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6)
- 2023(12048)
- 2022(10557)
- 2021(9939)
- 2020(8359)
- 2019(19079)
- 2018(18901)
- 2017(36384)
- 2016(19966)
- 2015(22153)
- 2014(21841)
- 2013(21625)
- 2012(19540)
- 2011(17640)
- 2010(17185)
- 2009(15606)
- 2008(14992)
- 2007(12777)
- 2006(10967)
- 2005(9234)
- 学科
- 济(74669)
- 经济(74580)
- 管理(58561)
- 业(55053)
- 企(45878)
- 企业(45878)
- 方法(37571)
- 数学(32686)
- 数学方法(32365)
- 农(20241)
- 财(18805)
- 中国(18135)
- 学(18066)
- 业经(16926)
- 贸(14589)
- 贸易(14582)
- 地方(14415)
- 易(14156)
- 农业(13764)
- 技术(12773)
- 务(12411)
- 环境(12390)
- 财务(12353)
- 财务管理(12335)
- 理论(12316)
- 和(12203)
- 制(12130)
- 企业财务(11702)
- 划(11292)
- 银(10317)
- 机构
- 大学(281724)
- 学院(278949)
- 管理(114694)
- 济(105920)
- 经济(103674)
- 理学(101353)
- 理学院(100223)
- 管理学(98446)
- 管理学院(97975)
- 研究(91129)
- 中国(64812)
- 科学(60980)
- 京(59351)
- 农(52051)
- 业大(48512)
- 所(46096)
- 财(45464)
- 研究所(42909)
- 农业(41474)
- 中心(40909)
- 江(38056)
- 财经(38018)
- 北京(36739)
- 范(35907)
- 师范(35438)
- 经(34765)
- 院(32945)
- 州(31235)
- 经济学(30646)
- 经济管理(29803)
- 基金
- 项目(204223)
- 科学(159334)
- 基金(148669)
- 研究(142543)
- 家(132206)
- 国家(131132)
- 科学基金(111904)
- 社会(89047)
- 社会科(84339)
- 社会科学(84316)
- 基金项目(80681)
- 省(79890)
- 自然(76426)
- 自然科(74634)
- 自然科学(74611)
- 自然科学基金(73283)
- 划(68076)
- 教育(65024)
- 资助(60472)
- 编号(57301)
- 重点(45467)
- 成果(44341)
- 部(44165)
- 创(42763)
- 发(42378)
- 科研(39909)
- 创新(39820)
- 计划(39102)
- 课题(38569)
- 大学(37400)
- 期刊
- 济(106985)
- 经济(106985)
- 研究(75176)
- 学报(52331)
- 中国(46541)
- 农(45946)
- 科学(45449)
- 管理(39629)
- 大学(38250)
- 学学(36387)
- 财(32345)
- 农业(31938)
- 教育(27569)
- 技术(21665)
- 融(18916)
- 金融(18916)
- 业经(18784)
- 财经(17549)
- 经济研究(17306)
- 业(16629)
- 科技(15582)
- 经(14808)
- 业大(14420)
- 图书(14338)
- 问题(14198)
- 版(14136)
- 理论(13525)
- 技术经济(13008)
- 资源(12939)
- 商业(12652)
共检索到379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华 朱征 杨朦晰 李艳
领导底线心智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业绩要求的底线目标而忽略道德准则等其他需要优先考虑事项的一种思维模式。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本研究通过分析245对上下级匹配数据发现:当团队领导者底线心智程度较高时,团队成员更可能为获取本团队的利益而实施不道德行为,即亲团队不道德行为。道德推脱在领导底线心智与员工亲团队不道德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领导底线心智可能使员工通过在心理上将亲团队不道德行为归责于作为权威人物的领导者,或者以团队利益为指向为亲团队不道德行为开脱,而减轻道德负罪感和良心谴责。同时,团队成员对团队领导的认同程度越高,领导底线心智的上述影响作用越强。亲团队不道德行为往往会加剧团队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团队间协作,对组织有较大危害。本文的研究结论提示企业,应警惕和纠正领导者的底线心智,培养大局观,加强对员工的道德引导,促进团队间的良性竞争与协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华 朱征 杨朦晰 李艳
领导底线心智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业绩要求的底线目标而忽略道德准则等其他需要优先考虑事项的一种思维模式。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本研究通过分析245对上下级匹配数据发现:当团队领导者底线心智程度较高时,团队成员更可能为获取本团队的利益而实施不道德行为,即亲团队不道德行为。道德推脱在领导底线心智与员工亲团队不道德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领导底线心智可能使员工通过在心理上将亲团队不道德行为归责于作为权威人物的领导者,或者以团队利益为指向为亲团队不道德行为开脱,而减轻道德负罪感和良心谴责。同时,团队成员对团队领导的认同程度越高,领导底线心智的上述影响作用越强。亲团队不道德行为往往会加剧团队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团队间协作,对组织有较大危害。本文的研究结论提示企业,应警惕和纠正领导者的底线心智,培养大局观,加强对员工的道德引导,促进团队间的良性竞争与协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东妹 何路峰 陈默
现有研究聚焦于员工从事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原因及其影响,忽视了领导从事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会对员工工作态度产生的影响。基于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领导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对于员工耻辱感以及员工情绪枯竭的影响。通过一项对115名企业人员的实验研究以及对国内一家药品销售连锁企业的209名销售人员的三阶段问卷调查,本文的结果表明:面对领导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仅道德认同高的员工才会产生耻辱感,从而产生情绪枯竭。本文丰富了组织环境中领导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后续影响机理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时更好地采取措施应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光 卢娜
本研究结合工作保存视角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以及底线心智和同事工作重塑分别发挥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三个时点对464名员工的调查分析发现:工作不安全感正向影响底线心智,并进一步正向影响亲组织不道德行为;同事工作重塑有助于缓解工作不安全感对底线心智的影响,以及工作不安全感通过底线心智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间接影响。本研究从工作保存的角度揭示工作不安全感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关系,丰富了对于工作不安全感影响机制与结果的理论见解,同时也为组织提供了有关如何有效干预和抑制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实践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修文 杨国坤 肖金岑 刘雪梅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明星员工为什么可能投入到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中。对377名员工的两阶段问卷数据分析显示,明星员工与亲组织不道德行为有正向关系,且职场焦虑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面子观念正向调节了明星员工与职场焦虑的正向关系,以及明星员工通过职场焦虑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间接影响。即当面子观念较强时,明星员工通过职场焦虑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强
与企业单次败德行为影响因素相比,企业重复不道德行为有着独特影响因素。通过模型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每况愈下、羊群效应、企业道德声誉三个假设因素对企业"重复不道德"行为有着显著影响,但影响效果与范围有差异。政府应着重监管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低行业利润水平、企业道德声誉不佳的企业,并注意发挥羊群效应双刃剑的作用,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意识与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伟 刘益 王龙伟 刘婷
近年来,由企业不道德行为引发的企业"丑闻"已经导致许多著名企业的破产,这也使得企业不道德行为成为管理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国内关于企业不道德行为的研究相对薄弱。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国外对于企业不道德行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不道德行为的内涵和测量;接下来梳理了不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流派,对不道德行为的前因和结果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对企业不道德行为的管理方式;最后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不道德行为 内涵 前因 结果 道德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敏
组织中员工的道德行为深受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影响。文章试图考察能影响员工道德行为的一些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如关系的强弱、榜样的作用以及由网络结构所带来的监管和声誉的影响等,以期为管理实践作出一些理论指引。
关键词:
社会关系网络 道德行为 监管 声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伟 周茵 房路生
营销不道德行为作为一种渠道合作中的品行不端行为,受到了营销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渠道合作中欺骗型和狡猾型不道德行为对渠道成员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的影响机理,以及网络嵌入分别对欺骗型和狡猾型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效果。基于225份来自供应商和分销商交易关系的调查问卷,通过SPSS的线性回归分析对本文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供应商狡猾型和欺骗型不道德行为对分销商的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具有负面影响,而供应商的网络嵌入则能够有效抑制供应商的两种不道德行为。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嵌入来有效管理渠道合作中的不道德行为,进而提高合作伙伴的公平感知,并最终促进营销渠道成员之间的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茅锐 张文青 范文
介绍了美国历史协会处理类似问题的传统举措和新千年之后采取的新措施,并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我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金岑 程豹 罗文豪
基于“涓滴”效应框架和社会学习理论,本文构建一个“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基层员工”逐级影响的多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不道德行为的“涓滴”效应。针对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收集了87个团队共450名员工的多时点上下级追踪配对数据。研究表明:高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对中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对基层员工工作场所偏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在高层领导者不道德行为影响基层员工工作场所偏离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上下级社会交换正向调节了下属的学习效果。本文丰富了不道德行为在组织中的传播机制研究,同时也启示领导者“以身作则”式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贡献、局限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君 朱梦霆 杨均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引入员工失败学习和组织创新支持感的双重补偿手段,构建了一个延展性目标引发不道德行为的两阶段被调节中介模型。通过对8家企业的390个样本分析后表明,组织延展性目标的极端困难和极端新颖会加重员工职场焦虑进而引发不道德行为,而员工失败学习和组织创新支持感能够缓解员工的威胁感知并使其获得情感支持和资源补偿,从而弱化延展性目标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负面效应,抑制不道德行为的蔓延。本研究揭示了延展性目标的黑暗面并为企业将其化危机为契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永强 李剑南 史亚莉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员工非道德行为在国外刚刚起步,而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整理和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员工非道德行为的影响,并以销售人员为例分析了关系类型和关系结构与非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过去研究中的不足,并指出了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浩 吴东姣 张印鹏
以我国26所高校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道德领导理论框架,探析导师的道德领导对研究生德育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导师道德领导对研究生道德行为表现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导师对研究生的尊重、包容和导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对研究生培养道德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导生关系、团队道德氛围是增强导师道德领导对研究生道德行为影响的两个中介作用机制,其中导生关系的融洽居于首要地位;导师指导方式在导师道德领导对研究生道德行为表现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导师道德领导上的效果。建议提升导师的道德领导水平,重视导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关注团队道德氛围的"场域作用",营造支持性的道德氛围,从而形塑良善的研究生德育治理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新奇 栾宇翔 赵国龙
当前学界对包容型领导能给组织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已作较多研究,但较少关注其消极影响。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提出包容型领导会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和道德推脱,从而正向影响不道德亲组织行为。基于多个企业的207份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会正向影响下属不道德亲组织行为,领导-成员交换和道德推脱中介了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对包容型领导理论作出了一定贡献,首次揭示了其消极影响,并丰富了不道德亲组织行为前因研究。据此,管理实践中要重视包容型领导负面效应,依具体管理情境谨慎使用包容型领导,管理者应成为员工的道德模范,与其构建积极社会交换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