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
- 2023(2081)
- 2022(1777)
- 2021(1601)
- 2020(1388)
- 2019(3199)
- 2018(3061)
- 2017(5479)
- 2016(3208)
- 2015(3682)
- 2014(3504)
- 2013(3650)
- 2012(3556)
- 2011(3276)
- 2010(3292)
- 2009(2963)
- 2008(2919)
- 2007(2697)
- 2006(2472)
- 2005(2333)
- 学科
- 济(10797)
- 经济(10777)
- 管理(6833)
- 业(6223)
- 学(5304)
- 企(4995)
- 企业(4995)
- 方法(4565)
- 数学(3891)
- 数学方法(3800)
- 中国(3280)
- 农(2894)
- 财(2720)
- 制(2310)
- 和(2284)
- 地方(2213)
- 业经(2184)
- 农业(1970)
- 贸(1966)
- 贸易(1965)
- 理论(1938)
- 易(1910)
- 融(1799)
- 金融(1798)
- 及其(1745)
- 教育(1681)
- 银(1650)
- 体(1634)
- 水产(1612)
- 银行(1610)
- 机构
- 大学(48780)
- 学院(46417)
- 研究(23094)
- 科学(17560)
- 中国(16371)
- 济(15669)
- 农(15564)
- 经济(15274)
- 所(13969)
- 管理(13091)
- 研究所(13002)
- 农业(12509)
- 京(12206)
- 业大(11338)
- 理学(10884)
- 理学院(10685)
- 管理学(10265)
- 管理学院(10216)
- 中心(9399)
- 院(9017)
- 省(8849)
- 室(8513)
- 江(8214)
- 北京(8009)
- 农业大学(7757)
- 实验(7739)
- 科学院(7418)
- 实验室(7406)
- 研究院(7314)
- 业(7313)
共检索到77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季水娟
文章在介绍古越藏书楼的过程中,穿插了对其藏书宗旨、管理制度、服务方式、人员配置乃至楼舍建筑模式的评论,并在评论的过程中,突出了古越藏书楼的古为今用。
关键词:
古越藏书楼 古为今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少明
古越藏书楼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开放性图书馆。开放性图书馆包括“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和“公有公用”的公共图书馆。“公有公用”和“私有公用”在“公用”方面虽然相似,但却有本质上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古越藏书楼属“私有公用”的私立图书馆,这一点决定了她不是公共图书馆,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图书馆百年历史中最早出现的公共图书馆。
关键词:
古越藏书楼 私有公用 开放性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那艳 周公旦
绍兴作为浙东史学和浙东派藏书的重镇,其私家藏书文化深受浙东学术经史并重、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极具地域特色。绍兴藏书文化具有世家藏书、学者藏书、抄藏兼刻、藏而善思、典籍致用等地域特征,还体现了一定的藏书开放性与服务社会的潜在功能。在清末“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受绍兴藏书文化的浸润与影响,徐树兰先生创建了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古越藏书楼,成为私家藏书楼向公众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的引领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那艳 吴汉华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关键词:
民间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古越藏书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费毓龙
我退休前在徐家汇藏书楼工作。楼中的外文古籍负盛名于世。我每接触这些古籍,总是爱不释手,进书库后总是流连忘返。在这里我见到了第一部先秦典籍的拉丁文木刻本,也见到了徐光启所译《几何原本》的底本。这些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之路的著述,以及徐光启、李之藻、利玛窦、殷铎泽、钱德明等文化交流的使者,宛如繁星点点嵌缀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苍穹上。吸引我的还有这些古籍所宣示的那种艺术底蕴,印刷和雕板的图案、字体清丽古朴,人物传神欲动,历数百年而线不断,纸不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络兆平
徐时栋是清代浙东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他生活在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年代,两遭兵火,所著多有散佚,所藏图籍亦一再被毁。然而他毫不气馁,藏书失而复聚,从烟屿楼到城西草堂和水北阁,其经历在我国藏书楼史上是罕见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纪晓平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收藏图书曾达三十余万卷,堪称中国近代藏书第一楼。200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重点介绍了富厚堂藏书楼的内容组成及其藏书价值。
关键词:
曾国藩 富厚堂 藏书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爱武
何光岳先生是著名的中华民族源流史研究专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长期从事远古历史和炎黄文化的研究,藏书12.7万册,其中家谱5万册。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何光岳先生及他的藏书、藏书楼和学术成就。
关键词:
何光岳 藏书 藏书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佳盈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揭示及研究将对中西文化发展及交流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DCRM(B)、RDA两个规则的基础上,以美国各机构珍稀文献规则实施情况及PCC标准记录要求为参考依据,结合RDA(3R)的要求,提出本地化规则中一些难点与重点的解决建议,探究适合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编目规则的路径,也为其他类似图书馆的外文古籍书目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岩
中国藏书史研究已有百年的积淀,既取得了大量成就,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对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重审。文章首先揭示“藏书楼”与“图书馆”术语在近现代被双向建构的过程,理清了前者的指涉和层次。其次,反思藏书史、图书馆史既有研究的局限所在,提出应结合“公私”“政教”等传统政治史、文化史中的核心议题以及数字人文的方法,拓展研究视域和呈现方式。最终落脚于让书籍和藏书楼研究“鲜活”起来,借此认识中国文明传承的政治、文化底色及其价值和局限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