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7)
2023(7017)
2022(5980)
2021(5324)
2020(4422)
2019(10016)
2018(9829)
2017(18611)
2016(9979)
2015(11049)
2014(11223)
2013(11322)
2012(10781)
2011(10127)
2010(10508)
2009(10039)
2008(9443)
2007(8504)
2006(8091)
2005(7444)
作者
(32613)
(27648)
(27252)
(25974)
(17456)
(13334)
(12412)
(10835)
(10486)
(9776)
(9773)
(9235)
(9124)
(8926)
(8634)
(8520)
(7997)
(7869)
(7843)
(7662)
(7125)
(6863)
(6624)
(6361)
(6264)
(6203)
(5946)
(5778)
(5721)
(5294)
学科
(69572)
经济(69544)
管理(27924)
(21887)
方法(21556)
地方(20106)
数学(18910)
数学方法(18732)
(17469)
企业(17469)
(15446)
地方经济(13610)
环境(13470)
中国(13398)
(12700)
业经(11958)
资源(9714)
(9548)
农业(8983)
(8681)
(8636)
经济学(8559)
生态(8517)
(8472)
产业(8246)
(7630)
金融(7630)
(7591)
(7430)
(6783)
机构
学院(157923)
大学(157188)
(73323)
经济(71869)
研究(61534)
管理(57017)
理学(48262)
理学院(47624)
管理学(46743)
管理学院(46479)
中国(45668)
科学(39262)
(34213)
(32200)
(29998)
研究所(29509)
(28198)
中心(26870)
(24866)
业大(24851)
财经(23908)
经济学(23460)
(22383)
(22354)
北京(21913)
农业(21817)
(21418)
(20975)
师范(20712)
经济学院(20691)
基金
项目(104352)
科学(81674)
基金(75286)
研究(72437)
(66877)
国家(66417)
科学基金(55913)
社会(47599)
社会科(45205)
社会科学(45188)
(41867)
基金项目(39906)
自然(36048)
自然科(35007)
自然科学(34998)
(34671)
自然科学基金(34353)
教育(31352)
资助(31120)
编号(26758)
(24859)
重点(24466)
(22097)
成果(21040)
(20352)
国家社会(20015)
课题(19966)
计划(19868)
发展(19767)
科研(19501)
期刊
(91441)
经济(91441)
研究(48194)
中国(32020)
学报(26502)
科学(25418)
(24611)
(22202)
管理(21584)
大学(19683)
学学(18980)
农业(16881)
经济研究(15000)
技术(14995)
(12877)
金融(12877)
业经(12642)
财经(12599)
问题(11628)
资源(11205)
(11055)
技术经济(10084)
教育(9622)
统计(9600)
(9219)
(8582)
决策(7886)
经济问题(7666)
世界(7438)
现代(7325)
共检索到244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丹  卞正富  
研究目的:评价1990—2006年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及可持续性能状况。研究方法:能值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1)提出基于能值的"粮经比",衡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程度,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基于能值的"粮经比"已由72∶28调整为48∶52;(2)不断增长的工业辅助能投入(电力、燃料、机械、农药、化肥)未能提高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却在持续增加系统的环境负载率;(3)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能值产出结构趋于平衡、合理,系统的自稳定性逐渐增强;(4)系统的可持续性能很弱,且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基于能值的徐州耕地生态经济系统产出率和可持续性能不高,应实现由"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恒  孟范平  
采用能值核算方法对2010年招远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与可持续性进行评价。该城市经济发展消耗了过多的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包括本地丰富的金矿和外部煤炭资源,同其他资源型城市相比,其EYR(14.17)、EIR(0.923)、ELR(56.89)、ECC(2.81 hm2)较高,而EEC(10200人)很低,表明其人口、环境、资源压力巨大。ESI仅为0.25,表明招远市属于高资源消耗型的生态经济系统。今后招远市发展应注重黄金矿产资源适度开发;以循环经济促进尾砂资源化;加强海底矿藏、地热、太阳能、风能等替代性资源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泉  陈朝镇  李铁松  刘永康  
本文应用能值理论,对徐州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密度)、人均能值使用量、人口承载力、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货币比、环境负荷率、净能值产出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9个指标及其发展趋势,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表明,徐州市是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仍处于欠发达阶段,还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伟庆  郝翠  李洪远  鞠美庭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98—2007年能值流量进行动态定量分析,并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在与其他地区比较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了天津市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态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2007年总能值用量中有89%是不可更新资源,实际人口为其承载人口的1.56倍,超过了402万;近10年中,天津市能值自给率从0.70下降到0.45,能值产出率从3.69下降到2.37,环境负荷率从1998年的4.33上升到2007年的14.45,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998年的0.85下降到2007年的0.16。系统高度依赖于反馈能值的投入,区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天津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对提高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艳  张安录  
以“国家公顷”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为依据,分类核算“消费-产出”生态足迹账户,改进生态可持续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研究长江经济带耕地生态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1)“国家公顷”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呈波动递减的态势,具有明显的时序和地域差异性;(2)粮食主产区耕地供给、需求和产出水平均较高,而长江下游经济发达或上游欠发达地区相反;(3)长江经济带各省份依托资源禀赋与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农业发展比较优势,除上海和浙江经济活跃地区不可持续加剧,其余省份生态可持续程度持续向好,但耕地均处于超载利用状态,生态压力较大。耕地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警惕因产量增加带来的可持续假象,注重和防范因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生态退化的现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丁晓荣  王利琳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选择和创建能值指标评价体系,从自然和经济生态观角度对浙江莫干山风景区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生态流。结果表明,莫干山风景区2008年能值应用总量为9.90×1018J,输入能值9.14×1018J,输出能值7.58×1017J,经济收入和反馈分别为6.15×1018J和3.75×1018J,净经济效益率为53.22%,生态产出率29.27,环境负载率为12.01,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值指标为0.84。研究证明,莫干山风景区开发历史较长,基础能值积累较多,长期保持适度的经济反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环境负载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兴丽  
运用能值理论,将河北省能值基础分为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及产品、货币流和废物流四大部分。通过能值来源结构、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5个层面对该省2005~2014年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讨论,并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人口增长过快,发展较为粗放,外部资源利用不足,开发程度不够,且在开发过程中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既给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影响生态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能力;(2)加大进口力度,转变进口结构,提高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3)加快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春华  余德贵  柯建国  
农业生产中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间的相互作用的耕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人们参与控制的自然与生物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主要载体 ,它也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有机结合及其与自然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科学的评价该系统的集约化程度是耕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耕地保护有关政策的关键内容 ,将为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特点 ,利用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全要素生产函数 ,导出以科学相关的资源生产率为基础的耕地经营的集约度和以资源数量变化相关粗放度的测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经营模式评价模型。并对江西临川耕地生态经济系统集约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睿山  蔡运龙  严祥  李昊  
研究目的: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讨土地可持续性,为土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在土地系统研究中,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土地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及其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关注。(2)剖析土地功能的概念,综述了土地"功能"内涵的演进、土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功能的关系以及土地功能的分类,系统介绍了基于土地功能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并指出了土地功能评价中存在的尺度问题。研究结论: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可以为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管理和区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蓓蓓  刘友兆  梅艳  张健  
不同的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采用1978~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与徐州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中耕地资源变化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区域GDP增加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苏州的耕地面积经历了3次明显的流失高峰,年递减率高达1.34%,而徐州市的耕地面积变化则相对缓和,年递减率只有0.33%,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②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面积随着GDP的增加均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比较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占用面积随着GDP的变化是可行的;③在不同的区域每单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奇  孙鹏媛  高永生  秦明周  
该文运用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建立河南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净能值产出率、环境承载率、系统生产优势度、系统稳定性指数及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数等5个主要指标,对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为1.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有一定竞争力;环境承载率为68.9,表明系统环境压力较大;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系统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64和0.54,说明优势度提高的同时系统的稳定性指数却并不高,系统自控、调节、反馈作用减弱;可持续发展性能指数0.055,反映出该省耕地系统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应调整目前的农业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芳  王明田  董孝斌  
文章运用H.T.Odum的能值理论和方法,系统化、定量化分析评估了目前玛纳斯县农林牧草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了玛纳斯县近10年来的农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玛纳斯县1997~2006年间,农牧业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呈不稳定趋势,环境负载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说明其农牧业生产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目前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玛纳斯县农牧业系统的畜产品产出能值有较大的提高,人工草地种植面积虽逐年扩大,但存在严重的草畜不平衡矛盾,建议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水定草,以草定畜为中心的战略调整,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德伟  陈治谏  倪华勇  蒋莉  廖晓勇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98~2003年生态经济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能值利用强度、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①四川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曲线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波动在3.35~1.97之间,曲线的走势与能值/货币比率、人口承载力基本一致。表明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仍处于依靠本地资源的欠发达不稳定阶段;②四川省1998~2003年的净能值产出率和能值投入率呈现相异的发展走势,表明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活动的竞争力逐渐降低,而环境资源负载程度、能值使用强度逐渐增强,经济活动加剧;③1998~2003年四川省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魏云龙  蔡建国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指数、经济发展指数及社会效益指数概念,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杭州市2005-2014年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并且计算出生态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发展综合指数。结果表明:2005-2014年间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由1 440.67×106元增加至2 463.22×106元;10a间杭州市生态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发展综合指数分别为0,0.008,0.107,0.341,0.105,0.781,1.020,0.834,0.772,0.836,可持续发展能力逐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