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96)
- 2023(2570)
- 2022(2327)
- 2021(2154)
- 2020(1736)
- 2019(3558)
- 2018(3691)
- 2017(7137)
- 2016(3675)
- 2015(4258)
- 2014(4338)
- 2013(4257)
- 2012(3976)
- 2011(3640)
- 2010(3715)
- 2009(3454)
- 2008(3283)
- 2007(3382)
- 2006(2999)
- 2005(2332)
- 学科
- 济(15341)
- 经济(15207)
- 管理(11725)
- 业(9770)
- 企(8660)
- 企业(8660)
- 方法(7815)
- 和(5729)
- 农(5650)
- 业经(5222)
- 理论(5134)
- 中国(5098)
- 数学(4766)
- 数学方法(4731)
- 财(3873)
- 人民(3858)
- 社会(3649)
- 消费(3579)
- 农业(3449)
- 结构(3378)
- 经济理论(3188)
- 企业经济(3099)
- 学(3040)
- 环境(3036)
- 水平(2893)
- 消费水平(2891)
- 收入(2730)
- 制(2714)
- 教育(2511)
- 地方(2506)
- 机构
- 学院(54513)
- 大学(52502)
- 济(21594)
- 管理(21506)
- 经济(21166)
- 理学(18604)
- 理学院(18424)
- 管理学(18130)
- 管理学院(18035)
- 研究(16148)
- 中国(12171)
- 财(10924)
- 京(10290)
- 科学(9233)
- 财经(8620)
- 江(7862)
- 范(7701)
- 师范(7649)
- 经(7636)
- 中心(7628)
- 所(7540)
- 农(6927)
- 研究所(6737)
- 州(6606)
- 业大(6595)
- 北京(6410)
- 经济学(6307)
- 财经大学(6221)
- 商学(6214)
- 商学院(6159)
- 基金
- 项目(35573)
- 科学(28444)
- 研究(28136)
- 基金(25286)
- 家(20777)
- 国家(20516)
- 社会(20154)
- 科学基金(18320)
- 社会科(17773)
- 社会科学(17763)
- 省(14644)
- 教育(13422)
- 基金项目(13283)
- 编号(12840)
- 划(11510)
- 成果(10387)
- 自然(10368)
- 自然科(10141)
- 自然科学(10140)
- 自然科学基金(9949)
- 资助(9714)
- 课题(8372)
- 项目编号(7863)
- 部(7835)
- 国家社会(7573)
- 重点(7533)
- 创(7196)
- 年(7101)
- 教育部(7064)
- 发(7047)
共检索到8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付丽娜 龚志民
本文从循环消费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入手,讨论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循环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循环消费 和谐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文启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求政治文化和谐,而且要求国民经济和谐,而国民经济和谐必然要求消费和谐,消费与生产相和谐。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要求我们调整宏观政策实现消费和谐,同时,也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消费问题,高度重视消费经济研究,加强消费经济学科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消费 消费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伟 杨建伟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层面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要求我们彻底摒弃“末端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范式,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严小平
今年“中消协”以“健康·维权”为年主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要真正落实“健康、维权”,就要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商品与服务的检测与监管,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消费者维权观念以及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联系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健康·维权” 和谐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建珊
加强对消费的调控和引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消费领域存在消费率偏低、收入差距扩大、农村消费增长缓慢、消费方式粗放和消费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消费的调控和引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军莲
现阶段我国居民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必须树立一种可持续的消费观,并且要积极制定和完善有关节约能源、资源的配套法律、法规;运用财政、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和规制消费行为;国家要在尊重和保护消费者个人主权的前提下,提倡和鼓励消费者多选择公共消费和集中消费方式,以利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消费模式 和谐社会 可持续消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为综合基础,是一个终极目标,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要求。其基本点,以公平即公正与平等为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要铺垫全民就业(在当前即零家庭失业)和全民社保、全民教育三条底线。要处理好官与民、贫与富、城与乡、劳与资四方面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正与平等 全民就业 人际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玲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话题。从法律视角分析要以分配正义为基础构建其秩序体系,要畅通立法等民意表达机制,要构建起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整合机制,最根本的是要经济发展,正确协调各类利益关系。
关键词:
和谐 分配正义 法律视角 制度 利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志荣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的源泉,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先进性 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祥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雯 王臣 林雪峰 陈爱祖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三个重要理念:一是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所表达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才能确保社会运行的健康、稳定与协调,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