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0)
2023(5295)
2022(4622)
2021(4242)
2020(3408)
2019(7861)
2018(7366)
2017(13144)
2016(6976)
2015(7799)
2014(7936)
2013(8115)
2012(7957)
2011(7717)
2010(7905)
2009(7793)
2008(7258)
2007(6208)
2006(6073)
2005(5615)
作者
(21261)
(18144)
(18011)
(17360)
(11607)
(8778)
(8003)
(6917)
(6880)
(6558)
(6372)
(6203)
(6143)
(5863)
(5589)
(5485)
(5375)
(5220)
(5131)
(5019)
(4755)
(4359)
(4307)
(4296)
(4208)
(4165)
(3856)
(3785)
(3652)
(3644)
学科
(56958)
经济(56937)
地方(17193)
管理(16780)
方法(15766)
(12950)
数学(12844)
数学方法(12780)
地方经济(12030)
中国(11454)
(10138)
业经(9622)
(9480)
企业(9480)
(9192)
农业(6830)
环境(6749)
经济学(6615)
(6113)
理论(6098)
(5930)
金融(5929)
(5897)
(5777)
(5569)
产业(5358)
(5276)
贸易(5272)
资源(5182)
(5131)
机构
学院(111472)
大学(110422)
(55825)
经济(54865)
研究(45916)
管理(38126)
中国(34109)
理学(31653)
理学院(31122)
管理学(30620)
管理学院(30383)
科学(26313)
(23682)
(23308)
(23088)
研究所(20960)
中心(19766)
财经(18389)
经济学(18329)
(18108)
师范(18000)
(16732)
(16553)
经济学院(16065)
(15980)
北京(15480)
师范大学(14747)
(14582)
科学院(14391)
(13928)
基金
项目(66458)
科学(52610)
研究(48772)
基金(48600)
(42021)
国家(41693)
科学基金(35270)
社会(33758)
社会科(32032)
社会科学(32023)
(26280)
基金项目(25780)
教育(21296)
(20810)
自然(20772)
资助(20455)
自然科(20185)
自然科学(20181)
自然科学基金(19814)
编号(17889)
(16806)
重点(15346)
成果(14541)
国家社会(14530)
(14219)
发展(14090)
(13929)
课题(13464)
(13417)
经济(13304)
期刊
(75006)
经济(75006)
研究(39909)
中国(22895)
(17217)
科学(16006)
管理(15256)
学报(15045)
(13680)
经济研究(12588)
大学(11572)
学学(10775)
财经(10078)
业经(9896)
(9896)
金融(9896)
农业(9698)
问题(9405)
技术(9324)
教育(9000)
(8918)
(7396)
世界(7151)
(7070)
国际(6992)
技术经济(6885)
(6345)
旅游(6345)
(6345)
经济问题(6241)
共检索到188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桥,杨载田  
徐霞客的《楚游日记》 ,经济地理内容丰富。本文结合有关史料分析 ,概括出明代湘南农业、手工业、采冶业以及交通运输、集市贸易等有关经济地理要素的发展状况 ,对现代湘南经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高海,向笛楼  
我国明末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年(公元一六七三年)正月十一日至闰四月初七日,在湖广省布政司南境(即楚南)三府十八州、县(相当于现在湘东南地区的二十七县、市)进行了踏勘,历时115天,行程约1500kg,写旅行考察记录《楚游日记》(简称《日记》,下同)五万七千余字,对湘东南地区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进行了精细的描绘,特别是对旅游资源成功的考察与研究,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载田,谢庭生  
徐霞客历尽艰难险阻 ,对永州地区的风景名胜进行了考察 ,热情赞美了永州地区山水风光和人文胜迹 ,对永州现代旅游开发富有启示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晋光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其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史料与环境保护经验。本文尝试对徐霞客的生态观做一分析和研究,以求充分认识徐霞客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与贡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国城  
徐霞客的贡献主要是在地理学和地貌学,但是他在游记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内容上,更重要是,他在描写各种奇险壮丽自然风光的同时,有机地记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探险家发掘这种自然美,追求这种自然美的探险过程,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印象,而是执着发掘的探索精神与藏奇蕴秀的自然美的结合。艺术上,他能吸收前人和同代人游记创作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钟楚依   吕佳   王奕铧  
[目的/意义]立足数字人文视域,对《徐霞客游记》游踪信息和情感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细粒度剖析,在验证文学、历史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结论基础上,为学者们后续研究《徐霞客游记》提供助力参考。[方法/过程]藉由QGIS工具和GPT-3模型,通过数据采集、清洗、统计、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徐霞客游记》游踪信息和情感信息,挖掘游记文本背后的深层信息。[结果/结论]直观展现《徐霞客游记》的游踪及情感信息的时空分布,将数据思维引入《徐霞客游记》的内容挖掘中,丰富游记体裁研究范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於清  
明代徐霞客不仅是一个注重地质科考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对明代生态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论述当时我国名山大川的环境破坏问题,蕴含者丰富的朴素生态文明观。深入发掘徐霞客的朴素生态文明观,从认识上可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继承传统生态智慧;从价值选择上可帮助人们寻找精神的栖息地,倡导绿色文明的诗意生活;从实践选择上可引导我们坚持道德引导和法律监督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保护生态环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廉红红  
徐霞客一生从事旅游考察,足迹几遍天下。他以其“奇游”和“奇文”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泣。本文独辟蹊径,从他投身地理事业的客观环境入手,分别从家族和社会两方面的因素来探究形成徐霞客奇幻人生的驱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韩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小玫  
"能至"、"能言"、"能文",乃旅游的三大境界。"能至"方可"言"、"文"。在旅游体系中,"能至"处于基础地位,"能文"则是最高境界。笔耕,无异于我国明代地理学家与探险家徐霞客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值此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之际,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根据自身对世界文学长廊中生态文学作品的比较和认识,挖掘与解读《徐霞客游记》体现的创作姿态,以及它在生态保护,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良心等方面的价值。徐霞客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同时足以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状况,为整个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小玫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际交流意象,引出对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及规范管理可能的向度的探讨,并上升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明代,特别在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使用奴婢、从事商品生产的经营地主。以缙绅地主为多。如文献记载,这些地主"役僮隶"、"僮奴几二千指"、"课僮仆力耕稼"、"多买奴仆"、"臧获以数百指"、"僮婢数十百指"、"臧获之指千"、"多买僮仆"等等。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有的兼营棉纺织。妇人主事的家庭尤其如此。如王世贞所记金孺人事迹是"课耕及理纺织丝枲场圃委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一、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与当代资本主义西方媒体在千年交替之际,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或干年思想家。得票率最高的前四位是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马克思高居榜首。评选一千年中在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是以其学说著作和社会影响为根据的。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特别提出《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在过去一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作为对人类社会有着至深影响的革命家和科学家,已离开世间整整140年了。时至今日,我们谈论和研究马克思,都要回到《资本论》这一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中去。因为《资本论》实现了对“历史科学”的具体呈现和人类文明的科学书写,它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资本论》直面人们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而深刻洞察到了历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全面剖解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逻辑。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充分表露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他始终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点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并由此提出了摧毁资本机制的颠覆性、革命性方案。《资本论》充分践行了马克思“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革命宣言。《资本论》是宝贵经典,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认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都需要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它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仍对当代世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