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5)
- 2023(13482)
- 2022(11445)
- 2021(10417)
- 2020(8590)
- 2019(19225)
- 2018(19145)
- 2017(36820)
- 2016(19667)
- 2015(22290)
- 2014(22499)
- 2013(22253)
- 2012(20495)
- 2011(18845)
- 2010(19566)
- 2009(18827)
- 2008(18211)
- 2007(16446)
- 2006(15363)
- 2005(14315)
- 学科
- 济(100956)
- 经济(100870)
- 管理(54870)
- 业(51468)
- 企(38324)
- 企业(38324)
- 中国(32428)
- 方法(31395)
- 农(28018)
- 数学(27562)
- 地方(27374)
- 数学方法(27277)
- 业经(21590)
- 财(20755)
- 制(18941)
- 农业(18888)
- 贸(17587)
- 贸易(17572)
- 银(17447)
- 银行(17435)
- 学(17058)
- 行(17017)
- 易(16968)
- 融(16477)
- 金融(16476)
- 地方经济(16276)
- 发(14357)
- 环境(14185)
- 策(13805)
- 税(13132)
- 机构
- 学院(290105)
- 大学(284796)
- 济(131990)
- 经济(129227)
- 管理(105871)
- 研究(104501)
- 理学(88489)
- 理学院(87495)
- 管理学(86118)
- 管理学院(85553)
- 中国(82437)
- 财(63348)
- 京(60782)
- 科学(58242)
- 所(52858)
- 财经(48113)
- 研究所(46752)
- 中心(46558)
- 江(45951)
- 经(43342)
- 农(42201)
- 经济学(41302)
- 北京(39854)
- 范(39249)
- 师范(38922)
- 院(37018)
- 州(36954)
- 经济学院(36764)
- 业大(35378)
- 财经大学(35068)
- 基金
- 项目(172846)
- 科学(136095)
- 研究(133846)
- 基金(122526)
- 家(104053)
- 国家(103109)
- 科学基金(88033)
- 社会(85908)
- 社会科(81507)
- 社会科学(81492)
- 省(68271)
- 基金项目(62575)
- 教育(61122)
- 划(56740)
- 编号(55549)
- 自然(52045)
- 资助(51328)
- 自然科(50752)
- 自然科学(50738)
- 自然科学基金(49774)
- 成果(47144)
- 发(43518)
- 课题(40135)
- 重点(39020)
- 部(38190)
- 发展(36130)
- 创(35727)
- 展(35564)
- 国家社会(35042)
- 性(34291)
- 期刊
- 济(164740)
- 经济(164740)
- 研究(99814)
- 中国(62499)
- 财(45749)
- 管理(42540)
- 农(40888)
- 学报(35530)
- 科学(35414)
- 融(35410)
- 金融(35410)
- 教育(34137)
- 技术(29238)
- 经济研究(27913)
- 大学(27903)
- 农业(27669)
- 业经(27251)
- 学学(26007)
- 财经(24332)
- 问题(21184)
- 经(21116)
- 贸(18095)
- 国际(16586)
- 技术经济(15636)
- 商业(15345)
- 世界(14664)
- 统计(14387)
- 理论(13909)
- 现代(13893)
- 业(13452)
共检索到473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皓 张继 张骞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考虑到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有限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产销在政府和生产商的推动下近年来呈高速增长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其市场需求也在疾速扩张。以汽车质保期为标准,动力电池报废的大潮即将来临。结合当前车用动力电池回收逆向物流的现状,提出有助于动力电池回收逆向物流发展的良好对策。在当前循环经济背景下,这将有助于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投资决策、设施设备、网点布局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高效,并为政府制定鼓励性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文宾 张萌欣 管婕 戚金钰
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背景下,研究动力电池逆向供应链的回收模式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回收以及两者共同回收时的逆向供应链模型,分析不同回收模式对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水平、回收量和利润等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创新水平和回收模式。研究表明:1) NEV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独回收模式最不利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工艺创新,两者共同回收且PB (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的废旧电池比重为0.67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和工艺创新水平最高;2) PB生产商和NEV制造商的利润总是在对方负责回收时最低,而当PB生产商回收比重大于0.33时,两者均可在共同回收模式下实现利润最高;3)不论在哪种回收模式下,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的投入成本系数和废旧电池回收难度越低,工艺创新水平对成本节约的影响程度越高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工艺创新水平以及逆向供应链的利润越高。
关键词:
工艺创新 动力电池 回收模式 逆向供应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包菊芳 姜盛
考虑到退役汽车主要部件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一旦发生事故对环境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在逆向物流网络中加入了运输风险损失成本并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模糊规划模型,进行退役汽车动力电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多层级逆向物流网络进行优化,确定网络设施的选址、数量以及流量分配,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国秋 黄小勇 贾扬蕾
通过把循环共生经济理念嵌入到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中,形成了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的四种模式:包装物生产商、包装物使用商、行业统一回收和第三方负责回收。通过比较发现,POMT生产商回收模式信息反馈容易、快速,但物流成本高,无法解决"孤儿产品",适合于生产商规模较大的企业;PUT包装商模式信息反馈也比较容易、快速,物流成本也较高,但无法解决"孤儿产品",适用于使用商规模较大的企业;IROT行业联合组合模式可以解决"孤儿产品",而且回收物流成本比较一般,但是信息反馈不易,会较大地影响企业形象;TPT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物流成本较小,能够解决"孤儿产品",但是信息必须通过契约获得。
关键词:
循环共生经济 包装物逆向物流 回收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佳 黄秀蓉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能耗更低、污染更少,在全球大力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它代表着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但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如果在退役后不能被科学处置,就可能会对土壤、水体乃至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目前,我国正迎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换装和报废的第一个高峰期,同时也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循环体系,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动力电池环境污染危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佳 黄秀蓉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能耗更低、污染更少,在全球大力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它代表着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但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如果在退役后不能被科学处置,就可能会对土壤、水体乃至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目前,我国正迎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换装和报废的第一个高峰期,同时也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循环体系,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动力电池环境污染危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文洪 周惠来 胡弘 张德芳
通过对全球及中国锂离子电池专利年度分布、地域分布、技术分布、主要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等方面进行研究,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情况进行协同性分析,对产业政策的出台及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考察动力电池技术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情况及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点研究领域是电极;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垄断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与市场;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日本;学科技术及产业技术几乎同步发展,技术路线呈多元化;产业政策的出台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锂离子电池技术处于发展期,中、小企业具有较多发展机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专利 信息分析 对策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蔡占华
鉴于逆向物流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对我国逆向物流网络规划问题从运营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对信息失真情况下的企业产品回收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得出回收分布法模型在对产品回收预测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效果,为其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逆向物流网络规划 循环经济 回收预测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福友 马超
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退役潮”带来的关键问题。为了帮助动力电池制造商在“退役潮”中规避损失,并做好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由一个损失规避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一个风险中性的汽车企业、一个消费者市场和一个梯次利用市场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考虑退役动力电池供给量不确定的市场下,采用心理账户分离法刻画制造商的损失规避决策模型。首先,分别构建了固定回收价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回收价不确定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制造商和汽车企业共同回收模式,讨论了汽车企业的回收价、制造商的回收价和回收量,表明制造商直接参与回收业务有助于提高回收量。然后,分析了回收量参数的敏感性,指出了可梯次利用比例的提高、损失规避程度的加深、潜在市场供给量的减小均会降低回收量。最后,应用数值实验探索了上述参数对企业效用的影响,表明制造商开启直接回收业务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由此建议制造商适时开展直接回收业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福友 马超
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退役潮”带来的关键问题。为了帮助动力电池制造商在“退役潮”中规避损失,并做好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由一个损失规避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一个风险中性的汽车企业、一个消费者市场和一个梯次利用市场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考虑退役动力电池供给量不确定的市场下,采用心理账户分离法刻画制造商的损失规避决策模型。首先,分别构建了固定回收价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回收价不确定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制造商和汽车企业共同回收模式,讨论了汽车企业的回收价、制造商的回收价和回收量,表明制造商直接参与回收业务有助于提高回收量。然后,分析了回收量参数的敏感性,指出了可梯次利用比例的提高、损失规避程度的加深、潜在市场供给量的减小均会降低回收量。最后,应用数值实验探索了上述参数对企业效用的影响,表明制造商开启直接回收业务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由此建议制造商适时开展直接回收业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康康 张文杰 张钦红
在由电池厂、主机厂、消费者组成的回收供应链中,研究了梯级利用和再生拆解同时存在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激励政策。分析比较了无政府干预、政府补贴机制、政府奖惩机制三种情形下,供应链各方的最优决策,及这些决策下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率。结论表明,政府干预下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率要明显高于无政府干预,且奖惩机制比补贴机制更能督促主机厂履行回收责任,提高回收率。此外,补贴政策下主机厂的利润高于奖惩机制,当退役电池回收量对回收价格敏感时,政府应降低预设的回收率并提高奖惩额度,以激励主机厂加大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力度,从而达到政策预期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成功 刘娟娟
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而且对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理清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利益相关者的结构关系是进行回收系统协调和治理的核心。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回收商和消费者参与动力电池回收的模型,研究各利益主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和稳定策略,并分析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参与者初始选择策略的概率会影响系统最终稳定结果,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对系统达到理想稳定状态是有利的,而回收商策略选择的概率对系统影响最大;政府的行政处罚措施对促进回收商的合规回收是有效的,但相较于激励补贴措施具有滞后性;对回收商和消费者的补贴均具有正向效果,但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现阶段应把有限的财政补贴侧重于回收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成功 刘娟娟
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而且对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理清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利益相关者的结构关系是进行回收系统协调和治理的核心。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回收商和消费者参与动力电池回收的模型,研究各利益主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和稳定策略,并分析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参与者初始选择策略的概率会影响系统最终稳定结果,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对系统达到理想稳定状态是有利的,而回收商策略选择的概率对系统影响最大;政府的行政处罚措施对促进回收商的合规回收是有效的,但相较于激励补贴措施具有滞后性;对回收商和消费者的补贴均具有正向效果,但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现阶段应把有限的财政补贴侧重于回收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康康 张文杰 张钦红
在由电池厂、主机厂、消费者组成的回收供应链中,研究了梯级利用和再生拆解同时存在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激励政策。分析比较了无政府干预、政府补贴机制、政府奖惩机制三种情形下,供应链各方的最优决策,及这些决策下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率。结论表明,政府干预下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率要明显高于无政府干预,且奖惩机制比补贴机制更能督促主机厂履行回收责任,提高回收率。此外,补贴政策下主机厂的利润高于奖惩机制,当退役电池回收量对回收价格敏感时,政府应降低预设的回收率并提高奖惩额度,以激励主机厂加大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力度,从而达到政策预期效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卢超 赵梦园 陶杰 刘晨光 余江
合理的定价策略和有效的协调机制是保障即将大量报废的动力电池实现回收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同时考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中来自市场的需求风险和来自回收渠道的质量风险,构建了两阶段逆向供应链分散式和集中式定价模型,发现分散决策下的最优回收价格始终低于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回收价格,逆向供应链存在双重边际化现象;进一步,基于风险共享契约提出完全补偿契约来协调供应链,从而使供应链成员实现帕累托改进,并结合具体算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