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0)
- 2023(14345)
- 2022(11990)
- 2021(11182)
- 2020(9287)
- 2019(21103)
- 2018(21248)
- 2017(40932)
- 2016(22441)
- 2015(25253)
- 2014(25259)
- 2013(24781)
- 2012(22474)
- 2011(20011)
- 2010(19873)
- 2009(18213)
- 2008(17830)
- 2007(15699)
- 2006(13824)
- 2005(12248)
- 学科
- 济(85980)
- 经济(85794)
- 管理(61422)
- 业(60961)
- 企(49588)
- 企业(49588)
- 方法(39723)
- 数学(33029)
- 数学方法(32648)
- 中国(26783)
- 农(24467)
- 财(22127)
- 业经(21077)
- 学(20945)
- 地方(17404)
- 制(16854)
- 理论(16693)
- 农业(16146)
- 和(15404)
- 银(15050)
- 银行(15010)
- 务(14393)
- 财务(14325)
- 财务管理(14298)
- 行(14220)
- 贸(14163)
- 贸易(14155)
- 易(13717)
- 企业财务(13602)
- 融(13579)
- 机构
- 大学(313765)
- 学院(310205)
- 管理(123856)
- 济(118667)
- 经济(115883)
- 理学(106813)
- 理学院(105598)
- 研究(104622)
- 管理学(103503)
- 管理学院(102953)
- 中国(80886)
- 京(67450)
- 科学(66845)
- 财(57126)
- 所(52498)
- 农(50443)
- 研究所(48006)
- 中心(47862)
- 业大(46994)
- 财经(45643)
- 江(45403)
- 北京(42845)
- 范(42741)
- 师范(42344)
- 经(41483)
- 农业(39371)
- 院(38516)
- 州(36915)
- 经济学(35007)
- 师范大学(34400)
- 基金
- 项目(216461)
- 科学(170291)
- 基金(157607)
- 研究(157426)
- 家(137844)
- 国家(136704)
- 科学基金(117338)
- 社会(99180)
- 社会科(93090)
- 社会科学(93063)
- 基金项目(84036)
- 省(83232)
- 自然(77385)
- 自然科(75562)
- 自然科学(75545)
- 自然科学基金(74160)
- 教育(71510)
- 划(71051)
- 编号(64486)
- 资助(64477)
- 成果(52298)
- 重点(48560)
- 部(47324)
- 发(45181)
- 创(44103)
- 课题(43975)
- 科研(41800)
- 创新(41143)
- 教育部(40342)
- 国家社会(40156)
- 期刊
- 济(128859)
- 经济(128859)
- 研究(94377)
- 中国(59906)
- 学报(50900)
- 科学(47549)
- 农(45715)
- 管理(43899)
- 财(42126)
- 大学(38519)
- 学学(36064)
- 教育(35350)
- 农业(31422)
- 融(29763)
- 金融(29763)
- 技术(25327)
- 财经(21458)
- 业经(20670)
- 经济研究(20036)
- 经(18078)
- 图书(17114)
- 问题(16803)
- 业(16090)
- 理论(15899)
- 科技(15245)
- 版(14806)
- 资源(14778)
- 实践(14726)
- 践(14726)
- 技术经济(14252)
共检索到455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宁 金晓斌 李珍贵 唐健 胡静 周寅康
研究目的:对现行征地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分析,提出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规范征地风险评估体系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风险评估制度多以土地管理部门为责任主体,以群众或专家意见作为风险评估结果,在实践中存在评价主体不明、功能定位不清、评价程序不科学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从明确征地风险评估定位、完善征地风险评估体系和优化征地风险评估程序3方面规范征地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征地风险评估配套机制与监管机制,提高操作的科学性。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征地冲突 风险评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柏栋 武泽江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征收和拆迁安置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纠纷日渐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为着眼点,在明确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以降低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为目标,以在土地征收中的各相关组织和群体为参与主体,按照"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激励兼容"3个机制设计标准进行了降低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设计,构建了多方参与的"分析-协商-论证"决策模型,并对土地征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运行过程及应用进行了说明,同时还对这一理论具体运用到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琦峰
本文选用人均GDP、GDP增速、基尼系数、物价指数和失业率等5项经济指标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国际横向比较,我国社会稳定程度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得分在高速的GDP增长、较低的物价指数和失业率方面;自身纵向比较,我国社会稳定风险近年呈加大趋势,主要失分在贫富差距扩大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方面。笔者的分析结果显示,确保在贫富分化项上不再失分甚至有所加分,即确保贫富差距不再扩大并力争有所缩小,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极其重要。
关键词:
社会稳定风险 中等收入隐阱 经济指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德米
公共政策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成为经济增长、体制改革和国家转型的依赖工具、手段和路径。政策的后果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来源。在推进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识别风险源。文章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政策缝隙"概念,用来理解社会不稳定的来源。政策缝隙体现在对实质性利益调整或再分配的过程中,政策文本出现了时间、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不一致现象,而政策不一致即成为风险源。在评估出风险源基础上,实现源头治理的关键是以科学和民主的方式来制定精细化方案弥补政策缝隙。
关键词:
政策缝隙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良健 陈小文 刘畅 张特 周志武 朱石牛
研究目的:建立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当前农村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为防范和化解土地征收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法、AHP法及综合评判法。研究结果:(1)当前土地征收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值为67.672%,达到重大风险等级;(2)补偿安置环节的社会稳定风险值最大,达到75.033%,其次为土地征收环节和生产生活环节。研究结论:(1)从土地征收环节、补偿安置环节、生产生活环节出发构建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评估结果符合当前实际;(2)当前土地征收政策应重点在创新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依法界定征地补偿对象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玫 何雄伟
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促进重大项目的可持续性以及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风险稳定评估体系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工程等多个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本文设计了包括项目法律和政策评估风险系统、项目社会和环境风险系统、项目建设风险系统、项目运行风险系统四个子目标层的社会风险稳定评估体系,最后提出包括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跨部门工作的协调沟通机制以及提高评估方案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等建议。
关键词:
重大政策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徐伟川
当前,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初步形成了由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程序、评估方法、问责机制等内容构成的运行框架。这种做法没有严格遵循风险评估的要求,其科学性、严谨性均需大力提高。应以风险为核心设置评估指标,将风险与政府风险控制能力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群体性事件 评估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幸昆仑
针对公共项目外部效应大、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提出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围及内容,并构建起以基础性、构建性、互适性指标为主要架构的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测算风险因素指标,准确确定项目风险等级。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公共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关键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汉市物价局按照武汉市委办公厅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自2009年起,先后对理顺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价格、核定武汉市贷款建设城市路桥隧车辆通行费标准、调整民用天然气价格等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戴二玲 张曦 黄嘉南
以项目全寿命周期为纵向维度、项目社会风险为横向维度,引入社会燃烧理论,将安全、技术、资金类风险对应于"燃烧物质",将社会互适、环境融合类风险对应于"助燃剂",将经济效益、公共效益风险对应于"点火温度",构建二维矩阵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为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成效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严 张本波
一、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利于构建改革发展稳定新均衡(一)过去形成的改革发展稳定均衡关系正在被打破30多年来,由于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国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均衡发展态势。一方面,凡改革必促进发展,凡发展必让社会成员受益,为社会稳定提供了牢固的利益基础;另一方面,发展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稳定则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营造出普遍拥护改革的社会氛围。新形势下,良性循环态势正在被打破。一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勇
2011年以来,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金融风险的产生,对我国金融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纷纷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在民间金融、房地产信贷、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仍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我国需从加强银行业信用评级,加快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市场管理,做好风险检测等方面着手,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规范化经营 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秀云
"社会影响评价"已成为项目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决策依据。中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在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的特殊背景下开展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社会影响评价的重要范畴之一,源于且高于社会影响评价,其目的是及时校正项目的社会后果,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影响评价"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有效整合是重大项目社会评价发展的基本趋向。
关键词:
工程项目 社会影响评价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成彬 李开孟 彭振武
针对我国现行的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框架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提出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新框架。新框架的评估思路是:通过全面深入调查,在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风险,然后根据专家经验预测各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对标评判风险程度及可控程度,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必须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直到所有风险都处于"低风险且可控"状态才可得出项目可行的评价结论。
关键词:
重大项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稳评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季学凤
自从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少企业资金链绷紧,通过银行等传统正规渠道获得资金远非易事。在迫切的需求之下,民间融资、地下金融更显火爆。民间金融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尤其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待民间金融的作用,不能只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可能产生的风险。文章分析了民间金融的风险,并提出了规范民间金融的建议。
关键词:
民间金融 风险 规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