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98)
- 2023(2729)
- 2022(2416)
- 2021(2247)
- 2020(1963)
- 2019(4399)
- 2018(4498)
- 2017(7879)
- 2016(4405)
- 2015(5113)
- 2014(5051)
- 2013(4864)
- 2012(4791)
- 2011(4530)
- 2010(4819)
- 2009(4456)
- 2008(4427)
- 2007(4129)
- 2006(4172)
- 2005(4030)
- 学科
- 济(12188)
- 经济(12150)
- 管理(11009)
- 图书(10274)
- 业(10016)
- 书馆(9765)
- 图书馆(9765)
- 企(8034)
- 企业(8034)
- 中国(6388)
- 工作(6385)
- 学(5423)
- 农(5128)
- 制(4239)
- 读者(3779)
- 财(3547)
- 银(3443)
- 银行(3437)
- 行(3374)
- 和(3336)
- 地方(3299)
- 农业(3211)
- 教育(3164)
- 融(3058)
- 金融(3058)
- 业经(3053)
- 方法(3025)
- 化(2639)
- 络(2582)
- 网络(2582)
- 机构
- 大学(63236)
- 学院(56480)
- 管理(21709)
- 图书(20565)
- 研究(20171)
- 书馆(20081)
- 图书馆(20079)
- 济(19853)
- 经济(19178)
- 理学(16722)
- 中国(16510)
- 理学院(16474)
- 管理学(16179)
- 管理学院(16014)
- 京(14014)
- 江(12004)
- 科学(11649)
- 财(11360)
- 范(10954)
- 师范(10884)
- 中心(10726)
- 州(10239)
- 所(9898)
- 北京(9202)
- 大学图书馆(8849)
- 农(8769)
- 研究所(8734)
- 师范大学(8579)
- 财经(8259)
- 省(7666)
- 基金
- 项目(33482)
- 研究(27604)
- 科学(25374)
- 基金(23337)
- 家(20698)
- 国家(19996)
- 社会(16964)
- 科学基金(16246)
- 社会科(15958)
- 社会科学(15952)
- 成果(14162)
- 编号(13566)
- 省(12071)
- 教育(11997)
- 基金项目(11727)
- 划(10287)
- 项目编号(9502)
- 一(9304)
- 资助(9151)
- 自然(8750)
- 自然科(8539)
- 自然科学(8536)
- 自然科学基金(8392)
- 研究成果(8248)
- 课题(7733)
- 国家社会(7181)
- 年(7166)
- 部(7108)
- 重点(6899)
- 发(6724)
共检索到114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林红状
徐家璧是我国首位专文探讨图书馆专业问题的图书馆学家,在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上成就卓著。他论述图书馆事业的专业性,探究图书馆专业化的法律规范和职业伦理,构建图书馆流通部职员素质的规范体系,提出儿童图书馆设计和设备的若干原则,为袁同礼研究开路筑基,推进海外学术成果的翻译推介转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锦怀
查修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曾在文华图专执教,亦曾在多家图书馆工作。但由于查修晚年移民海外,远离了中国图书馆界,以至于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者对于查修的生平与成就了解极少。作者努力查考文献,弄清了查修的字、号、英文姓名、籍贯与出生年份。然后,考察了查修在文华图专与伊利诺伊大学的求学经历。接着梳理了查修的工作履历,包括他在清华学校图书馆、文华图专、暨南大学图书馆、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学教学经历,他的报人生涯,及其晚年移民海外的部分活动。最后介绍了查修在图书分类法、目录学等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著译成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锦怀
谭卓垣是20世纪早期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但因其于20世纪30年代末后定居美国,远离中国图书馆界,目前学界对其生平事迹了解甚少。本文对谭卓垣的生平活动及其图书馆学成就进行了考察,以便更好地认识其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做出的贡献。谭卓垣认为图书馆在文化与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便利研究",并特别强调索引的作用,其思想对中国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撰《清代图书馆发展史》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藏书史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考文献27。
关键词:
谭卓垣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旖
利用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岭南大学档案缩微胶卷、广东省档案馆藏岭南大学档案等一手资料,对目前有关谭卓垣研究的资料加以辨析,考证其生卒年,在岭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求学的时间与经历,以及在岭南大学图书馆和夏威夷大学东方学院图书馆的从业经历,澄清现有研究成果中有误或含糊不清的观点与结论。谭卓垣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第二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是岭南大学图书馆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馆长,也是任职最久的馆长。一生以馆长为业的谭卓垣,其图书馆学术思想和成就更多体现在对图书馆的实际管理方面。
关键词:
谭卓垣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锦怀
戴罗瑜丽是中国图书馆先驱戴志骞的第二任夫人,其事迹却鲜为人知。文章以新见中外文文献为基础,重点考察了她的早年情况,她在中国近30年间的经历及其晚年生活。她前后在清华学校图书馆与北平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服务了14年,并积极参与多家图书馆专业团体的相关活动,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锦怀
戴志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为中国早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中国图书馆学人对其生平活动与著译成就了解甚少,相关论述中常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文章首先考察了戴志骞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与工作,北上清华学校,留学美国,南下国立中央大学,以及转战银行业的具体情况。然后考察了戴志骞与中国图书馆界的情缘,包括参与或发起成立多种图书馆协会,开设演讲以传播图书馆学知识,作序以提携图书馆界后学等。最后考察了戴志骞的著述成就,包括他撰写的各种图书馆学研究著述以及书报介绍文章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锦怀
陈鸿舜是20世纪中国图书馆界的知名人物,但其生平活动很少有人进行研究。着眼于此,文章广泛挖掘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藏的陈鸿舜档案、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物、陈鸿舜的中英文著述成果等中外文史料,首先概述陈鸿舜的生平活动,包括他在燕京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的求学经历,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等处的工作经历;然后介绍他在开展图书馆学教育和推进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最后介绍他在图书馆学研究和汉学研究两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曾凡菊
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学人群体中,徐家麟是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杰出代表。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将世界最新的图书馆学理论引入中国,而且还充分体现在他积极尝试将之与中国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相结合。他所提出的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构想,以及对图书馆学是一门什么样科学的思考,是站在世界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前沿的突出表现,也反映出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逐渐走向成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郑锦怀
杨昭悊是20世纪中国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长期在图书馆界服务,积极参与各级图书馆协会的相关活动,留下了多种图书馆学著译成果,对当时及后来的图书馆学研究者影响至深。通过梳理中英文史料,我们发现,1915年9月-1919年6月,杨昭悊就读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他对图书馆学产生兴趣,并于毕业后留在母校图书馆工作。1921年11月,他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公共图书馆附属图书馆学校与伊利诺斯大学图书馆学院,但仅在南加州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25年10月,他携妻子王京生回国,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学图书馆与江西省立图书馆工作。约在1933年下半年,他离开江西省立图书馆,...
关键词:
杨昭悊 生平活动 图书馆学家 图书馆学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葛园园
通过对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康德、劳丹等大师科学哲学思想的应用,考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首先运用逻辑实证主义理论指出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核心的思维谬误,澄清一些该领域内长期纠缠不清的无谓争论,进而讨论形而上学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定合理性,最后运用网状模型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从而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展现一个崭新的科学哲学的认识视角,并提供一些科学可靠的思维方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总结这80余年来的研究历程,对于推进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发展、深化图书馆学学科记忆、弘扬图书馆精神有着重要的价值。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可分为四个时期:兴起时期(1930年代)、曲折发展时期(1950—1970年代)、恢复与发展时期(1980—1990年代)、深入推进时期(21世纪以来)。80余年的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呈现出六个特点:(1)个人研究为主,群体研究较少;(2)单篇论文较多,系统研究成果较少;(3)研究对象以第一代学人为主;(4)研究呈现出鲜明的"纪念"特点;(5)研究多遵循"内史"的理路;(6)对学人的认识日趋全面、客观。未来中国图书馆学学人...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 图书馆学学人 中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郑锦怀 曹海霞
从戴志骞寄给美国校友的两封信件、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的学生登记簿以及戴志骞博士论文的导言等一手英文史料中,发现戴志骞早年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但身体状况不佳,几度影响到学业和事业。1930年,他因病辞去中央大学副校长之职,赴东北疗养。其间,他考察了满洲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为阻止日俄势力侵入,开发东北边疆,实现国家和平,戴志骞决心在满洲充当一名金融与投资领域的拓荒者。为此,他放弃了原本的专业,并有意将自己在图书馆界和大学管理界取得的地位让给训练有素的年轻一代。1931年以后,戴志骞长期就职于中国银行。1951年,他和夫人移居阿根廷,直至1963年逝世。
关键词:
戴志骞 生平 图书馆学家 图书馆学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洪波
中国有悠久的图书馆传统。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典籍收藏,至魏晋南北朝,藏书已达到第一次兴盛。既有源远流长的图书馆传统,也有源远流长的图书馆学萌芽。但如果我们按照最为一般的理解:“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那么就不能不承认,作为一种文献流通的大众设施,图书馆只是中国近代的一种事物。在我国,1903年武昌文华公书林被认为是第一个公共性质的图书馆,1904年湖北省和湖南省图书馆相继建立,以后各省公共图书馆纷纷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