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1)
2023(9943)
2022(7816)
2021(6889)
2020(5654)
2019(13051)
2018(12935)
2017(25382)
2016(13383)
2015(15186)
2014(15293)
2013(15212)
2012(14096)
2011(13103)
2010(13710)
2009(12723)
2008(12212)
2007(10767)
2006(9948)
2005(8851)
作者
(39995)
(33460)
(33394)
(31995)
(21511)
(15718)
(15085)
(12994)
(12625)
(11924)
(11545)
(11182)
(10769)
(10755)
(10362)
(10254)
(9934)
(9553)
(9515)
(9232)
(8428)
(8273)
(8067)
(7672)
(7585)
(7538)
(7221)
(6966)
(6872)
(6450)
学科
(89074)
经济(89020)
管理(38174)
(31935)
方法(30607)
数学(27496)
数学方法(26997)
(26168)
企业(26168)
地方(23205)
中国(20000)
业经(17086)
地方经济(15174)
(15147)
(13982)
产业(13465)
环境(11715)
理论(10963)
(10632)
(10533)
农业(10359)
(10204)
资源(9925)
(9549)
技术(9503)
经济学(9143)
(8898)
贸易(8890)
(8534)
金融(8533)
机构
学院(205942)
大学(202664)
(96812)
经济(94866)
管理(79313)
研究(72682)
理学(68193)
理学院(67420)
管理学(66043)
管理学院(65657)
中国(52809)
(43182)
科学(42787)
(37893)
(36096)
研究所(32755)
中心(31721)
经济学(31007)
(30670)
财经(30668)
(27749)
(27649)
经济学院(27527)
北京(27370)
业大(26914)
(26483)
师范(26286)
(26068)
(24802)
财经大学(22495)
基金
项目(135927)
科学(108215)
研究(98773)
基金(98235)
(84896)
国家(84308)
科学基金(73424)
社会(65645)
社会科(62559)
社会科学(62539)
(54153)
基金项目(51327)
自然(46022)
自然科(44886)
自然科学(44879)
(44358)
教育(44350)
自然科学基金(44001)
资助(40866)
编号(38788)
(32266)
重点(30648)
成果(29991)
(28977)
(28234)
国家社会(27668)
课题(27562)
发展(26475)
创新(26437)
(26127)
期刊
(113698)
经济(113698)
研究(62863)
中国(39329)
管理(31775)
科学(27417)
(27136)
学报(26406)
(24902)
技术(20976)
大学(20256)
经济研究(19501)
学学(19152)
教育(17625)
农业(17155)
业经(17072)
财经(15941)
问题(15830)
(15376)
金融(15376)
(14097)
统计(13889)
技术经济(13139)
(12679)
决策(11387)
资源(11247)
商业(10502)
现代(10433)
(9732)
(9425)
共检索到309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晨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支柱产业单一,竞争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在产业转型的推动下,循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原则、优势,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谦  
本文结合"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以及典型城市的成功经验,重点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视角,以黑龙江省为例,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优势组合、优势延伸、优势互补、优势再造等四种经济转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以期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卓铭  于蕾  沈桂龙  
资源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已日趋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近年来也进入了国家决策视野。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产业的发展由其储量决定,其整个存亡过程呈"生命曲线"形态,即分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其转型成本、风险不同,因此,应把握最佳转型时机,以减少转型给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白亚楠  刘伟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资源生产的主要基地,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资源型城市由于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必然具有产业结构单一,经营粗放,产业布局分散的特点。随着对资源开发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加之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发展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少的循环经济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热娜·艾尔肯  孙久文  
系统梳理产业创新模式的理论背景,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创新现状,利用随机前沿面板模型分析市场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创新背景下资源型城市3种创新模式的效能。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市场导向型还是技术导向型创新模式下,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的交互项都极大地刺激创新的产出;相对而言,资源型城市重视的技术引进在效能提升方面发挥作用较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  张汉飞  张玉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宣羽  肖立军  熊斌  
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以期寻求资源型城市后续的发展产业,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提出不同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索贵彬  
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已成为国内外共识。而在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的选择是重点,它大致可以确定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直接关系到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总结有关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相关矩阵赋权法和区域产业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核心产业,并以邯郸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城市产业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满希明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无论是从生态环境的恢复还是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更新产业结构,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及拉长资源产业链条,同时要认真解决好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巍  
我国新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资源诅咒"、主导产业低循环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挑战,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低碳化转型发展之路。转型的模式类型有产业延伸模式、低碳产业拉动模式、过渡模式和综合低碳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支航  金兆怀  
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其资源特征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与模式。具体看,林业城镇应选择转向发展路径,以资源带动发展为主要模式,推动形成林业经济型城镇。石油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形成加工制造型城镇。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主导产业转型为主要模式,推动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资源丰富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型城市建设。资源丰富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型城市建设。综合型资源城市应选择转向发展路径,以综合型发展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性城市建设。独立工矿区城镇可选择转移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晓华  郑辉  
丰裕的自然资源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会引起"荷兰病"而使资源型地区陷入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困境,如何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美国的休斯顿与匹兹堡、挪威的斯塔万格和印尼的苏门答腊为例,基于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分析了典型资源型地区的形成原因,讨论了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带来的产业结构特征与发展困境,进而根据转型发展的历程和战略举措,总结出产业多样化+轨道跃迁的美国模式、产业规制+绿色经济的挪威模式、供需调节+出口升级+引资多元的印尼模式,从而为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春生  莫秀蓉  
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不能坐观市场自发演进,要勇于探索,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本文循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为分析起点,通过市场决定的比较优势,配合政府、市场,架构了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I-EIC决策和行动框架。具体为,政府与市场应充分协调,以产业甄别为依据,通过优化禀赋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降低引路成本三个途径,促成地区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构的形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荣佳  付琳  孙晓华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会带来“资源诅咒”问题,而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不可忽视的因素。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从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两个维度讨论了区位因素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机制,利用2003—2019年中国113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区位因素对于资源型城市制造化和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源型城市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过度依赖资源的确会阻碍人均GDP提高;重要港口和铁路干线带来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制造化转型而不利于服务化转型;经济区位方面,本地市场规模能够促进制造业发展,对服务业存在阻碍作用,邻近中心城市产生的虹吸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会抑制资源型城市的制造化和服务化转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制造化转型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只有向服务化转型才能够驱动资源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若愚  张龙鹏  
文章在构建产业转型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贡市1978~2011年的经验数据表明,产业转型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因,且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总结了自贡市的产业转型模式,并从产业转型复合模式的选择、投资结构优化以及确保产业转型政策连续性三个方面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