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1)
- 2023(15308)
- 2022(13302)
- 2021(12283)
- 2020(10504)
- 2019(23717)
- 2018(23329)
- 2017(44919)
- 2016(24647)
- 2015(27389)
- 2014(26808)
- 2013(26609)
- 2012(24483)
- 2011(21944)
- 2010(21747)
- 2009(19742)
- 2008(19061)
- 2007(16437)
- 2006(14436)
- 2005(12555)
- 学科
- 济(94325)
- 经济(94215)
- 管理(68941)
- 业(64168)
- 企(52402)
- 企业(52402)
- 方法(44433)
- 数学(38951)
- 数学方法(38545)
- 财(27132)
- 农(25677)
- 学(25079)
- 中国(24020)
- 贸(21284)
- 贸易(21278)
- 易(20757)
- 业经(20145)
- 地方(18202)
- 农业(17313)
- 制(16370)
- 技术(15439)
- 务(15137)
- 财务(15074)
- 财务管理(15044)
- 环境(15011)
- 出(14750)
- 和(14704)
- 理论(14355)
- 企业财务(14252)
- 银(13058)
- 机构
- 大学(347728)
- 学院(343174)
- 管理(134981)
- 济(134115)
- 经济(131319)
- 研究(119517)
- 理学(117942)
- 理学院(116579)
- 管理学(114387)
- 管理学院(113817)
- 中国(87113)
- 科学(79000)
- 京(74492)
- 农(66532)
- 财(62067)
- 所(61555)
- 业大(59009)
- 研究所(56796)
- 中心(53839)
- 农业(52933)
- 财经(49877)
- 江(49215)
- 北京(46498)
- 经(45623)
- 范(43987)
- 院(43871)
- 师范(43380)
- 经济学(40549)
- 州(39399)
- 财经大学(37398)
- 基金
- 项目(247131)
- 科学(192740)
- 基金(180561)
- 研究(171175)
- 家(161775)
- 国家(160536)
- 科学基金(135783)
- 社会(107684)
- 社会科(102069)
- 社会科学(102039)
- 基金项目(96727)
- 省(95817)
- 自然(92162)
- 自然科(89980)
- 自然科学(89952)
- 自然科学基金(88369)
- 划(82336)
- 教育(77188)
- 资助(73949)
- 编号(67615)
- 重点(55935)
- 部(53900)
- 成果(53218)
- 发(52127)
- 创(51181)
- 科研(48585)
- 计划(48072)
- 创新(47891)
- 课题(46410)
- 教育部(45040)
- 期刊
- 济(139097)
- 经济(139097)
- 研究(98361)
- 学报(66012)
- 中国(64064)
- 农(59005)
- 科学(57609)
- 大学(48226)
- 管理(46381)
- 学学(45825)
- 财(45226)
- 农业(40739)
- 教育(32442)
- 技术(25987)
- 融(25071)
- 金融(25071)
- 财经(23378)
- 经济研究(23208)
- 业经(22656)
- 业(20937)
- 经(19894)
- 问题(18645)
- 科技(18383)
- 业大(17884)
- 版(17501)
- 图书(16884)
- 资源(16229)
- 理论(15727)
- 技术经济(15587)
- 贸(15083)
共检索到49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定量评价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对土地资源从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包含征收、一级出让和二级转让的多市场均衡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999—2005年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江西省鹰潭市农地资源被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占用达183.48 hm2,占总非农化面积的33.73%。研究结论: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农地过度非农化,致使农村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毛振强 卢艳霞 李宪文 汪秀莲 白晓飞 解琳 朱国华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征地补偿制度、土地出让制度引起的社会问题的经济根源以及这种制度设计对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说明了当前土地征收和出让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低价征地高价出让、高价征地低价出让等现象存在的经济根源;建立了"土地征收—出让市场联动模型",对虚拟"土地征收—出让联动市场"的特征、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及其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只要政府有以地套利的动机,这个虚拟市场就不可能存在均衡状态,并指出了维持最佳农地转用规模条件下耕地保护的成本,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勇 姚思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适时开征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再次成为理论界研究热点。作为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征收的税种,国内理论界过多的关注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忽视其对土地管理和公共财政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在土地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税的地方效用函数,比较征收房地产税前后对地方土地管理和公共财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地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税可以合理控制地方土地出让面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节地方支出结构,促使地方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
房地产税 公共财政 土地出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先明 李波
本文利用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通过影响企业融资能力、产业集聚与企业创新程度三个机制,显著减少企业退出风险,且土地出让市场化转型还促进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导致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降低了高生产率企业的退出风险,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地,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国有企业退出市场没有任何作用,但显著降低非国有企业的退出风险,并且,在政策不稳定的城市,土地出让市场化对该城市企业退出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减少政策更稳定城市的企业退出概率。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市场化 企业退出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明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土地管理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尤其要重视和强化对相关改革联动的研究和探索。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明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茵茵
研究目的:为土地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澄清关于规划本质与规划悖论的错误认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图表分析、逻辑演绎。研究结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规划本质上是一个在资源、经济、社会和制度约束条件下努力趋近目标的不断试错的认知过程,规划悖论即信息悖论,规划问题的实质是制度问题;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研究结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规划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应当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国情、土地特性及区域发展差异,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及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方伟 杨继东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在地方政府掌握大量资源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会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有何影响?本文以工业用地配置为切入点,将2008—2013年我国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与同期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相匹配,构建每宗工业用地的配置效率指标,研究市场化进程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微观层面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高;(2)在传导机制上,市场化进程能够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进而提高配置效率;(3)对于存在经济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的城市,市场化进程对土地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关键词:
市场化 土地出让 地方政府 资源配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多文 张雪莹 王倩
本文以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这一政策为切入点,考察其对城投债发行规模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政策实施后,城投债发行规模显著降低,但信用利差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土地出让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经济机制和风险化解渠道,结果显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投债信用利差显著提升,与所属较高行政级别地区的城投债相比,所属较低行政级别地区的城投债的信用利差显著提升;较高的土地依赖度、地方债务压力和企业偿债压力会加剧政策实施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发行“借新还旧”城投债有助于缓解政策实施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正向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土地出让金征收改革的政策作用提供了事实依据,对防范化解城投债务风险提供了分析路径和参考。
关键词:
土地出让金 城投债 发行规模 信用利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博 杨秀云 张耀宇 王誉霖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地方政府工业用地出让互动干预对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中国各城市之间的政府土地出让干预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无论是地理位置相邻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彼此间的工业用地出让互动干预都会进一步降低区域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从全国层面来看,相对于"经济意义"相邻的城市,"地理意义"相邻的城市其政府工业用地出让互动干预对用地效率表现出更强烈的负向影响;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来看,政府工业用地出让互动干预对用地效率的负向影响,呈现出自东向西愈来愈强的现实特征。研究结论:应深化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改革,减少地方扭曲地价行为,并构建相适宜的综合考核体系,推动城市间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媛 杨广亮
与"土地收入最大化"视角不同,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干预土地市场化配置的行为及绩效。首先,通过制度分析指出土地"招拍挂"改革后,挂牌方式成为政府干预工具。其次,检验了地方政府"为增长而干预"的行为。基于2003~2008年的地级市数据,用挂牌相对拍卖的使用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干预,发现城市禀赋越差,地方政府越多干预土地出让。最后,基于全国历年商住地块微观交易数据,证实挂牌相对于拍卖出让导致了显著的价格低估。将拿地企业名称与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匹配后,发现地产经营能力更强的企业通过挂牌方式获得了更高的地价补贴。然而,证据显示政府配置土地资源为当地带来的增长效应和土地利用效率均十分有限。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招拍挂 土地价格 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乃铭 金澎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土地出让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博弈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结果:(1)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在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2)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对政府财政税收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显著;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对财政税收短期内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不显著。研究结论:协议出让土地对政府的短期回报较低,但可创造长期稳定的税收收益,并带动该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招拍挂"出让土地可为政府带来较高的短期税收收益,但长期回报率较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开胜 石晓平
从资源特性、法律制度和交易合约三个层次,构建土地出让制度效率与公平价值关系的整体理论逻辑框架,提出土地出让制度改革的具体路径选择。研究表明,土地出让效率和公平价值可以从土地出让配置效率和出让收益分配公平两方面加以界定,这也是资源特性所决定的土地出让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合理分割;影响出让效率与公平结果的重要因素则包括市场交易和政府管制的法定规则,以及自愿交易、契约自由和生效之后严格执行的出让合约。今后,土地出让制度效率与公平价值的实现需要依据资源特性对公平、效率目标以及法律制度和交易合约进行选择。土地出让制度改革需在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出让收益的前提下,完善以产权为主、要素贡献为辅的出让收益初次分配机制,以及公共服务支出占主导地位的二次分配机制,强化出让合约监管和执行,促进出让效率和公平目标的统一。
关键词:
土地出让 配置效率 分配公平 利益配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冀云阳 吕柃瑶
利用新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和工业用地出让微观数据,检验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无序扩张导致了行业层面的土地资源配置呈现空间分散化趋势,这意味着生产的地理集中度下降,而地区间“以地引资”竞争是导致此种空间扭曲效应的主要机制;以上影响在重点产业和财政分权度较高的地区表现更明显。未来应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行为和土地供给行为,提高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水平和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董丽娃
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在个人利益不能够总是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只能够在立宪层次上实现,公共利益的判断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在程序上,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听证会来界定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补偿上,把补偿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附带条件,制定补偿确定的原则条款;在效率上,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分析每一项土地征收的成本和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