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9)
2023(6924)
2022(5606)
2021(5358)
2020(4210)
2019(9579)
2018(9634)
2017(18323)
2016(9693)
2015(10802)
2014(10681)
2013(10782)
2012(9945)
2011(9067)
2010(9355)
2009(8587)
2008(8444)
2007(7764)
2006(7062)
2005(6215)
作者
(25935)
(22222)
(21786)
(20657)
(13670)
(10672)
(9829)
(8507)
(8449)
(7851)
(7644)
(7289)
(6889)
(6714)
(6673)
(6501)
(6486)
(6431)
(6114)
(6069)
(5562)
(5448)
(5329)
(5248)
(5193)
(5107)
(4988)
(4736)
(4541)
(4534)
学科
(48134)
(41141)
经济(40997)
(34315)
农业(32164)
管理(18933)
业经(18228)
中国(13165)
农业经济(12329)
(11292)
企业(11292)
地方(11029)
方法(10972)
(10209)
(9934)
(9443)
农村(9425)
工作(9130)
服务(8782)
发展(8778)
(8774)
建设(8639)
土地(7723)
数学(7623)
数学方法(7582)
(7119)
劳动(7118)
(6948)
贸易(6942)
收入(6930)
机构
学院(133266)
大学(127834)
(54073)
经济(52743)
管理(50549)
研究(44865)
(43432)
理学(43002)
理学院(42593)
管理学(41997)
管理学院(41755)
中国(36866)
农业(32301)
(26758)
科学(26296)
业大(25941)
(23091)
中心(22902)
(22303)
(22073)
农业大学(19775)
研究所(19301)
(19139)
师范(19034)
(17517)
(17448)
财经(17336)
经济管理(16525)
北京(16332)
(15971)
基金
项目(87268)
研究(71444)
科学(68089)
基金(60482)
(51386)
国家(50722)
社会(47138)
科学基金(43067)
社会科(42953)
社会科学(42938)
(36232)
编号(32999)
基金项目(32661)
教育(30492)
(28253)
成果(27322)
(27036)
自然(23772)
自然科(23129)
自然科学(23128)
自然科学基金(22728)
资助(22052)
课题(21239)
(20788)
(19404)
重点(18854)
国家社会(18589)
(18582)
(18324)
(17962)
期刊
(74426)
经济(74426)
(51822)
研究(37828)
中国(37545)
农业(35184)
学报(20711)
业经(19696)
科学(18956)
大学(17387)
教育(17275)
学学(15944)
(15697)
(15259)
(15079)
金融(15079)
农业经济(14399)
农村(13759)
(13759)
管理(13169)
图书(12058)
技术(11281)
问题(10817)
(9671)
社会(9283)
书馆(9240)
图书馆(9240)
农村经济(9140)
世界(8865)
经济问题(8434)
共检索到217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明  李民  
中国法治能否建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所需的法律服务能否得到满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现实问题,亟需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予以解决。一是许多争议发生在基层,但农村常常没有一名真正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基层组织亟需律师提供服务树立法治政府形象;三是避免"官民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律师参与;四是农民维权需要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树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并要求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地方高校责无旁贷。本文认为,加强地区经济和学校自身的研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关键,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振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高职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两课"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领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用所学知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景华  黄葵华  
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供求悖论出发,讨论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求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并就整合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迎光  
农村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合作社应以专业社为主,综合社为辅,为了取得规模效益应成立联合社,同时加强社间合作。农村合作社应实行国际化经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加快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东风  傅强  
作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针对这一要求,我国农业保险目前在整体上还比较滞后,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要实现我国农业保险的加快发展,就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法制建设、业务经营、政策扶持、社会引导、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切实举措,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适宜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小敏  张祖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发展农业保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必要举措。农业保险的功能决定了农业保险可以在多方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要方式:一是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化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县市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农村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功能,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方法,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祥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责任、有义务自觉贯彻执行中央精神,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地处农村经济前沿并与“三农”有着很深历史渊源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三农”建设更是农业银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志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劳动素质,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将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才资源,这是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转变服务观念、更新服务理念、明确服务任务、融入服务需求、构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以及提高服务质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小珊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金融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切实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金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存在的缺陷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财政扶持是必需的,但发挥农村金融杠杆的作用,更能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助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扈红英  许照红  
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制度设计,要想成为现实不仅需要经济资本的支持,还需要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支持。从社会网络的角度看,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提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