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3)
- 2023(8422)
- 2022(6963)
- 2021(6465)
- 2020(5530)
- 2019(12144)
- 2018(12165)
- 2017(23087)
- 2016(12497)
- 2015(14470)
- 2014(14561)
- 2013(14221)
- 2012(13219)
- 2011(12013)
- 2010(12132)
- 2009(11219)
- 2008(11078)
- 2007(9805)
- 2006(8538)
- 2005(7595)
- 学科
- 济(55216)
- 经济(55144)
- 管理(38667)
- 业(35230)
- 企(30323)
- 企业(30323)
- 方法(29308)
- 数学(25568)
- 数学方法(25365)
- 财(16054)
- 学(14261)
- 中国(13279)
- 农(12646)
- 制(11977)
- 理论(10683)
- 业经(10634)
- 务(9953)
- 财务(9923)
- 财务管理(9896)
- 体(9578)
- 企业财务(9504)
- 银(9108)
- 融(9088)
- 银行(9088)
- 金融(9081)
- 地方(8893)
- 行(8614)
- 农业(8414)
- 技术(8213)
- 贸(8090)
- 机构
- 大学(186282)
- 学院(183810)
- 济(73742)
- 经济(72136)
- 管理(70890)
- 研究(62021)
- 理学(61592)
- 理学院(60916)
- 管理学(59731)
- 管理学院(59405)
- 中国(48052)
- 京(39184)
- 科学(38399)
- 财(37523)
- 农(31781)
- 所(31268)
- 财经(29659)
- 中心(28982)
- 研究所(28492)
- 江(28357)
- 业大(27492)
- 经(27062)
- 农业(25046)
- 范(24833)
- 师范(24511)
- 北京(24286)
- 经济学(23430)
- 院(23286)
- 财经大学(22196)
- 州(21974)
- 基金
- 项目(125931)
- 科学(100125)
- 基金(93452)
- 研究(90032)
- 家(82584)
- 国家(81973)
- 科学基金(70335)
- 社会(57936)
- 社会科(54885)
- 社会科学(54877)
- 基金项目(48985)
- 省(47910)
- 自然(46177)
- 自然科(45119)
- 自然科学(45106)
- 自然科学基金(44313)
- 教育(42727)
- 划(41212)
- 资助(38792)
- 编号(35331)
- 成果(29269)
- 重点(29137)
- 部(28956)
- 创(26023)
- 发(25892)
- 课题(25128)
- 教育部(24923)
- 科研(24640)
- 国家社会(24515)
- 创新(24339)
共检索到270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雅楠 谭术魁
研究目的:探讨征地类群体性事件防范绩效理论框架,并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湖北省襄阳市防范绩效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DEA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政府防范征地类群体性事件水平不断提高,防范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效率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其技术效率对防范效率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2)襄城区凭借防范效率的快速增长和出色的防范效果成为襄阳市防范绩效最佳的地区;(3)相比襄城区和枣阳市,宜城市的政治、社会目标实现情况不够理想,樊城区在冲突控制方面、老河口市在冲突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张南
研究目的:剖析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的话语,分析话语的产生、扩散和接收,实证测度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话语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定性(演绎、归纳和解释)和定量(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话语有效性与官方话语满意度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2)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公信力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3)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形象正相关,在5%的水平下显著;(4)政府公信力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提升话语的有效性、倾听民众的心声、做到办事有效及透明等,能够提高群众对官方话语的满意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层级分裂已相当明显,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渐显现。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逐渐增多。对于国家管理者来说,妥当处置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峻挑战。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对域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整理概括,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发展观去理性认识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生成机理 利益冲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从美 江亚洲
理论和实证检验表明改进的风险矩阵方法对群体性事件管理风险评估具有适用性和科学性。改进的风险矩阵方法能够计算出群体性事件管理各风险因素的等级、可接受性、Broda序值、权重、对综合风险的贡献率和风险总体水平,这些严格的科学指标是基层组织改进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缪金祥
环境群体性事件基本都是长期积累或者是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引起的,表现为政府引进来的高污染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令群众不满而形成的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加上群众的维权时常得不到保障,于是想采取极端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充分重视并积极加以预防,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环境群体性事件 预防 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国彬
目前,我国正处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各种因素的诱发下呈多发趋势,已成为影响校园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潜在威胁。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高校管理因素、学生心理因素,研究了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突发性、双向性、网络化和放大性。文章提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应对策略:事前建立预防体系;事中突出快速反应;事后强调整改落实。
关键词:
高校 群体性事件 预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靳娟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边境地区经常爆发群体性事件,鉴于此,为预防、处置突发性事件,搞好情报工作至关重要。为提高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的质量,在研究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利用SWOT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的情报工作,提出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情报工作 SWOT 情报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枫 任荣明
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环境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需同时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稳定三者的关系。基于CGSS 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环境问题会增加民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和程度;经济发展会降低民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和程度;而如果将环境问题作为中介因素,那么经济发展会通过环境问题增加民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和程度。因此,要坚持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同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增强民众对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信心,促进社会稳定。
关键词:
经济 环境 社会稳定 群体性事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枫 任荣明
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环境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需同时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稳定三者的关系。基于CGSS 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环境问题会增加民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和程度;经济发展会降低民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和程度;而如果将环境问题作为中介因素,那么经济发展会通过环境问题增加民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和程度。因此,要坚持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同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增强民众对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信心,促进社会稳定。
关键词:
经济 环境 社会稳定 群体性事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深刻历史背景下,准确把握其特有的内涵和性质,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主动预防,妥善处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处理 原则 预警 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祁晓霞
网络舆论是互联网上唤起、形成的,一定时期内大多数网民对某一问题、现象所持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当前,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较以前更加明显,但客观分析网络舆论的功用,还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里加以考察,关注其形成过程中技术、个人、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复杂互动。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网上舆论应当被视作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体现了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的某些重要问题。但网络舆论并不等同于民意,网络媒体提供了一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焕聪
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从行政法治的视野考察,行政权力的行使不规范、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缺失、基层"官民"关系失范以及法定救济渠道不畅是当前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产生激化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化解,就必须实施行政法防治之策,即加强约束公权力的立法,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建立农民诉求的组织,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理顺地方"官民"关系,打造官民平权型政府;整合现有救济资源,畅通行政法律救济渠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虹
文章以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心理特征的负面催化作用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其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心理特征,提出从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营造法治化校园环境;加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参与网络事件学生的心理疏导几方面采取措施,以期有效疏导、应对和化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元明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时空特征、冲突形式和动员方式等表现出若干新特点。重视环保、民生、失地等社会问题和防范诉求转化是近期基层综治维稳的工作重点之一。应把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利益的基本框架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核心手段,运用协商民主政策范式,调整现场处置的"临阵问责"和加强群体性事件预测预警工作,促成相关制度、机制及治理结构的全面创新,为群体性事件综合治理提供制度化保障。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综治维稳 政策范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飞跃 高景芳
群体性事件属于公共危机,是中国当代社会利益博弈的极端性方式,是社会情感之结的破坏性消解手段。依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不平衡性主导的社会矛盾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燃烧物质",不对称性主导的社会舆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助燃剂",突发性主导的具体冲突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社会燃烧理论的引入,有助于社会矛盾的沸点控制,有助于科学防范、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实现社会体温正常、社会体态正常。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燃烧理论 社会情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