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7)
- 2023(13691)
- 2022(11631)
- 2021(10552)
- 2020(9105)
- 2019(20965)
- 2018(20694)
- 2017(40060)
- 2016(21790)
- 2015(24428)
- 2014(24406)
- 2013(24343)
- 2012(22731)
- 2011(20379)
- 2010(20571)
- 2009(19439)
- 2008(19600)
- 2007(18263)
- 2006(16218)
- 2005(14356)
- 学科
- 济(95856)
- 经济(95744)
- 业(93084)
- 企(74979)
- 企业(74979)
- 管理(72623)
- 农(48167)
- 方法(42286)
- 数学(33793)
- 数学方法(33524)
- 农业(31935)
- 业经(31449)
- 财(28690)
- 中国(21731)
- 务(20522)
- 财务(20501)
- 财务管理(20467)
- 地方(20047)
- 制(19752)
- 企业财务(19316)
- 技术(18304)
- 贸(17526)
- 贸易(17519)
- 易(16994)
- 和(16902)
- 策(16040)
- 理论(15993)
- 学(15615)
- 划(15350)
- 体(14535)
- 机构
- 学院(321202)
- 大学(314103)
- 济(133853)
- 经济(131069)
- 管理(129943)
- 理学(111857)
- 理学院(110695)
- 管理学(109135)
- 管理学院(108543)
- 研究(101068)
- 中国(80056)
- 农(69778)
- 京(65168)
- 科学(62342)
- 财(59985)
- 农业(53950)
- 业大(52900)
- 江(51584)
- 所(51339)
- 中心(48952)
- 财经(47737)
- 研究所(46293)
- 经(43157)
- 州(40132)
- 北京(39775)
- 范(39666)
- 师范(39299)
- 经济学(39183)
- 经济管理(37051)
- 经济学院(35655)
- 基金
- 项目(210811)
- 科学(166847)
- 研究(155300)
- 基金(152806)
- 家(131640)
- 国家(130329)
- 科学基金(113392)
- 社会(99636)
- 社会科(93987)
- 社会科学(93957)
- 省(86538)
- 基金项目(82781)
- 自然(73140)
- 自然科(71443)
- 自然科学(71424)
- 自然科学基金(70234)
- 教育(69724)
- 划(69412)
- 编号(64545)
- 资助(60258)
- 成果(50410)
- 发(46371)
- 部(46370)
- 重点(46270)
- 创(46122)
- 业(44398)
- 课题(42640)
- 创新(42376)
- 国家社会(40319)
- 科研(40191)
- 期刊
- 济(159145)
- 经济(159145)
- 研究(88135)
- 农(70233)
- 中国(61667)
- 财(49405)
- 学报(48271)
- 农业(47418)
- 管理(46696)
- 科学(46428)
- 大学(37143)
- 学学(35294)
- 业经(32861)
- 融(29998)
- 金融(29998)
- 技术(28875)
- 教育(26883)
- 业(25332)
- 财经(23409)
- 经济研究(22081)
- 问题(21770)
- 经(20181)
- 技术经济(18578)
- 版(17055)
- 世界(15865)
- 商业(15767)
- 现代(15687)
- 资源(15471)
- 农村(15295)
- 村(15295)
共检索到477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吕杰 郗凤明
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框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大多数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仅有13.73%的受访农户参与了循环农业工程,循环农业工程建设还有待深入。研究还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技术指导、信贷支持是影响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认为要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参与程度,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农户循环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伟艳 翟印礼
本文基于52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户农业补贴认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基于测度结果,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类型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水平、人均年收入水平、农户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信息获取畅通程度等因素对所有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补贴的激励性、适用性,同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执行,确保政策的时效性。
关键词:
农户 农业补贴政策 认知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农户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目前,循环农业工程正在我国很多省份试点并逐步推开,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循环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农民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农户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以山东、山西、湖北三省循环农业试点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行为,并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试点区大部分农民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农民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动力不足;此外,户主年龄,户主是否兼业,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当地交通条件的满意程度,家庭生活废水数量,家庭农作物秸秆数量是影响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重要因素。所以,为提高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程度,提出了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杰 王志刚 郗凤明
本文以农户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运用多项式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农户秸秆处置方式仍以传统农业利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户主个体特征、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环境关注程度、技术指导、信息获取能力、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村距县城距离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秸秆处置行为方式。为提高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要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综合补贴和资金扶持,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长存 吴敬学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智利 周娟 肖艳春
一、引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引擎,作用巨大。近些年,党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倩倩 杨林超 姜雪梅 温亚利 贺超
2008年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林木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了林地的承包经营关系,但也造成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低,不利于实施集约经营,限制了集体森林资源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Probit模型对辽宁省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样本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村内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林地面积、家庭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担任干部及人均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林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能,进而推进农户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长存 汪必旺 吴敬学
针对以农户需求为中心的技术采纳的关注,对解决"两型农业"技术转化与扩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辽宁省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研究了涵盖农业生产不同环节的6类"两型农业"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经营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会基于技术特征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采用行为。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细碎化、户主外出务工、家庭劳动力转移、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参加培训、农地细碎化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瑶 王倩
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多个随机变量与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理论,构建该地区农户收入水平与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模型,从而定量判别各影响因素的变动对农户收入来源的不同作用程度。结果表明昌图先农民收入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和劳动报酬收入,在此基础上得出要使此地农民的收入得到稳步增长需要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等以建立农民收入长效增长的经济体制。
关键词:
典型相关分析 收入水平 冗余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伟艳 王新利
为了确定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的农业经营行为产生机理的影响,找出影响农户经营行为的核心要素,进而确定农业补贴政策应当如何调整,本文通过对525户农户的实地调查分析,发现农户对农业经营认知因素看重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其中一些核心要素直接影响了各类农户的农业经营行为的产生。此外,基于调查数据获知,不同类型的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且认知程度对农户的农业经营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基于二者的关联性,国家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时不仅应差别考虑不同类型的农户,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而且应将政策的激励重点逐步转向引导、鼓励农户规模化经营及提高环保意识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昀陶 李旻 司亚伟 梁中辉
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与日俱增,农民发生了从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职业分化调整。农民职业分化有利于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基于辽宁省清原县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职业分化现状和农民职业分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耕地面积、距县城距离对农民职业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职业分化 职业类别 转移人口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少静 翟印礼
首先从地方宏观政策、家庭情况、非农收入比重、林业资源数量、林业生产投入5个方面进行研究假设,并根据假设确定了13个变量;然后采用Logit模型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分别找出林农林地流转、转出和转入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是否知道林权交易市场、感觉流转花费时间、感觉流转难易程度、从事农业劳动人数、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土地调整次数、林地面积和林业生产投入时间对林地流转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
林农 林地流转 决策行为 实证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丽 吕杰
20世纪90年代,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东北旱作区开展示范应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户的选择行为对其推广和应用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通过农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户主是否接受过保护性技术的相关培训、秸秆是否主要还田,以及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预期收入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静 王志刚 牛亚丽
本文通过对辽宁3县市48个村庄的调查作为研究基础,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现状和效果进行分析。在整体上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认可度较高,政策拉动农户消费需求的效应较为明显,但还存在财政补贴吸引力相对不足等问题。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购买家电产品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申领补贴时间和产品价格对农户家电购买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而农户购买家电产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政策的认知程度、品种需求、水电设施、通信网络和销售地点对农户家电购买意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