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6)
- 2023(6091)
- 2022(5186)
- 2021(4833)
- 2020(4041)
- 2019(8600)
- 2018(8533)
- 2017(15776)
- 2016(8565)
- 2015(9346)
- 2014(8680)
- 2013(8382)
- 2012(7349)
- 2011(6236)
- 2010(6376)
- 2009(5941)
- 2008(5946)
- 2007(4965)
- 2006(4289)
- 2005(3705)
- 学科
- 管理(28697)
- 济(24908)
- 经济(24879)
- 业(24194)
- 财(24079)
- 企(20914)
- 企业(20914)
- 财政(12969)
- 务(10495)
- 政(10489)
- 财务(10486)
- 财务管理(10446)
- 税(10160)
- 企业财务(9939)
- 方法(9610)
- 税收(9550)
- 收(9493)
- 农(8995)
- 中国(8790)
- 制(8594)
- 数学(8166)
- 数学方法(8049)
- 学(6574)
- 体(6252)
- 业经(6235)
- 地方(6007)
- 农业(5484)
- 体制(5374)
- 策(5301)
- 度(5261)
- 机构
- 学院(105908)
- 大学(102704)
- 济(39392)
- 经济(38508)
- 管理(37717)
- 研究(34195)
- 理学(32264)
- 理学院(31944)
- 管理学(31304)
- 管理学院(31134)
- 财(30946)
- 中国(26920)
- 科学(21625)
- 京(20380)
- 财经(19999)
- 经(17998)
- 所(17283)
- 江(16574)
- 中心(15963)
- 农(15434)
- 研究所(15155)
- 财经大学(14382)
- 业大(13849)
- 范(13468)
- 师范(13339)
- 州(12720)
- 院(12690)
- 省(12663)
- 北京(12462)
- 经济学(12237)
- 基金
- 项目(70224)
- 科学(55291)
- 研究(52808)
- 基金(50594)
- 家(44047)
- 国家(43707)
- 科学基金(37464)
- 社会(33162)
- 社会科(31445)
- 社会科学(31440)
- 省(27981)
- 基金项目(26594)
- 教育(24109)
- 自然(23577)
- 划(23375)
- 自然科(22984)
- 自然科学(22980)
- 自然科学基金(22534)
- 编号(22421)
- 资助(19910)
- 成果(18560)
- 重点(16422)
- 课题(15187)
- 发(15083)
- 部(15014)
- 创(14978)
- 性(14748)
- 项目编号(14172)
- 创新(14018)
- 制(13936)
共检索到16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宝丽
研究目的:对2011年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确立的公平补偿原则和被拆迁房屋市场价格补偿标准的内涵进行界定,增加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方法:采用法经济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利益衡量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征收补偿原则的内涵和补偿数额确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被征收人获得的补偿应与原财产价值相平衡;(2)被征收人财产价值应与社会负担(国家税收)相平衡;(3)遵守平等补偿原则;(4)遵守个别的利益填补和普遍的利益平衡。研究结论:由于公正合理补偿的模糊性和抽象性,必须在征收权与财产权保护平衡的过程中对其内涵进行动态把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征
私有财产权的存续保障功能具有优先性。面对违宪的征收,财产权主体应当积极防御,宪法确立的补偿制度不允许其以换取金钱为目的接受违宪的征收。与征收类似,立法者基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对财产权内涵和边界的规定同样受到宪法约束。强度说、分割说等理论均无法避免征收和社会义务在个案中相互转化,无法使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那一刻即能够将征收与社会义务进行区分,因此特别牺牲理论仍然应当作为划分标准发挥作用。提升财产权主体的接受度和提高执行效率不应成为补偿制度的目的。征收会导致财产权主体成为特别牺牲者,补偿额度原则上应当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准。当立法者对财产权内涵和边界的规定在个案中偏离正常发展轨迹而偶然使财产权主体陷入危困状态时,应当对其提供调和手段。这一基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而引发的调和手段并不具备价值保障功能。在选择物质调和手段的情况下,调和额度往往取决于对各种相关法益权衡的结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景芳 王永强
对我国公民财产权法律保障的根本在于限制政府对征收权力的滥用,本文通过对国家征收权的正当性——"公共利益"的需要及其界定的讨论,从限制政府滥用征收权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国家征收权行使的合法性要件包括: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公正补偿原则等。
关键词:
征收 公共利益 公民财产权 法律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振标 彭华
红树林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借用美国管制性征收的理论和判断标准得出结论:尽管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理论和警察权的理论来讲,对红树林地的法律保护有其合法性和正当性,但从权利束的判断标准来看,对红树林地财产权的过度限制可能构成管制性征收,因而需要补偿。由于受到多种法律规制,如何确定其公平合理的补偿是另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借用周边土地与红树林地租金差价来衡量红树林地在财产管制中的价值贬损是一个相对简单易行的思路。除此以外,可转移发展权(TDR)模式对于衡量其空间发展权是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学东 吴宁
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价值认定涉及国家、集体、农民三方,其间利益此消彼长。为平衡各方利益,建议维系和改良集体土地所有制,切实体现农民集体的所有者地位;实行差别化征收补偿原则,扩充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范围,提升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征收补偿与社会保障分离,释放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社会保障功能,充分发挥其物权权能,而不借征收补偿之机附带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远景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地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征收补偿利益在各方主体间的平衡。
关键词:
集体土地 房屋征收 补偿 利益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光太
近几年我国土地征收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征地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在我国居于第一位。征地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窄、补偿方式不够灵活,都迫切需要改革。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是征地制度的基础,明确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是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前提,意义重大。
关键词:
土地征收补偿原则 比较 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旭 洪开荣
农地征收补偿争议源于关联主体对征收补偿是否公平的不同判断,化解征收补偿主体行为冲突的策略调整有赖于公平信念判断的一致性转变。文章在传统农地征收物质收益补偿的基础上,引入关联主体的互动公平信念,探讨农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并进行博弈均衡分析。得出在互动公平视角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增加被征地农民恶意抵抗成本、减少被征地农民在农地征收中恶意抵抗的收益回报、加强第三方监督均有助于推动农地征收的和谐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旭 洪开荣
农地征收补偿争议源于关联主体对征收补偿是否公平的不同判断,化解征收补偿主体行为冲突的策略调整有赖于公平信念判断的一致性转变。文章在传统农地征收物质收益补偿的基础上,引入关联主体的互动公平信念,探讨农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并进行博弈均衡分析。得出在互动公平视角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增加被征地农民恶意抵抗成本、减少被征地农民在农地征收中恶意抵抗的收益回报、加强第三方监督均有助于推动农地征收的和谐进行。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小映
本文分析了按照公平市场价值和平等待遇原则进行公正补偿的理论含义,并结合我国的农地统征制度对我国法定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实行农地统征制度,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开放范围受到限制,法定的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只考虑农业租金价值而不包含土地的预期增值和选择性价值,导致对农用地的补偿普遍存在不平等待遇问题。改革我国的征地制度,需要改革按照农业租金价值确定补偿标准的传统思路,有序开放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并缩小征地范围,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统一市场,显化土地的市场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晓刚
实现公平补偿是解决农地征收中现存问题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欲达公平补偿之目的,必须明析农地价值内涵、科学测算农地价值并进而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然后将之在征收中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合理分配。本文研究表明,农地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和发展权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农地价值各构成部分的测算应据其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如发展权价值可以农地用途转换后的价值减去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和公共投资成本获得。合理的补偿标准应包含农地价值各构成部分。生态价值和粮食安全价值补偿给国家,现状用途经济价值在集体和失地农民之间分配,发展权价值在国家、集体和失地农民之间分配,具体分配情况因农业内部安置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富堂
农地征收作为交易行为应该是一种合作博弈,这种合作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的。农地征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优势,进而能够创造更多的合作剩余,是农地征收制度存在的根本经济动因。农地征收合作剩余的合理分配是农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根据效率与公平原则的要求,本文给出了对失地农民合理补偿的"线性补偿规则"以及实施这一规则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农地征收 线性补偿规则 合作博弈 交易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立帆
本文通过对碳税和碳关税的比较,提出我国征收碳税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同时认为我国碳税政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并重原则;先试点再推广原则;税率先低后高原则;配套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原则及加强国际协调原则。
关键词:
碳税 碳关税 国际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申山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制度缺陷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是由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组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土地补偿费是按农地收益来计算,并没有反映农地转为非农地的预期土地收益,单纯以被征收土地年均产值为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季长龙 高映
目前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不明、范围狭窄、标准过低,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农地征收补偿的不公平性具有诸多危害,在经济上表现为低效率,在政治上表现为进一步拉大城乡贫富差异,激化失地农民与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为此需要在立法方面规定农地征收补偿的相当(公平)补偿原则,提高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划定补偿费在村组织与失地农民之间的比例,禁止政府与农民争利。
关键词:
城市化 农地征收 公正补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立 卢昌崇
征收资源补偿费的政策效应分析于立,卢昌崇1994年14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明文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这一做法虽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但在我国却颇费周折。它是对"资源无价"错误观点的彻底抛弃,在矿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