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1)
2023(6439)
2022(5402)
2021(5209)
2020(4259)
2019(9526)
2018(9435)
2017(18106)
2016(10166)
2015(11319)
2014(11241)
2013(10661)
2012(10457)
2011(9469)
2010(9975)
2009(9430)
2008(9535)
2007(8772)
2006(8021)
2005(7305)
作者
(30006)
(25027)
(24945)
(23955)
(16107)
(12129)
(11207)
(9801)
(9495)
(9263)
(8618)
(8579)
(8248)
(8100)
(8075)
(7711)
(7532)
(7477)
(7351)
(7341)
(6486)
(6307)
(6114)
(5720)
(5702)
(5683)
(5613)
(5491)
(5109)
(5067)
学科
(34925)
经济(34881)
管理(30295)
(28707)
(23721)
企业(23721)
方法(13209)
(12101)
(12089)
数学(11108)
数学方法(10809)
(10406)
中国(10376)
(9341)
(9129)
业经(7679)
农业(7624)
(7539)
(7526)
财务(7519)
财务管理(7503)
(7439)
贸易(7434)
(7234)
企业财务(7185)
税收(7074)
(7015)
地方(6888)
(6836)
银行(6824)
机构
学院(144392)
大学(143390)
(55098)
经济(53612)
管理(53255)
研究(52439)
理学(44614)
理学院(44082)
管理学(43114)
管理学院(42850)
中国(41719)
科学(32957)
(31002)
(29110)
(27474)
(26180)
中心(24693)
研究所(24666)
(24114)
财经(21768)
业大(21492)
农业(20533)
(20410)
师范(20224)
北京(19853)
(19665)
(19377)
(18759)
(17440)
师范大学(16127)
基金
项目(91108)
科学(71895)
研究(66200)
基金(66068)
(58580)
国家(58065)
科学基金(49025)
社会(40309)
社会科(38083)
社会科学(38074)
(34580)
基金项目(34037)
自然(33031)
自然科(32245)
自然科学(32240)
自然科学基金(31651)
教育(30530)
(30279)
资助(27890)
编号(27641)
成果(23955)
重点(20886)
(20217)
课题(19458)
(19347)
(17923)
(17547)
科研(17292)
教育部(16943)
创新(16801)
期刊
(67061)
经济(67061)
研究(44688)
中国(32190)
(24146)
学报(23394)
科学(22560)
(22482)
管理(20221)
教育(18025)
大学(17814)
学学(16740)
(16600)
金融(16600)
农业(16148)
技术(11822)
业经(10796)
财经(10666)
经济研究(9912)
(9211)
(8260)
问题(8218)
(7777)
资源(7603)
(7277)
国际(6941)
图书(6839)
现代(6720)
(6536)
理论(6466)
共检索到23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姬海君  
决策主体决策权的大小决定了其获取收益的能力,本文从土地征收过程中增值收益的分配出发,提出应合理配置土地征收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决策权。在对决策主体进行界定的前提下,结合其决策特点,分别对征地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工作:征地计划、征地补偿和土地一级开发的决策权配置进行了合理分析,并确定征地过程中合理的决策权配置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凡  王伟  
我国现行农地征收中的补偿机制仅体现了对农民的利益让与,并未反映农民在土地物权变动中的权利配置。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因其权利的缺位出现了利益保障的困境,阻碍了经济的良性运行。今后当以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为起点,以农民的参与机制为基础,以便捷的救济渠道为依托,以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为后盾,建构农户在征地过程中的权利体系。赐农民以利益莫如赋农民以权利,以权利的主张制衡权力的滥用,以权利的行使达到利益的均衡,应当是解决现实中农地征收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克强  闻岳春  
目前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文章首先对目前我国农村征地过程中集体资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征地决策权的失衡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对解决征地决策权的失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纪江  
城市化进程中,围绕土地征用产生了很多土地利益主体,包括失地农民、村组干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用地企业、城市居民等。这些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分歧。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城市居民是土地需求和利用主体,前两者是得利者,后者是失利者。农民是土地供给主体,属于失利者。土地由农业用途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产生了巨大利益增值,利益主体在这些增值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基于各自势力的不同而获得或多或少的份额。利益矛盾由此不断演变,日趋尖锐。要化解这些土地矛盾纠纷,则必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框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朝明  陈建文  王宏伟  王冬青  曹建  
农民、集体、用地单位和国家机关是现阶段征地法律关系涉及的 4个主体 ,如何协调土地征用前后各主体利益分配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和有限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 ,是征地补偿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调研案例为素材 ,在分析征地过程中各方利益分配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要达到合理调整土地征用收益分配的目标 ,应加强国家宏观管理 ,引入市场调节手段 ,理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 ,加大集体所有者的占有比例 ,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所有权意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莹  谭术魁  张安录  
研究目的:分析征地过程中土地增值及其来源,为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农民权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在征地过程中,武汉市各区域的土地增值及分配差异明显,主城区的土地增值额、自然增值额和人工增值额均高于近郊区;除江夏区,其他区域的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了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而江夏区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仅得到原农业用途的补偿。研究结论:规范的土地市场与完善的政府职能有利于消除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的扭曲土地价值增值;明确土地增值来源,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级政府和开发商中的合理分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军  龙娟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农业人口生活方式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建设用地需要的增加,却也在另外一方面使征地加剧,造成严重的失地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在征地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对农民权益保护,使必要性征地顺利进行而又不损害农民权益。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我国征地现状和政府征地行为,可以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元斌  侯学英  姜武汉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的资源支撑。征地制度设计与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改革征地制度成为加快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本文将在对各参与主体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行为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改革与完善征地制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传华  邓凌  邱道持  杨红梅  黎帮华  
针对目前征地过程中大量失地农民的现状,以重庆市的失地农民为例,他们存在着五种心理特点:趋避冲突、不满情绪、感染与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剖析其成因,政府应增强征地透明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加强失地农民的素质教育等,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生活问题,搞好征地工作,保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艳纯  曹张志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农地非农化的过程。如何合理分配农地征用后产生的巨额级差收益关系到征地能否顺利进行,利益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通过构建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农民的行为选择及其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剑辉  李尚蒲  
征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政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农民的权利实行侵害。制度不健全,难以对地方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约束,要减少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滥用职权,就需要制度创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安  胡蓓  
决策权配置是组织结构的重要特性,也是组织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首先从多个维度回顾了决策权配置的界定,包括权力等级、权力集聚和参与决策,以及决策权在层级之间的纵向分配和在组织单元之间的横向分配;接着分别介绍了决策权纵向分配和横向分配的基本测量思路,以期为组织管理者灵活多样地设置组织内的决策权结构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对未来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睿奇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征用日益成为焦点问题。该文以1934年3月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的建厂征地为例,对民国时期建厂征地问题进行了探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征地过程中采用了经济补偿和佣工补偿的方法,当地政府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该案例中,企业保障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充分尊重了当时的土地政策与法规,顺利实现了对土地的征用,在当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小彪  
目前,我国在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方面仍然存在征地数量增长过快、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标准低、补偿款管理不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滞后、土地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征地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部分领导干部缺乏保障农民权益的意识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征地程序,依法维护农民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逐步按市场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逐步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强化政府征地的"契约"精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涛  杨建军  
在征地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征地补偿款的有效监管,少数村官乘机收受贿赂或利用职权挪用征地款,或侵吞征地补偿费。这些腐败行为危害较大,影响了社会稳定、群众生活,极易导致集体上访和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以减少征地过程中的贪腐现象。完善征地法律法规目前未制定单行法来规范集体土地的征地工作,虽然《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物权法》有少许规定,但是仍留有大部分的法律空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征地工作没有规范性文件可做依据,多数时候只能依靠地区经验和习惯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