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6)
- 2023(5707)
- 2022(4811)
- 2021(4086)
- 2020(3376)
- 2019(7660)
- 2018(7439)
- 2017(14774)
- 2016(7649)
- 2015(8433)
- 2014(8580)
- 2013(8940)
- 2012(8900)
- 2011(8280)
- 2010(8601)
- 2009(8087)
- 2008(7685)
- 2007(6911)
- 2006(6480)
- 2005(6001)
- 学科
- 济(66989)
- 经济(66964)
- 地方(20639)
- 管理(19951)
- 业(19036)
- 方法(18446)
- 数学(16386)
- 数学方法(16338)
- 企(14835)
- 企业(14835)
- 地方经济(14617)
- 业经(12380)
- 中国(12148)
- 农(11295)
- 产业(11190)
- 学(11114)
- 制(8053)
- 农业(7788)
- 财(7770)
- 环境(7611)
- 结构(7585)
- 体(7557)
- 经济学(7528)
- 融(6769)
- 金融(6769)
- 发(6681)
- 和(6290)
- 贸(6162)
- 贸易(6159)
- 资源(5870)
- 机构
- 学院(125455)
- 大学(123297)
- 济(69723)
- 经济(68743)
- 研究(49457)
- 管理(45852)
- 理学(39114)
- 理学院(38640)
- 管理学(38195)
- 管理学院(37956)
- 中国(35664)
- 科学(27424)
- 财(27138)
- 京(26102)
- 所(25110)
- 江(25053)
- 经济学(23371)
- 研究所(22714)
- 财经(21700)
- 经济学院(20767)
- 中心(20719)
- 经(19422)
- 农(17923)
- 院(17587)
- 财经大学(15794)
- 业大(15743)
- 科学院(15641)
- 北京(15557)
- 范(15346)
- 州(15324)
- 基金
- 项目(79155)
- 科学(63504)
- 研究(58420)
- 基金(58035)
- 家(49714)
- 国家(49373)
- 科学基金(42565)
- 社会(40952)
- 社会科(39129)
- 社会科学(39120)
- 省(32466)
- 基金项目(30596)
- 划(25099)
- 自然(24916)
- 教育(24328)
- 自然科(24250)
- 自然科学(24245)
- 资助(23941)
- 自然科学基金(23840)
- 编号(21386)
- 发(20793)
- 重点(18431)
- 发展(17814)
- 展(17591)
- 部(17541)
- 国家社会(17508)
- 济(16588)
- 成果(16516)
- 经济(16467)
- 创(16207)
共检索到198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周曙东 张伟新
为寻求一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新途径,在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基础上,对江苏产业结构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行业仍占有较大比重。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在“稳定一产,优化二产,壮大三产”的同时,各产业内部要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废物利用型行业。工业主要是实现生态化转型,对不同行业分别给予鼓励、控制或限制;农业主要是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产业纵横链接化;服务业主要是围绕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推进产业的环保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褚保金 杨颖 吴川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从综合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并分别从产出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角度 ,具体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增长的原 因和途径。分析表明 ,过去 2 0年间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省经济 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杰
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深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基于江苏省的发展现实,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人口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对江苏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直接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效应,并通过增强产业结构偏离度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而人口质量的提升对江苏经济增长则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改善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面对长期低生育率、老龄化持续加深的人口发展形势,江苏需要在政策上进行适时调整,加强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引进,促进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开放发展,在提升人口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平 孙平军
基于Eviews软件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从产值和就业两个层面,结合江苏省沿海三市(南通市、连云港市、盐城市)和所辖的十六个县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产值)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就业结构与GDP不存在因果关联;样本市县映射出江苏省产业结构非常不理想,其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偏低,且第二、三产业相对缺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和生产环境,如研发、营销、品牌等;并据此从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效应 政策选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渠立权 张庆利 陈洁
运用平均数指数分析法,利用江苏省各市2000—2011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从业人员增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江苏省各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空间分异现象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在2000—2011年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不能盲目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最后,对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空间分析 江苏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平 孙平军
基于Eviews软件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从产值和就业两个层面,结合江苏省沿海三市(南通市、连云港市、盐城市)和所辖的十六个县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产值)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就业结构与GDP不存在因果关联;样本市县映射出江苏省产业结构非常不理想,其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偏低,且第二、三产业相对缺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和生产环境,如研发、营销、品牌等;并据此从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效应 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郭峥嵘 龚艳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沿海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开发规划中强调了沿海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江苏省为参照区域,对江苏沿海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剖析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沿海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远
江苏农业结构调整的立足点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城乡市场及其需求,而要立足于把握“入世”机遇,迎接“入世”挑战,把江苏经济融于全球经济体系中,并进行长期、全方位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战略调整 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建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学文 陆秀梅
该文在分析江苏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十五战略规划,提出了优化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思路。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结构调整 江苏经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大洪 王琦
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教育发展直接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教育发展必须顺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相适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涛 王倩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致力于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玫瑰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主体规模5000亩,辐射面积达2000亩的玫瑰种植基地,带动了周边300余户种植散户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王铁成 曲福田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指标反映的行业间差距明显(;2)江苏省的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低于上海,具有提升空间(;3)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将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生态大省的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湘 姜海 王铁成 曲福田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突破资源瓶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回顾了江苏省产业发展轨迹,分析结构变化,指出江苏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5个指标,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评价,分析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苏南应重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度发展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苏中应大力发展建材、电力、冶金、化工、纺织等用地优势明显的行业,适度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苏北应承接苏南产业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智光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对江苏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是江苏林业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实现总体战略的重要保障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苏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体系。进一步地 ,就林业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 ,得出了符合江苏林业产业实际情况的一整套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案 ,从而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 结构调整 战略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