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3)
- 2023(4519)
- 2022(3755)
- 2021(3153)
- 2020(2438)
- 2019(5284)
- 2018(5199)
- 2017(9645)
- 2016(4987)
- 2015(5543)
- 2014(5525)
- 2013(5727)
- 2012(5626)
- 2011(5462)
- 2010(5836)
- 2009(5546)
- 2008(5166)
- 2007(4700)
- 2006(4571)
- 2005(4275)
- 学科
- 济(49524)
- 经济(49504)
- 地方(15270)
- 管理(15058)
- 地方经济(11810)
- 方法(11500)
- 环境(10632)
- 数学(10175)
- 数学方法(10143)
- 学(9854)
- 中国(8439)
- 业(8238)
- 业经(7804)
- 生态(7109)
- 农(6859)
- 经济学(6645)
- 资源(6271)
- 企(5950)
- 企业(5950)
- 发(5910)
- 和(5585)
- 划(5190)
- 农业(4916)
- 融(4878)
- 金融(4878)
- 产业(4867)
- 制(4674)
- 体(4499)
- 总论(4176)
- 及其(4175)
- 机构
- 学院(85964)
- 大学(85091)
- 济(48157)
- 经济(47356)
- 研究(36305)
- 管理(28970)
- 中国(26116)
- 理学(24250)
- 理学院(23928)
- 管理学(23608)
- 管理学院(23451)
- 科学(20660)
- 财(18786)
- 所(18626)
- 京(17632)
- 研究所(16863)
- 经济学(16547)
- 中心(14946)
- 财经(14896)
- 经济学院(14479)
- 经(13361)
- 江(13312)
- 院(12884)
- 农(12098)
- 科学院(11895)
- 北京(11638)
- 范(11170)
- 师范(11085)
- 财经大学(10772)
- 业大(10560)
- 基金
- 项目(52934)
- 科学(41774)
- 基金(38665)
- 研究(38634)
- 家(33675)
- 国家(33455)
- 科学基金(28099)
- 社会(27476)
- 社会科(26119)
- 社会科学(26112)
- 省(20408)
- 基金项目(19982)
- 划(16633)
- 自然(15942)
- 教育(15690)
- 资助(15609)
- 自然科(15387)
- 自然科学(15383)
- 自然科学基金(15076)
- 发(13826)
- 编号(13592)
- 重点(12552)
- 济(12377)
- 经济(12270)
- 国家社会(12199)
- 发展(11740)
- 展(11580)
- 部(11273)
- 成果(10756)
- 课题(10196)
共检索到140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伍世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非循环技术,是为解决无限的人类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环境矛盾的基本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兼容而非取代,因为市场经济存在循环经济成长的基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循环经济可以孕育出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的经济形态既不是自给自足经济,也不是计划经济;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立意高远、简单明了、系统全面、指向明确、包容性强,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经济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娣 金涌 朱兵
本文从文明、生态和生态文明等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自然生态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关系,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自然生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国亮 陈治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新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恩富
本文依据邓小平辩证经济思维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发展方向,着重分析我国重构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四种基本经济形态———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型产权形态,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形态,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形态,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形态。作者依据邓小平经济理论,联系改革实践,围绕“基本经济形态”四要素或四特征,提出和论证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形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云岷
在1889~1910年间,云南省在滇东南依托蒙自、个旧、临安、河口四地形成了一个省内的"滇东南基本经济区"。这在近代云南的区域经济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的形成标志着云南内部统一市场的初步建立。
关键词:
蒙自 开埠 基本经济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崇正 焦未然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关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讨论日益普遍。同时关于人的发展的经济学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但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关系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大力开展。更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动机尚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文章正是希望通过分析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三者间的关系,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动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下一步,要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抓住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努力开创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一、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在过去工作的基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全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正在步入生态文明的发展轨道。生态文明是人类觉醒与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向量;"天人合一"则为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循环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路径。于是,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之间构成了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墨 高帅 陈静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的循环经济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新时期生态文明观的指导思想下,仍然需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再生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秋妹
本文首先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必要性,阐述生态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原理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循环经济政策设计优化路径,即通过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能力,激活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政策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驱动力。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 政策设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洪武
本刊编发一组经济伦理方面的论文,是为迎接全国经济伦理学研讨会在河南财经学院召开所做的理论准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生活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伦理文化、伦理理念和规则体系。这就是经济伦理学之所以在我国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从而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深层原因。专家们分别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中国经济伦理学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以及建构新的经济伦理理念和规则,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关联,市场经济秩序整治中道德的特殊作用,市场性竞争主体与市场道德秩序,企业合力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等方面,作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有利于学界同仁打开思路。同时,也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袁康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都已经证明,实行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因此,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科学理解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一是要真正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二是要真正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国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意味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蕴含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术界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丰富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构成中国经济学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关键词:
学术界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 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