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8)
2023(13789)
2022(11451)
2021(10771)
2020(9063)
2019(20810)
2018(20724)
2017(39381)
2016(21018)
2015(23761)
2014(23445)
2013(22487)
2012(20254)
2011(17930)
2010(17872)
2009(16265)
2008(15654)
2007(13523)
2006(11672)
2005(9936)
作者
(59041)
(49258)
(49142)
(46866)
(31386)
(23607)
(22107)
(19302)
(18782)
(17511)
(16963)
(16635)
(15781)
(15348)
(15309)
(15097)
(14771)
(14427)
(14332)
(14229)
(12120)
(12053)
(12017)
(11491)
(11115)
(10899)
(10753)
(10602)
(9805)
(9738)
学科
(83490)
经济(83383)
管理(62877)
(58123)
(50455)
企业(50455)
方法(43549)
数学(36834)
数学方法(36112)
(21079)
(20970)
中国(19582)
(19398)
业经(18815)
理论(18200)
(15233)
农业(13779)
(13632)
财务(13558)
财务管理(13528)
地方(13483)
(13311)
(13250)
贸易(13243)
(12851)
企业财务(12830)
技术(12403)
(12016)
银行(11992)
(11900)
机构
学院(295356)
大学(293996)
管理(119028)
(113586)
经济(111159)
理学(104055)
理学院(102948)
管理学(100628)
管理学院(100102)
研究(91682)
中国(69590)
(61158)
科学(58290)
(52666)
(44915)
(44266)
中心(43426)
业大(43320)
财经(42807)
(42522)
研究所(40761)
(39643)
师范(39171)
(39011)
北京(37558)
农业(35278)
经济学(34373)
(34303)
(33809)
财经大学(32112)
基金
项目(208393)
科学(166715)
基金(154337)
研究(148817)
(135377)
国家(134354)
科学基金(117486)
社会(95115)
社会科(90282)
社会科学(90262)
基金项目(81240)
(80978)
自然(78815)
自然科(77107)
自然科学(77088)
自然科学基金(75710)
教育(70449)
(68655)
资助(63994)
编号(60009)
重点(46939)
成果(46552)
(45764)
(43423)
(43317)
课题(40832)
科研(40763)
创新(40546)
国家社会(39658)
教育部(39573)
期刊
(117539)
经济(117539)
研究(77452)
中国(52317)
学报(45550)
管理(44182)
科学(43439)
(41137)
(38692)
大学(35489)
学学(33734)
教育(32418)
技术(28644)
农业(26435)
(20740)
金融(20740)
财经(20689)
业经(20449)
经济研究(19207)
(17754)
统计(16216)
问题(14901)
(14659)
(14271)
(14251)
技术经济(14037)
商业(13552)
科技(13299)
资源(13109)
决策(13100)
共检索到411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章郡  温碧燕  方忠权  梁明珠  
文章以中国典型徒步旅游地武功山为例,首先基于纵向GPS数据,运用地理统计方法揭示了徒步旅游者的行为模式演化规律;其次根据与GPS关联的用户信息,分析了徒步旅游者的群体特征差异;最后基于网络文本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探讨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徒步旅游者行为模式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徒步范围逐渐缩小,设施利用明显增加,徒步难度显著下降。(2)徒步旅游者群体从户外精英变得日趋大众化。徒步旅游者的客源地逐渐分散,女性比例明显提高,徒步经验显著下降。(3)武功山徒步环境的巨大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章郡  方忠权  
以中国著名的徒步旅游目的地江西省武功山为例,基于2008—2019年的GPS轨迹及其关联数据,运用K-means聚类、多项logistic回归等方法,研究徒步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并从时空演变的视角分析徒步旅游空间行为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徒步旅游空间行为模式可以分为开线型、自虐型、穿越型、休闲型4种类型。(2)徒步旅游空间行为模式受旅游者特征因子的影响,其中到访次数因子影响最大,其次为性别、客源地、徒步经验等。(3)徒步旅游者群体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徒步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的演化。徒步旅游空间行为模式表现出"开线型-自虐型-穿越型-休闲型"的演化规律,呈现出"从分散到连接、从混乱到有序、从挑战到休闲"的演化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一群  杨桂华  
将旅游净生态足迹的思想首次引入国内,阐述其内涵及计算方法,应用于云南梅里雪山腹地——雨崩村的徒步旅游者,对高生态足迹地区游客到低生态足迹地区进行旅游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停留时间下,游客到雨崩徒步旅游一次的旅游净生态足迹会很小甚至出现负值,说明进行这样一次旅游活动对于减轻全球环境压力是有贡献的,对"旅游是一种高消耗的活动"的绝对性提出质疑。从寻找游客旅游毛生态足迹和客源地日常生态足迹之间差异的角度提山的旅游净生态足迹不仅可以从宏观角度对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还可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为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提供策略指导。最后分析讨论了旅游净生态足迹的三种取值情况,及旅游者从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洋  周星  徐颖儿  吴问津  袁佳欣  
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身体转向”的背景下,微观身体逐渐成为窥探旅游体验的关键视角。研究基于身体现象学,构建了旅游者Flow体验生成与意义分析框架,利用感官民族志等方法对稻城亚丁徒步旅游者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徒步旅游者的旅游世界“知觉场”形成源于外部环境对其身体感觉、运动通道、多感官知觉等具身体验的不断刺激;(2)作为“具身-认知”的过程,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生成源于技能与挑战的平衡,且主客互动推动旅游者获得新的认知体验;(3)徒步旅游者Flow体验的意义蕴含在具身实践的身体知觉与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并通过主体知觉意识、情感体验、价值判别所呈现;(4)Flow体验状态意味幸福情绪的获得,最终给予真实自我和真实世界的价值判断。研究尝试从身体现象学视角出发,对体验领域的Flow体验进行研究,是对旅游体验研究话题扩展的有益尝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兵  傅云新  熊元斌  
为揭示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检验低碳旅游情境下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自我效能感对低碳旅游意愿的影响效应。通过对512份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对低碳旅游意愿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尤其是行为态度的影响力更强烈;(2)尽管主观规范未能直接作用于低碳旅游意愿,而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与低碳旅游意愿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的干预路径与管理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嘉祺  姜珊  陶犁  
旅行的"时空体验流"可以将体验的各个方面解构或表示为一系列"行为要素",同时个体难忘旅游体验会受到时空要素的影响。文章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在时空行为上引入难忘旅游体验,探索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与难忘旅游体验的关系以及时空要素的影响。通过现场收集GPS轨迹数据,并开展问卷调查,邀请天坛公园旅游者363人,有效样本174份;运用SPSS和ArcGIS分析,结果显示:首先,旅游者的时空行为模式差异体现在时空体验流中的空间移动、时间分配和停驻行为,并对应着不同的难忘旅游体验维度和强度;其次,高难忘旅游体验对应着旅游者非常投入、放松和有意义的体验特点,以及游览时间长、多停驻行为和节奏变化明显的时空行为模式,低难忘旅游体验反之;再次,旅游者对时空条件和约束的不同响应产生了对时空行为模式和难忘旅游体验的影响作用。该研究可为精细刻画旅游行为、准确把握旅游者体验的深层次需求、实现基于个体行为数据的旅游预测和结构化分类提供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敏  沈世伟  
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所推出的"十条古道"各有不同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开发意愿来说,既有自上而下的保护与再利用也有自下而上的保护与再利用。在此其中,无论是古道徒步爱好者还是村委会负责人还是镇政府领导,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分析徒步古道开发的不同模式的成因,发现经济支持占主导、民众意识是关键以及乡村精英的不同前瞻意识是主要三大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卞显红  
该研究基于Lancaster最初关于消费者分析———产品特性方法的研究,及由Koppelman构建的消费者交通规划方法,构建了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式。此模式中,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特性在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平  谢礼珊  
Li等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旅游悖论":人们离开熟悉的惯常环境,却又回到一个熟悉的目的地旅游",或称之为旅游者"求新-重游"悖论。破解旅游者"求新-重游"悖论是旅游者行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然而这一悖论尚未得到深入讨论。鉴于此,文章基于消费者选择过载理论首先提出"到此一游"假说作为理论解释,然后通过多个旅游网络平台采用随机抽样和等距抽样方法,收集了986 359条旅游者初游和重游行为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求新-重游"旅游者的相对比例约为97∶3,旅游者"到此一游"假说得到验证,同时还检验了旅游者重游可持续性和重游周期律。文章的理论贡献在于深化了对旅游者重游行为规律的认识,同时丰富了产品异质性对消费者重购行为系统性影响的相关研究。研究结论对旅游目的地营销和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完善我国现行旅游统计标准提供了新的概念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金豹   沈梦程   张德彪   
散客旅游日益增多,对于自由行游客目的地规划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让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群体规划最优旅游路径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研究自由行中旅游者群体行为对旅游最优路线选择的影响,以旅游者个人偏好为自变量,旅游随行群体行为为调节变量,目的地景区兴趣度为中介变量,以实现因变量最佳路径的选择。研究得出:一是个人偏好会影响群体对目的地的兴趣度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二是群体行为偏好对个人偏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最终影响最优路径的选择;三是群体中的正式或非正式领导对群体偏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方世敏  陈攀  
根据旅游者风险规避理论,我国目前的旅游消费陷入了一种"风险规避恶性循环",而提倡诚信经营、引入公开化、透明化运营机制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有效措施。据此可重新安排导游服务消费过程,实行导游服务信息公开、明确定价,消费者自主选择导游,从而解决导游薪酬、管理体制、培训和晋升等问题,构建"以导游服务管理公司为管理主体,以旅游消费者利益为制度安排最终目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监督调控,旅行社灵活聘用"的理想导游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萍  
滇西北旅游区是云南省一处重要的高原雪山峡谷旅游区 ,赴滇西北旅游者在区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旅游行为特征。对这些行为模式及其成因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区域各地州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做出审慎的判断和安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燕  徐建华  王占永  
旅游者的空间分异是表现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框架,从市域尺度出发,探索入境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从全域空间分异来看,入境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空间分布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依赖性),存在"中心-外围"的空间集聚特征,旅游者的高值城市与高值城市相邻接,低值城市与低值城市邻接。(2)入境与国内旅游者的局域空间分异,在显著性水平下皆为低低(LL)类型占较大比例,表明旅游城市间存在着正的空间效应及扩散作用,但发展水平不太均衡,呈现出东部沿海城市优于内陆城市,重点旅游城市优于一般城市的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吴楠  
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旅游网站进行信息搜寻进一步做出旅游决策。文章从广告心理学角度出发,应用效果层次模式(HOE模型),借助AMOS 21.0软件和SPSS19.0软件,将网站创意元素作为外在刺激因素,探讨其如何通过旅游者的认知、情感阶段,进而影响其旅游意向。研究表明,网站创意对网站察觉有显著影响,旅游网站的创意越强,旅游者最终做出旅游决策的可能性越大。但网站创意不会直接形成目的地察觉,必须经网站察觉才能形成对目的地的察觉。网站创意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说服旅游者:一条是旅游者受到网站创意元素的刺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吴楠  
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旅游网站进行信息搜寻进一步做出旅游决策。文章从广告心理学角度出发,应用效果层次模式(HOE模型),借助AMOS 21.0软件和SPSS19.0软件,将网站创意元素作为外在刺激因素,探讨其如何通过旅游者的认知、情感阶段,进而影响其旅游意向。研究表明,网站创意对网站察觉有显著影响,旅游网站的创意越强,旅游者最终做出旅游决策的可能性越大。但网站创意不会直接形成目的地察觉,必须经网站察觉才能形成对目的地的察觉。网站创意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说服旅游者:一条是旅游者受到网站创意元素的刺激,形成积极的网站态度,最终选择该旅游网站推荐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条是旅游者通过网站获取目的地信息,形成目的地察觉后,随着对目的地了解不断加深,形成积极的目的地态度,最终形成去往该目的地的旅游意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