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4)
2023(11864)
2022(10450)
2021(9780)
2020(8093)
2019(19039)
2018(19051)
2017(36681)
2016(20041)
2015(22741)
2014(22773)
2013(22448)
2012(20505)
2011(18344)
2010(18331)
2009(16647)
2008(16216)
2007(14219)
2006(12479)
2005(10231)
作者
(57913)
(47828)
(47720)
(45449)
(30579)
(22982)
(21715)
(18922)
(18347)
(17051)
(16625)
(15996)
(15109)
(15009)
(14892)
(14583)
(14213)
(14179)
(13803)
(13537)
(11936)
(11668)
(11582)
(10927)
(10743)
(10637)
(10590)
(10529)
(9651)
(9443)
学科
(83140)
经济(83057)
管理(57579)
(50993)
(43023)
企业(43023)
方法(41837)
数学(36723)
数学方法(36078)
中国(22558)
(19957)
地方(18671)
(18236)
(17577)
业经(17147)
理论(14703)
环境(13921)
(13882)
农业(13367)
(12347)
贸易(12339)
技术(12248)
(11908)
(11742)
(11272)
(11243)
财务(11162)
财务管理(11137)
教育(10845)
企业财务(10517)
机构
大学(282261)
学院(280593)
管理(115445)
(105828)
经济(103194)
理学(100932)
理学院(99782)
管理学(97587)
管理学院(97091)
研究(90591)
中国(65408)
(61027)
科学(59066)
(46107)
(44533)
业大(43467)
(42865)
中心(41409)
研究所(40873)
(39694)
北京(38411)
(37893)
财经(37822)
师范(37565)
(34413)
(33737)
农业(33550)
(33109)
经济学(30642)
师范大学(30331)
基金
项目(200256)
科学(157554)
基金(144710)
研究(144392)
(125879)
国家(124871)
科学基金(108363)
社会(89530)
社会科(84849)
社会科学(84826)
(78806)
基金项目(77063)
自然(72462)
自然科(70835)
自然科学(70825)
自然科学基金(69452)
教育(66881)
(66238)
资助(60722)
编号(59108)
成果(47153)
重点(44319)
(43106)
(41725)
(40955)
课题(40883)
科研(38157)
创新(38126)
大学(37069)
教育部(36857)
期刊
(110837)
经济(110837)
研究(79445)
中国(50878)
学报(43975)
管理(41190)
科学(40629)
(37799)
教育(33441)
大学(33130)
(32662)
学学(30872)
农业(26930)
技术(26574)
(18661)
金融(18661)
业经(18194)
图书(17693)
经济研究(17061)
财经(16793)
问题(15818)
统计(15358)
技术经济(14423)
科技(14178)
(14176)
(13785)
理论(13761)
(13400)
资源(13163)
实践(12930)
共检索到396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志晖  林岚  丁登山  
城市发展引起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学家研究的热点。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循环城市建设的测算办法,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指数和发展协调系数的概念,并以之测度特定样本循环城市建设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伯华  何清华  刘沛林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发展而来的城市环境问题以及城市资源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学家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城市循环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科教技术系统及人居环境系统四个方面构建了循环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引入了循环城市建设绩效得分及系统协调度作为度量衡,以该两项度量衡值的划分标准来测定特定样本的循环城市建设水平,并以衡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衡阳市循环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协调度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最后,针对衡阳市循环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快循环城市建设的构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慎敏  易理强  周寅康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本文拟根据循环型城市内涵,构建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对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贡献机理,对建设循环型城市提出建设性建议。文章引入“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两个特征向量,将不同时序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二维定位。对珠三角城市群1990-2004年城市发展的研究表明,不同年份的评价水平波动性显著,评价水平最大年份值较最小年份值高出0.786,相当于年平均水平的34.2%;由于波动性显著,其变化趋势显著性较低,总的趋势绩效水平不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海燕  周国华  
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城市 ,它代表了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 ,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景观、生态卫生五个方面初步选取了具体指标 ,以构成相对完整的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然后 ,提出了生态化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 ,并以之来测度生态化水平。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长沙生态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超骕  马振邦  郑憩  邵天然  曾辉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众多低碳城市建设案例,其中的先进经验亟待剖析和总结。基于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的梳理和概述,针对其发展模式、实践要点、空间发展策略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多个维度对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国内外案例城市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异同并对国内低碳城市建设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满希明  
矿业资源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等方面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应将矿矸石的综合利用作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切入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丽红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建设是否合理对未来城市碳排放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城市扩张系数、交通基础设施效率以及人均公共建筑面积和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的国内外比较来说明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过度建设、超前建设或重复建设等建设泡沫,又以美国、日本同期城市化水平时人均粗钢产量作为参考证明了这些建设泡沫的存在,并从科学规划、紧凑发展、适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翟洁  
伴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与深化影响,以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日趋形成,对学习型城市的研究便成为极富现实意义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和探究英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包括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与发展历程、体制与机制及实践模式的研究,并为推进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而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实践性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翟洁  
伴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与深化影响,以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日趋形成,对学习型城市的研究便成为极富现实意义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和探究英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包括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与发展历程、体制与机制及实践模式的研究,并为推进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而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实践性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前龙  
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在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思路,提出了上海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并从构建生态景观、保障生态安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广斌  崔庆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智慧城市被视为重振经济的重要领域,亦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及解决部分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欧洲许多城市都展开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活动,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总结。本文首先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特别是对建设要点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部分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5点启示:战略规划与内容设计、有限预算与资金来源、政府作用与多方关系、公众参与及弱势群体以及对绿色与可持续的关注,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也  龚伦胜  冯长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得以快速扩张,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准确高效地识别城市建设用地对于城市相关研究来说至关重要。现行的城市建设用地识别方法,例如人工测绘和遥感解译,无法兼顾速度与精度两项要求。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空间邻近关系来识别城市建设用地的方法。空间邻近关系源于邻里效应,指空间单元的属性与其周围空间单元的属性之间存在的联系。由于城市建设用地具有成片开发建设的特点,利用地块周围的局部建设用地密度来判断其是否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格网法对京津冀区域进行划分,与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建设用地结果叠加,统计出每个网格内的建设用地面积,并计算出每个网格在多个尺度下的邻近指数。通过选择典型区位的网格,分析其邻近指数变化的模式,设置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识别标准,从而得到了京津冀区域的城市建设用地分布情况。经结果检验,发现该方法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通过数理计算的结果识别城市建设用地,避免了定性方法的缺陷,具有处理高效、结果精确的优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泽光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形势越来越严峻。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许多大城市,老龄化及高龄化程度愈来愈高,并与少子化、空巢化等诸多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黎明  李振华  
本文以复杂系统论和系统动力学为指导,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综合考虑,给出了城市建设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探寻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促进城市建设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市建设模式的进一步合理化,为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