417)
(7909)
(7779)
(7231)
(7201)
(6919)
(6882)
(6831)
(6390)
(6333)
(6186)
(5978)
(5615)
(5337)
(5236)
(5200)
(5038)
(4933)
(4706)
(4659)
(4477)
(4267)
学科
(61918)
经济(61880)
管理(23168)
地方(20753)
中国(17236)
方法(14176)
地方经济(12979)
(12779)
环境(12504)
数学(12101)
数学方法(12035)
(11758)
(10912)
业经(10805)
(8993)
企业(8993)
(8885)
理论(7998)
(7627)
经济学(7593)
农业(7583)
生态(7583)
资源(7536)
城市(6802)
(6652)
金融(6652)
(6593)
(6439)
产业(6267)
(6068)
机构
学院(131664)
大学(130035)
(62138)
经济(60623)
研究(52358)
管理(43860)
中国(38405)
理学(35916)
理学院(35352)
管理学(34755)
管理学院(34496)
科学(30023)
(28984)
(25695)
(25424)
中心(23148)
研究所(22745)
(22120)
经济学(20515)
(20177)
师范(20045)
财经(19748)
(19453)
北京(18950)
经济学院(17963)
(17774)
(17740)
(16997)
师范大学(16241)
科学院(15962)
基金
项目(82312)
科学(64338)
研究(64052)
基金(56971)
(48866)
国家(48430)
社会(41930)
科学基金(41275)
社会科(39620)
社会科学(39611)
(32773)
基金项目(29877)
教育(29265)
(26860)
编号(25776)
自然(23251)
自然科(22523)
自然科学(22520)
资助(22062)
自然科学基金(22049)
成果(21105)
(20381)
课题(19868)
重点(19298)
国家社会(17823)
(17341)
发展(17302)
(17045)
(16387)
(16261)
期刊
(83881)
经济(83881)
研究(47450)
中国(32156)
教育(19043)
(18538)
管理(18073)
科学(16284)
学报(15884)
(15796)
技术(14350)
经济研究(13357)
大学(12704)
问题(11810)
(11633)
金融(11633)
学学(11558)
业经(11151)
农业(10748)
财经(10622)
(9479)
(7741)
资源(7740)
技术经济(7529)
城市(7453)
图书(7289)
现代(6882)
职业(6832)
世界(6779)
经济问题(6697)
共检索到221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士果  
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耦合点在于:循环经济是城市社会在生态文化支撑下,转模仿自然生态,自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以与城市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技术范式。文章提出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可资借鉴的循环规划及其制度支撑的实践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莉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理论是在人们探索循环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对陕西城市建设现状与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比较,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化是陕西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实现城市整体的最优化,应从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社会整体的循环体系优化构建等三方面对陕西创建生态城市制定相应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家平  孔令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海峰  李江华  
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在循环社会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并试图探讨中国今后在生态城市建设上的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来文  孟鹰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的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运动形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旨在以资源循环利用方式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经济。以生态经济学为依据,从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发展循环经济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光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满希明  
矿业资源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等方面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应将矿矸石的综合利用作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切入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凯  汤辉  
将雨水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正日益受到我国的重视,但其所依据的原则和理念并没有将雨水管理视为一个综合的社会政治因素予以考虑。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通过与城市规划体系的结合,将环境与社会因素纳入其中,综合考虑水质、水量、回收再利用、社区参与、自然教育以及生态价值,通过综合措施来管理雨水。文章首先从英国相关政策层面论述了可持续排水系统与儿童友好理念耦合关系的形成,其次通过对怀特市布里奇特·乔伊斯广场和伦敦"萨顿学校计划"两个案例的解读,分析其应用儿童友好理念在社区、校园中进行SuDS建设的实践经验。该实践经验亦可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三点启示:选址经验有助于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网络的形成;最大化从城市绿地获得生态系统服务效益;协同建设过程促进开放型社区民主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宇  董锁成  王菲  王喆  张丽君  
本文概括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内涵,系统地总结了循环经济支撑的生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典型案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的融合,由生态中心城市、生态小城镇和生态社区(村庄)等三级生态城镇体系构成;建设内容包括企业—产业—区域—社会等四个层次循环,发展路径为安全之城—循环之城—便捷之城—绿色之城—创新之城—和谐之城等六个层面,各个层面有机联系,具有不同的重点建设领域,其中循环之城是核心与支撑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发曾  
生态城市建设是顺应世界生态潮流,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应树立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的科学理念,明确生态城市建设的宗旨和要务,抓住城市地域空间这个关键,实施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城市-区域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和利益公平,以及坚持区域创新等科学准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维琴  崔春龙  亓绍斌  
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提出了保护性途径、减量化途径、再利用途径、再循环途径等方法来提高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新凤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山西人均水资源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5。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经济形式。山西经济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大力提倡水资源循环,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和缓解现有水资源存在的压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瑞  
我国出现低碳城市建设热,甚至一些城市出现伪低碳现象,其原因是城市建设者缺乏正确的低碳理念,导致低碳城市建设出现盲目跟风现象。低碳城市建设应以正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规划,采取措施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量化碳排放目标,实施碳足迹信息公开制等多种形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减碳目标,走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颖  于玲  汪炘  
生态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了政府,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关注。南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南京自2005年开始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状况进行研究对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结合过去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南京建设生态城市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的城市特点,对照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量化指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秋妹  
本文首先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必要性,阐述生态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原理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路径,即通过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能力,激活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政策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