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3)
- 2023(5477)
- 2022(4545)
- 2021(4150)
- 2020(3371)
- 2019(7736)
- 2018(7676)
- 2017(13852)
- 2016(8190)
- 2015(9299)
- 2014(9280)
- 2013(9366)
- 2012(9407)
- 2011(8651)
- 2010(8578)
- 2009(7820)
- 2008(7789)
- 2007(7238)
- 2006(6674)
- 2005(6111)
- 学科
- 济(32737)
- 经济(32694)
- 管理(22130)
- 学(16952)
- 业(16182)
- 企(12708)
- 企业(12708)
- 方法(11500)
- 环境(10937)
- 数学(9456)
- 数学方法(9235)
- 农(8833)
- 中国(8584)
- 地方(8057)
- 财(6348)
- 经济学(6213)
- 划(6167)
- 和(6152)
- 业经(6079)
- 理论(6065)
- 制(5900)
- 农业(5803)
- 教育(5318)
- 资源(5037)
- 贸(4691)
- 贸易(4686)
- 融(4592)
- 金融(4592)
- 发(4557)
- 生态(4547)
- 机构
- 大学(123723)
- 学院(120425)
- 研究(50538)
- 济(40927)
- 经济(39855)
- 管理(37549)
- 科学(36870)
- 中国(36855)
- 农(31661)
- 理学(30922)
- 理学院(30392)
- 京(29638)
- 管理学(29390)
- 管理学院(29197)
- 所(28689)
- 研究所(26415)
- 农业(25474)
- 业大(24181)
- 中心(22883)
- 江(21143)
- 州(19150)
- 省(19117)
- 北京(19057)
- 财(18409)
- 院(18372)
- 范(17926)
- 师范(17573)
- 室(16498)
- 农业大学(16156)
- 科学院(16067)
- 基金
- 项目(80711)
- 科学(60593)
- 基金(56711)
- 家(53638)
- 国家(53230)
- 研究(51255)
- 科学基金(42430)
- 省(31989)
- 自然(31171)
- 自然科(30379)
- 自然科学(30362)
- 自然科学基金(29792)
- 基金项目(29435)
- 社会(29249)
- 划(29088)
- 社会科(27308)
- 社会科学(27297)
- 资助(24173)
- 教育(23551)
- 重点(19669)
- 编号(19140)
- 计划(18965)
- 发(18065)
- 科技(17928)
- 部(16626)
- 成果(16411)
- 科研(16303)
- 创(15793)
- 课题(15319)
- 创新(15012)
共检索到196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英红 王学松 郭英海 李浩 毛应明
以徐州某水泥厂附近土壤样品为例,分析了土壤中黑碳(BC)和有机质(OM)的含量,并研究了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黑碳和有机质的磁学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黑碳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2.35 g/kg和112.33 g/kg。林地样品的黑碳和有机质含量均与频率磁化率正相关,耕地样品的黑碳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与频率磁化率负相关,说明不同类型土壤中黑碳和有机质的来源不同,且人为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黑碳含量与磁化率(χ)、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ARM)、软剩磁(SOFT)、饱和等温剩磁(SIRM)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含量和χ,SOFT,SIRM正相关,初步判断这些参数可以作为黑碳或有机质的代用指标。
关键词:
黑碳 有机质 环境磁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叶 司志国 俞元春 李旭冉 郭伟红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樟树Cinnamomun camphora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评价,分析引起樟树叶片黄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030 cm土层黄化样地土壤容重比非黄化样地高20.61%,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阙劲松 唐佐芯 李贤峰 陈泽斌 陈丽娟 任禛 王彬彬 倪凤萍 陆庆华 付亚丽 黄坤 李柘锦 夏体渊
【目的】了解植烟土壤pH与有机质对海拔和土壤类型的响应。【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弥勒市10个乡(镇)的251个土壤样品的pH和有机质与海拔、土壤类型的关系,及土壤pH与有机质的相关关系。【结果】弥勒市植烟土壤pH值变幅为4.39~8.45,均值为6.51,56.57%的植烟土壤pH处于适宜范围(pH值5.0~7.0)内,土壤pH水稻土>胶泥土>红壤>砂壤土,而有机质含量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30.60 g/kg,变幅为5.02~64.28 g/kg,全市41.40%的土壤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59.8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高及丰富水平,不同土壤类型间有机质高低顺序:砂壤土>红壤>胶泥土>水稻土;该烟区海拔介于1135~2124 m,植烟土壤pH值随海拔升高呈现"M"型变化趋势,而有机质则呈现"W"型变化趋势;植烟土壤pH与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弥勒市多数地区的植烟土壤pH适宜,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烟草种植。
关键词:
植烟土壤 pH 有机质 海拔 土壤类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丹 卞正富
研究目的:将资源、环境、生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核算。研究方法:以徐州市为例,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框架下,开展生态文明评估的核算。研究结果:能值评估将徐州市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转换为统一的量纲,并对GEP的生态供给价值、生态调节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和生态支持价值4项指标进行了核算,得到能值—货币价值($)。研究结论:基于能值的GEP相对于传统单一的GDP指标更为科学、合理,并且能够实现在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比较,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的一次有效尝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玖燃 丁红利 任豫霜 张磊
选取采集于国内17个省(区)的不同利用方式下的85个土样为研究对象,定量添加玉米(Zea mays)秸秆置于相同温度培养90d,分析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后,不同用地的SOM变化存在较大差异,63.5%的土壤样品的SOM增加,36.5%的减少;SOM含量相对变化率与其初始SO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林地>菜地>粮食旱耕地,真菌>放线菌>细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显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南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年来,学校秉承"恒之一字足以破天下万难"的信念,积极践行阳光教育理念。铜山实小人始终坚信教育是美好的,教育就应该如同阳光,给人温暖、给人启迪、给人以智慧、给生命以力量。坚持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用
关键词:
教育理念 水广场 学习教育 慧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延
作为国家七·五重点工程30个项目之一的鲁南水泥厂厂长兼党委书记,肖乐章有一段回旋激荡的历程。 放虎归山 鲁南水泥厂是一个年设计能力130万吨的现代化生产大厂,国家为了它的建设,投资了7个多亿,苦苦奋战几个年头,并于1990年点火投料取得一次成功,应该说工厂的前期建设是比较成功的。难以叫人置信的是,1991年产量仅20万吨,亏损600万元,难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刚 张玉虎 杨涵 权晓燕 胡江玲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市区、郊区表层土壤磁性和粒径分布特征的差异性,揭示土壤粒度与矿物磁性特征的关系,测试土壤磁性参数作为粒径代用指标的可行性,为未来运用磁学方法监测城市土壤污染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乌鲁木齐市市区建设用地及郊区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表层(0~10cm)土壤样品45个,采用磁测和激光衍射粒度仪测量土壤磁性参数和粒度,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GIS技术计算磁性参数低频质量磁化率(χLF)、高频质量磁化率(χHF)、百分频率磁化率(χFD)、硬剩磁(HIRM)、软剩磁(SOFTIRM)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与粒径含量的相关系数,并绘制空间分布图。【结果】除χFD外,市区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维理 KOLBE H 张认连 冀宏杰
现代土壤肥料研究推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主要作物对氮、磷、钾等矿质养分需求量的推荐指标,这些量化指标成为科学施肥的基础,促进了农业实现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安全。土壤培肥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的主要措施,尽管已有研究证实,过量施用有机肥料不仅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还会产生农田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迄今为止,在国际范围,对农田培肥尚无量化推荐指标。近年由德国科学家建立并尝试采用的农田有机质平衡算法及推荐指标将可能打破这一僵局。本文择要介绍这一方法原理、应用范围和示例,以期为我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有机质平衡算法的科学基础是通过多点长期定位试验,获得作物和有机肥料的土壤有机质碳当量值,前者用以度量不同作物在其典型种植方式下,引起土壤有机质碳量变化的趋势,后者用于表征不同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产生的有机质量。通过有机质碳当量值,可以对作物在典型种植方式下引起土壤有机质的亏缺量或盈余量、秸秆还田或施用有机肥引起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量统一在一个量纲基准上进行分析和计算。该方法作为官方推荐方法,自2004年始在德国多个州和奥地利推广采用,既适用于综合农业,也适用于有机农业。在不允许使用矿质氮肥的有机农业上,该法兼作农田氮素养分管理方法。多点大田校验试验显示,采用此方法,农田土壤有机质供应水平从"低"提高至"平衡"等级时,产量增加幅度可达到50%—150%。有机质平衡算法作为专为农民研制的分区、分类、量化技术指标,延续德国为农民定制的其他技术指标风格,采用了五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架构。五等级的各分级名、分级释义充分汇总各地长期试验和大量农户调查与验证结果,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等级释义,保证了指标体系架构的稳定性,既便于各地农民记忆和长期推广,也便于与国家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关联,是有机质平衡算法的前台指标。而与5个分级对应的农田有机质碳当量值范围、作物与肥料有机质碳当量作为支持前台指标的专业指标,允许各地农业科研机构根据本地条件,在保证前台指标释义不变前提下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保证了整个指标体系的可扩展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促进了其在各地的广泛推广,切实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技术水平,推动了农田精准化、标准化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效率,这一做法也值得我国借鉴。在中国应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是研制适合各主要农区作物和有机肥料的有机质碳当量值。鉴于目前我国长期定位试验数量有限,可借鉴德国相关研究基础,采用长期与中、短期定位试验结合,大田定位试验与模拟试验、校验试验及农田定位调查相结合方式,边试验、边研制、边校验改进、边推广,逐步完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庄幸 姜克隽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是一种对产品、过程和活动进行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及废物排放做量化评估的研究方法。回顾我国水泥行业的能耗研究,多数集中在对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进行能耗分析和节能分析上;一些研究虽涉及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环境问题,但对降低能耗关注很少;关于水泥行业利用工业废渣作原料的研究很多,但提及利用废弃物作燃料的很少;也有关于水泥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研究,但限额指标只针对生产工艺过程能耗而不涉及其他方面的能耗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刚 刘纪元 刘文青
运用扎根理论对徐州的相关资料进行逐级译码分析,从全部资料中萃取出19个概念,继而从这些概念中发展出5个主轴译码,最后通过深入分析,得出"绿色生态·古城新貌"的整体城市形象定位,以期在徐州今后的城市转型与发展中发挥形象带动的引导作用,并为国内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典范参考。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城市转型 城市形象定位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计策 崔琳琳 刘荣
为促进机构信用代码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以徐州市地方信用平台为研究对象,对机构信用代码关联其他机构代码,促进各部门、各行业信息共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钟祥 李泳
目的:探究徐州地区某三级医院在单病种付费施行3年多所产生的相关问题,了解医院实施单病种付费后费用、人平均住院日及就诊人次变化情况。方法:从该医院病案室和统计室及卫生厅网站上获取(2009—2011)年急性胆囊炎、剖宫产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年住院人次、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及相关构成情况。结果:该医院在试行单病种付费3年里,急性胆囊炎、剖宫产和腰椎间盘突出症3个病种的费用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相对前一年都有一定增长。结论:单病种付费的实施对于急性胆囊炎、剖宫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费用的控制并未起到作用。
关键词:
医院 单病种 按病种付费 徐州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娇 张玉龙 张玉玲 金烁 韩琳
用测定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方法,探讨有机质含量与活性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积累-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施入保护地土壤的90d内,有机碳矿化率沟灌为42.94%~47.19%,滴灌为48.51%~53.54%,渗灌为42.04%~45.77%,其大小顺序为滴灌>沟灌>渗灌;而同一灌溉处理有机肥有机碳矿化率为:2g·kg-1土>4g·kg-1土>6g·kg-1土>8g·kg-1土。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也因灌溉方式及有机肥用量而异,滴灌与渗灌处理的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沟灌则与滴灌、渗灌有较大差异;就有机肥用量而言,某一时间的活性有机质...
关键词:
渗灌 滴灌 沟灌 有机肥 活性有机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爱珍 张晓平 杨学明 方华军
土壤粗有机质是土壤中较为活跃的组分,其密度组分对土壤有机质总矿化量有着重要贡献,可以作为评价管理措施转变引起土壤有机质短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分别介绍了按照不同的物理分组方法划分的土壤有机质各物理组分的概念、土壤粗有机质及其分离方法,探讨了影响土壤粗有机质数量的主要因素(管理措施、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和当前在研究土壤粗有机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各影响因素引起的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机制还不确定;(2)土壤粗有机质的分离方法还有待深入研究;(3)粗有机质对土壤有机氮矿化的贡献认识还存在分歧。指出探求更好的土壤粗有机质的分离方法和粗有机质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机制,揭示土壤粗有机质对土壤氮矿化的贡献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壤粗有机质 物理分组方法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