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8)
2023(5942)
2022(5069)
2021(4410)
2020(3654)
2019(8666)
2018(8736)
2017(16624)
2016(8426)
2015(9028)
2014(8969)
2013(8971)
2012(8397)
2011(7852)
2010(8335)
2009(8021)
2008(7706)
2007(6785)
2006(6753)
2005(6495)
作者
(23478)
(19879)
(19730)
(19228)
(12756)
(9232)
(8935)
(7545)
(7537)
(7070)
(7063)
(6681)
(6597)
(6458)
(6384)
(6185)
(5730)
(5693)
(5660)
(5361)
(5134)
(4863)
(4804)
(4745)
(4586)
(4522)
(4221)
(4065)
(4057)
(3864)
学科
(61112)
经济(61068)
管理(20445)
地方(16690)
(16326)
方法(15184)
数学(13431)
数学方法(13308)
中国(12932)
(12851)
企业(12851)
地方经济(12408)
(10605)
(10522)
业经(10440)
(9788)
(9205)
(9156)
(7870)
金融(7870)
经济学(7112)
(7079)
农业(6992)
(6991)
银行(6984)
税收(6834)
(6816)
(6789)
体制(6675)
(6425)
机构
大学(122765)
学院(121582)
(66127)
经济(65027)
研究(50802)
管理(41623)
中国(38665)
理学(34335)
理学院(33899)
管理学(33374)
管理学院(33096)
(30740)
(26338)
科学(26120)
(25709)
财经(22712)
研究所(22675)
经济学(22243)
中心(21059)
(20512)
(19939)
经济学院(19504)
(17878)
北京(17554)
(17041)
财经大学(16489)
(16429)
师范(16325)
(15099)
(15063)
基金
项目(70037)
科学(55347)
研究(54089)
基金(51043)
(43912)
国家(43535)
社会(37015)
科学基金(36750)
社会科(35160)
社会科学(35151)
(26071)
基金项目(25401)
教育(24297)
(21412)
资助(21128)
编号(20560)
自然(20330)
自然科(19841)
自然科学(19836)
自然科学基金(19460)
成果(18187)
(17263)
国家社会(16378)
重点(16350)
(15907)
课题(15534)
(15239)
经济(15108)
发展(14878)
(14682)
期刊
(86285)
经济(86285)
研究(49543)
中国(29892)
(24139)
管理(19234)
(16032)
经济研究(15737)
学报(15391)
科学(15048)
教育(14754)
(14298)
金融(14298)
财经(12903)
大学(12679)
技术(11878)
学学(11654)
(11421)
业经(10699)
问题(10686)
农业(10061)
(8819)
世界(8053)
技术经济(8010)
国际(7919)
统计(7366)
改革(7206)
(7206)
经济问题(6874)
经济管理(6659)
共检索到214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1992年11月15日在两年一度的人民行动党干部大会上发表了充满危机感的讲话,提醒人民:“如果我们和现在一样,一成不变,在20年内,其他新兴工业经济体将有两支翅膀,其中一支翅膀是国内经济,另一支是国外经济。他们在天空邀游,而我们则只能在地上转来转去。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尼最终将追上并超过我们。”李光耀的讲话,引起人们的沉思和讨论,带来了一场经济革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丽君  
一、智力资本的提出1.智力具有资本的特征智力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是因为智力具有资本的特征和功能。资本的特征之一是一种未被消费掉的劳动。由于智力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把知识固化于人脑的劳动,当然,不否认人脑的主观能动性,即它的创造力,但是如果没有知识的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付才辉  
从实践范式上讲,新结构经济学是续战后"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后的第三波发展思潮。对应地,从理论范式上讲,新结构经济学是续经济学诞生后"选择科学"与"缔约科学"之后的"结构科学"。本文的主要工作则是采用一种(偏)微分方程思路下内生(总量)生产函数方法来解读新结构经济学的"结构科学"新范式:首先,试图通过比较不变与可变(总量)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和发展核算来豁清新结构经济学与目前主流发展思潮和旧结构主义发展思潮的实质性区别;其次,试图通过内生(总量)生产函数的方法比较基本的新结构(增长)模型与教科书中的新古典(拉姆齐)增长模型来说明缺乏结构的新古典理论只是新结构经济学的退化特例而已;最后,展望了如何在给定资源最优配置下求解最优生产函数这一新结构经济学核心问题的偏微分方程思路。在本文看来,新结构经济学已经开启了一场经济学的结构革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付才辉  
从实践范式上讲,新结构经济学是续战后"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后的第三波发展思潮。对应地,从理论范式上讲,新结构经济学是续经济学诞生后"选择科学"与"缔约科学"之后的"结构科学"。本文的主要工作则是采用一种(偏)微分方程思路下内生(总量)生产函数方法来解读新结构经济学的"结构科学"新范式:首先,试图通过比较不变与可变(总量)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和发展核算来豁清新结构经济学与目前主流发展思潮和旧结构主义发展思潮的实质性区别;其次,试图通过内生(总量)生产函数的方法比较基本的新结构(增长)模型与教科书中的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龚育之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论点的提出,对于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有重要的启迪。什么是改革?我认为,小平同志有三句话对改革作了高度概括:第一句是,"改革是必由之路";第二句是,"改革是一场革命";第三句是,"改革是一场试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今后15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思华  
本文在对SARS危机认真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经济分析,认为SARS危机是人的自身的自然危机与人的身外的自然危机的一次突出表现,是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一种综合反映;阐明了现代经济需要一场彻底的生态革命,并提出这种生态革命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义青  史如海  郜明信  
经济增长方式的界定武义青,史如海,郜明信一、经济增长率的构成分析一个经济系统,有效率,才有效益;有高生产率,才有高经济效益;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密切相关。生产率为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即:生产率一产出量/投入量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式与途径有同级转换与异级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换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施用海  
文章透过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具体讨论了循环经济中的外贸环境变化,指出西方发达国家以循环经济为指引通过资源有效利用法规、废物资源化利用法规及生产责任延伸法规来实现对我国出口的制约。在现实的选择中,我国必须通过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本国法规等对策,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滕泰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红利,一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靠创新。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新改革红利、三大新要素红利、新技术红利创造四十年增长奇迹的中国模式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如此辉煌的经济增长奇迹,这既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40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模式",可以用新供给经济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建中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解决能源约束、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当前面临的外贸发展问题不仅应学习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进行产业转移的做法,还应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从自身和源头上来解决这些矛盾。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二十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立循环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显效果,不仅保持良好的外贸增长速度,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带给我们不少经验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