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8)
2023(15067)
2022(12811)
2021(11747)
2020(10223)
2019(23369)
2018(22979)
2017(44168)
2016(24413)
2015(27351)
2014(27129)
2013(26790)
2012(24843)
2011(22481)
2010(22116)
2009(20451)
2008(20196)
2007(17767)
2006(15168)
2005(13201)
作者
(74314)
(62581)
(62293)
(59251)
(39452)
(30326)
(28321)
(24656)
(23688)
(22271)
(21301)
(21248)
(19947)
(19529)
(19438)
(19289)
(19267)
(18363)
(18122)
(18036)
(15743)
(15325)
(15224)
(14299)
(14171)
(13987)
(13912)
(13616)
(12622)
(12559)
学科
(98286)
经济(98170)
管理(67368)
(65242)
(53340)
企业(53340)
方法(49752)
数学(44236)
数学方法(43669)
(26476)
(26194)
(25076)
中国(22754)
业经(20291)
(19401)
贸易(19395)
(18869)
农业(17562)
(16976)
财务(16929)
(16921)
财务管理(16890)
地方(16770)
企业财务(16048)
理论(15134)
环境(14653)
技术(14307)
(14246)
(14213)
银行(14168)
机构
大学(353609)
学院(350797)
(139140)
经济(136369)
管理(134089)
研究(119172)
理学(116795)
理学院(115434)
管理学(113062)
管理学院(112456)
中国(89975)
科学(78630)
(73932)
(71388)
(62905)
(62247)
业大(60922)
研究所(57421)
农业(56904)
中心(56506)
(52519)
财经(51481)
(46917)
北京(45118)
(45047)
师范(44407)
经济学(43157)
(42799)
(41013)
经济学院(39374)
基金
项目(247426)
科学(193652)
基金(181914)
研究(168516)
(163563)
国家(162296)
科学基金(137281)
社会(106982)
社会科(101475)
社会科学(101444)
基金项目(97031)
(96235)
自然(93860)
自然科(91707)
自然科学(91672)
自然科学基金(90078)
(83099)
教育(78267)
资助(74657)
编号(65268)
重点(56800)
(54715)
(51712)
成果(51712)
(51236)
科研(49361)
计划(49277)
创新(48069)
教育部(45865)
大学(45495)
期刊
(141202)
经济(141202)
研究(92610)
学报(67106)
中国(64216)
(62547)
科学(59387)
(49247)
大学(49039)
学学(46939)
管理(45274)
农业(41749)
(31057)
金融(31057)
教育(29982)
技术(28454)
财经(25149)
业经(23082)
经济研究(22783)
(22617)
(21513)
问题(19498)
(19481)
业大(17826)
统计(17630)
资源(16954)
科技(16928)
技术经济(16821)
(15998)
(15557)
共检索到497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祥琪  陈钊  田秀娟  李果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17个农业大省的农民土地权益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现实中征地的货币补偿水平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总体来看,征地的货币补偿仍然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显著相关,但与非农人均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关系并不显著,被征地农民还不能分享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而作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土地承包合同,也只有在农民知晓相关政策的情形下才与更高的征地货币补偿相联系。此外,如果征地过程中政府或村干部就征地补偿水平事先与农民进行过协商,相应的征地货币补偿水平也显著更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婕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大量征收农村土地,征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11年17个地区土地权益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农村征地状况及现存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收,补偿金额偏低,未来生活没有保障。因此,要严格控制征地数量和节奏,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含义,构建完善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补偿的发放过程,全面推进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农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海云  刘吉云  王庆秀  
对河北省高碑店市10个村50位失地农户自1994年以来三次大规模征地的土地征用价格进行实际调查显示,土地征用后的用途是影响土地补偿价格的重要因素。另外,土地补偿价格是国家、用地单位、村集体和农户四者博弈的结果,土地补偿价格的高低与农民的自组织和实力相关。建议对不同用途的土地征用,在相同区位实行相同的土地征用和补偿价格,国家在向用地单位提供土地时,根据不同用途收取不同的出让税金,以保证政府收支平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乐芬  金媛  
本文利用江苏省镇江市7个区(市)40个村共1703户被征地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户的受偿满意程度间接衡量中央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效应,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被征地农户受偿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颁布的征地补偿政策,在时间和内容上均出现滞后或偏离,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执行滞后偏离程度越大,被征地农户受偿满意程度越低,中央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效应就越低。②被征地农户家庭特征、被征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块的特征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征地农户的受偿满意程度。对此,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执行征地补偿政策的监督,构建包括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茂福  杨哲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土地收益权界定,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访谈方式对安徽白湖Y村进行调研,研究发现:法律上明确界定土地收益权取决于土地的所用权和使用权,但在调研中发现土地使用权预期、土地经营承包权确定、村民认知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确定对土地收益权界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合理界定土地收益权,从而能够有效消除征地款发放的外部性和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艳华  林依标  黄贤金  
本文以福建省16个县1436户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福建省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计量结果表明,影响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显著因素按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征地后用途类型、征地前农地用途、失地面积比例、对今后生活的顾虑、征地前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征地区位、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时,本文还从不同角度对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户,对今后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考虑较少,更注重的是征地用途带来的价值差异,征地用途带来的地价越高,农户的意愿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TPB)构建农民关于无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策略的心理认知影响执行意愿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支配农民保障策略执行意愿的主观决策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构成行为态度,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2)上级影响与同伴影响化为主观规范,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3)便利条件与自我效能塑造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4)在影响农民执行意愿的9个因素中,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的效应位居前列,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辛一  高伟  
由于我国目前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等问题在立法和司法上尚无完善的规定,造成近年来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与土地不能分离的农民房屋的拆迁安置问题,已成为最易产生矛盾的主要社会问题。所以,笔者试图从物权法角度探讨农地征用拆迁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从司法角度考察当前征地拆迁中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保护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设想和思考,以期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保护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中  彭魏倬加  
基于2018年全国10个区域征地的抽样调研数据,运用Logit计量分析模型就农村土地征收谈判对征地补偿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只要存在征地谈判,被征地农民实际获取的土地征收补偿水平就会超出地方政府制订的征地补偿方案;从边际效应来看,引入征地谈判后,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土地征收实际补偿标准超出地方政府制订征地方案的概率增加36.1%。因此,在征地制度改革进程中,优化农村土地征收程序,增加征地谈判的协商环节,既可以有效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更能充分实现国家征地补偿制度的效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菲  张应良  
本文利用全国12省区1030份土地转出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农户土地权益维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70%的土地转出农户愿意主动维护其土地权益;农户不愿维权的原因主要包括多个方面,即认为没有资源、土地权益价值不高、搭便车行为、耗时等;农民期望的维权方式主要是双方协商和通过政府协商,司法途径维权占比不到10%;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并不会降低土地转出农户维护土地权益的意愿;农户土地权益维护意愿也受到其法律法规认知水平、受访者年龄和政治面貌等显著影响,但乡村精英的作用影响并不显著。由此,笔者提出应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多渠道提高农民法律认知水平、积极培育和壮大乡村精英队伍,以不断增强农户土地权益保护意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翊  林卿  巫极  
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基本的经济权益,中国现代化进程高速发展背景下现行农地制度缺陷所带来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日益严峻。匈牙利历史上有过非常成功的土地改革成果,其在国家体制剧变之后的艰难探索更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文章通过对中匈两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吸取匈牙利土地变革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农民土地权益变更的一般规律,认识到制度安排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并积极探索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政  冯宇  
在深刻阐释农民土地权益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政策变革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变迁过程,提出了基于"产权结构-要素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农民土地权益主要包括土地生存权和土地发展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历史变迁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以上两种权益逐步实现的过程。农民土地权益的最终落实有赖于土地产权明晰和土地自由流转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会广  陈昊  刘忠原  
农民工城乡迁移,是影响中国农业转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变量。借鉴推拉理论梳理影响中国农民工城乡迁移意愿的因素,区分并显化土地权益在其中的作用,提出城乡收入、就业环境、土地权益三个假说。并利用南京市的农民工1062份样本调查数据,以农民工流动方向为参照确定留在城市与返回农村作为各自对照组,通过多项分类logit回归分析计量各因素对不同迁移方向意愿的推拉作用。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农民工城乡迁移的巨大动力;城市就业环境的好坏虽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经济权益,但在家庭总收入最大化的目标下他们对恶劣就业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土地权益则在农民工城乡迁移中起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总之,规避风险并寻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兵红  
英国土地权益在封建封土制的基础上裂化,此种裂化表现为不同权利人对于土地利益的分割和保有。英国土地权益在时间、内容上进行裂化,使得土地所有权退隐且土地权利呈现权利束之特征。英国土地权利体系建立在土地权益裂化基础上,土地权利体系围绕土地利用而非土地所有加以构建,只有掌握土地权益裂化原由及其影响,才能准确理解英国财产法的相关理论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